【篇一:读懂】
水,是天空落在屋檐上的泪水,是雪花与烈日的交融,是生命的源泉……生活中随处可见水的身影,那样的平凡、普通。但是,一杯水,真的能够轻易读懂吗?
是夜,我静坐在书桌旁,笔尖飞快地划过书页,发出“挲挲”的摩擦声。漫漫长夜,窗外寥寥的几颗寒星,桌上的一盏白炽灯,是我唯一的陪伴。许久,几道数学题仍在“负隅顽抗”,我苦思无解,听着窗外淅淅沥沥的雨声,不由得烦躁起来。
“吱呀——”一声,门开了,门缝里透出奶奶小小的、花白的脑袋。
一双布满凹凸血管和皱纹的手将一杯白开水放到了我的桌上,“楚楚啊……”,奶奶木讷地喊了我一声。我快速地抬头,定睛望着她,好半天,她才憋出一句:“多喝水,好好学习嘞。”我便如小鸡啄米一般的点点头,听着她离去的脚步声,重新回到题目中。
钟声敲了十一下,题目终于做完了,我长长地舒了一口气,轻手轻脚地走出房间。客厅之中,热水翻滚,水壶正呼呼地散发着热气。壶口的蒸汽洇湿了墙壁,好似梦呓的痕迹,整个房间恬静而安谧。
不知何时,奶奶已沉沉睡去,脸上还挂着一副小小的老花镜,身旁散落着几张报纸,带着刺眼夺目的红圈。我轻轻走近,轻柔地拿起几张,醒目的红圈里赫然写着——“多吃红萝卜,有助于恢复视力”、“给孩子每天一个苹果”以及“喝水有利于缓解压力,清晰思路”……一张、两张,诸如此类。心中仿佛有什么东西碎了,又好似有什么东西明了了。
我转头看向睡梦中的奶奶,岁月没有宽待她,一圈圈年轮爬上了她的额头,一道、两道。齐耳的短发中夹杂着一簇簇雪花,嘴唇灰白而干裂,呼吸均匀而平缓。
生活中,奶奶的行为显得突兀而又古怪,她不会向父母那样拥抱我,不会像哥哥那样保护我,她不大会做饭,说话似乎退化到了婴孩时期,只会对我说——“好好学习”、“早点睡觉”这样单调而无味的话。没有人能读懂她,她也似乎只活在自己的世界中。可就是这样的奶奶,会每天在报纸中,眯着浑浊的双眼,仔细地辨认报纸上微小而密集的字体,圈着、勾画着……
热水开了,水壶自动跳闸,把我拉回了现实。我看到木质的餐桌上,放着我的杯子,里面有半杯凉开水。我想,奶奶一定会在里面加上刚煮好的热水,然后放到我的桌上,一如她从前一般,那样的柔情似水,那样的笨嘴拙舌。
还是那一杯水,于我,却难再读懂。
【篇二:读懂了什么】
读懂醉翁之意
苍茫尘世间,几许梦影逐天长。闻说南山之外有乐土,烟火淘淘不相离。滁州之地,醉翁之趣。
——题记
滁州醉翁溢花心
庆历年间,欧阳修政治失意,贬至滁州。政事清简,常与客来饮于醉翁亭,眼神迷离,揽镜自照,青丝华发,不绝叹然号曰“醉翁”。行至滁州,想当年,欧阳修将衙门前装饰的花团锦簇,将庄严化为蜂蝶阵阵。乐呵呵地端坐其间,不知愁苦,又不无烦忧。
读一首醉翁亭,道尽其惜花之心,我不懂,看他兢兢业业,开怀畅饮,这可是贬黜之地啊,他却自得其乐。初读,疑惑浮于心中。
淮南扬州君一顾
三年之后,欧阳修赴任扬州。腰缠十万贯,来此温柔乡。来此之后,建立淮南第一高堂,大肆举办宴会,赏花饮酒。他常带优秀后生一起游乐,北宋史上政治文化,思想上的精英几乎都出自于他的门下: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他为他们筹资出书赶考,曾放言苏轼道:“老夫当避此人,放他出一头之地,可喜可喜。”
我在史书另一旁不禁动容,这才是宗师风范,尽显人品与胸襟!再读,想那编织成迷离绚烂的花间之路,似乎渐渐明白,他以月光温酒,分明是欧阳修的绝世风流啊!
颖州花语耳相闻
到了晚年,他辞官定居在颖州。年轻时,他曾做过此地太守,将西湖治理的荷花柳絮纷飞,笙歌欢笑不绝。
行走在花间的他,拈花为词,以诗拌酒,心思磨成了墨汁,在纸上游走:“今年花胜去年红,可惜明年花更好,知与谁同?”
千年史书悟说理
我终于读懂了他,在其内心深处,是对现实的洞察和热爱,以忧家思国为催化。所以它细致生活,惜花之心常驻,拼命珍惜每一个瞬间。为文他散文,诗歌无一不绝为官,他历任几朝,是重臣元老;为政,他清明务实,为国家输送大批人才……
他一生所到之处,从洛阳的花,路过滁州和淮南高堂,与西湖荷花重叠,这象征着青春与希望的花在他生命中如火绽放,我希望之花开到尽头,永远胜放在史书与时空中,这是我从书中读懂他的醉翁之意与绝世风流。
【篇三:我终于读懂了你】
你,是一个汤婆子,一个常年隐藏在角落中的古老物件。我曾经并不能读懂你的坚守和你所承载的情感,直到一个冬日。
那是一个再平凡不过的冬日,外婆把你从角落里取出,我知道你对她有很重要的意义,你是她的嫁妆,早就在时间的海洋上漂流了近百年,却依旧完好。
她轻轻的把你放入温水中浸泡,我在她身边看着,清澈温润的水流使你身上那一道道划痕都变得润泽了。在阳光下闪耀了光彩,外婆将你取出开始用软布一下下的擦拭着,外婆的眼中闪着一点光,身上也闪着一点光,我看到她的眼睛专注的望着你,大概是想起了曾经外公坐在床头,她将你放在床上一遍遍的滚过让被窝暖和起来,小小的我坐在床上听他们聊过去的艰辛与现在的幸福的那段时光,想到了旧日与外公在一起的美好。
她轻轻地捧着你,像是捧着一朵轻轻的云,又像是捧着举世无双的珍宝。在阳光下你像是披着一层金色的薄纱,我不想想到外公同外婆讲了一次次经历,一个个故事,多年前的场景仿佛历历在目,眼前像是再次看到了外公与外婆在一起的欢声笑语。外婆擦拭完毕,抚摸着你微笑,像是欣赏,像是回忆,阳光洒落在你和他的身上,外婆将你装满了开水用软布包好又放入了被子里,软柔的像是在放一片羽毛,我忽然就有些懂了。
外公与外婆那段旧时的时光与一个个故事就藏在你那并不起眼的圆圆的身体里,在一个个冬日里,冬日里被开水熨烫的清澈透明,温暖如阳光。你日复一日的坚持,尽管无法开口诉说,但外婆可以读懂,可以感受到那暖阳般的温度。
角落中的阳光于你不是抛弃,不是流放,而是沉淀。
我终于读懂了你。
【篇四:读懂父亲】
有人说过,父亲也是一本书,最容易读懂,也最难读懂。世上没有多少子女能真正读懂父亲。
很小的时候,父亲是一本故事书,里面充满着童话故事,给我带来无限乐趣;长大一些后,父亲是一本字典,里面包含着大量未知,给我带来无限知识;到现在,我才发现,父亲是一本不知名的书,看似简单,却拥有千种万种让人难以读懂的文字。
对于从小失去母爱的我,父亲无疑就是我的上帝,没有他的的栽培,我就不可能成长,更不可能有今天的生活。然而我竟一直认为,这是一个父亲本应尽的职责。直到我真正长大了,真正懂事了,才发现这是多么荒唐的观点。我开始认识父亲,认识这位我心目中的“上帝”。
我是个贪玩的孩子,所以经常会受到大大小小的伤害。偶然的一次受伤却让我重新解读了父亲。
那是一年暑假,我学“青蛙跳”,不小心从楼梯上摔了下来,同时砸破的一只玻璃杯碎片深深扎进了手臂,划破了一条静脉,血流了一滴。父亲情急之下,笨手笨脚地将我包扎一番,直奔医院。我记得那条毛巾被染红了,血渐渐渗出来,一路滴到医院。其实我早就已经休克过去,但我分明清楚地记得,在我无力地合上眼睛的那一瞬间,我第一次这么近距离地看清父亲的眼神,直直的,没有什么光彩,却写满了惊慌失措,写满了焦急忧虑,好像生命中丢失了最重要的东西。出院后,每天的生活都由父亲照料,我是轻松了。但父亲却必须既当爹又当妈地做好每一件事。我的内心充满了愧疚。我觉得我重新认识了父亲——一个普通的农民,也是我生命中的“上帝”。
有时候,我真的猜不透父亲的心思。他做每一件普通的事,都会在我心中烙下了一个很深的印迹。我忘不了父亲最常说的一句话:“我做这一切都是为了你。”我常常敷衍似地应一声:“知道了。”却从未打心底里去理解父亲。我感到很愧疚,对于父亲的辛勤栽培,我实在感到无言以对,无以回报。
上了高中,一个月后我才能见到父亲一次。我想,没有常我在身边,他的生活,必然是孤独的。每次见到他,我都发现他真的老了许多。这时,我猛然觉得,我读懂了父亲,读懂了父亲这本最难读懂的书:其实父亲的想法很简单。他只知道他这一生的心血都是为了自己的儿子能成大器。他别无所求,只求自己的儿子有良知善心,懂得自己的付出是为了什么。我也读出了“父亲”这个称呼的内涵:生命的延续。我静心读懂了父亲的人生:一切只为了让儿子能够把他的生命更好、更久地延续下去。
从认识父亲,到读懂父亲,这是个简单却又艰难的过程,但我相信,我还远远没有读完这本深奥的书。我想,父亲这本书,足以让我好好地读上一辈子,因为他值得。
【篇五:我努力读懂家人】
我以前是和爷爷奶奶一起生活在一个乡村的一个留守儿,爸爸妈妈带着姐姐在外面打工赚钱,只有过年过节才回来看我几次,一直都是爷爷奶奶照顾我。直到我读小学才把我接走。
我在奶奶家那里有很多的朋友,关系都很好,经常一起玩,有时到山上去玩,摘野果吃,到小池子里去看着那些小鱼小虾在水里游来游去,禁不住诱惑的我们时常会拿着一个小小的瓶子在小池子里捉着小鱼小虾,有时看到跳到岸上来的小青蛙也被我们捉着玩,天上飞的小鸟一旦被我们抓住了就必死无疑。我经常尝试着去读朋友们的心理,我大多都能读懂,奶奶每天坐在大厅的一个小桌子前做事,我就站在她旁边,吹着风扇看着她做事,这是奶奶总会不由的说一句“你以后长大了要找个好工作,不要做我这个,不然每天都会很辛苦。还赚不了多少钱,每天还有课能不够用”但奶奶说了和没说一样,好像什么事情都没发生过似的我还是玩我的去了,她还是做她的事,之后爸爸妈妈把我接到了城里去读小学,上了小学之后,我才开始读懂爷爷奶奶的用意,我才感到和奶奶爷爷相处见面的时间越来越少了。过了几个学期之后我开始慢慢读懂了老家朋友他们对我的关心,到了最后小学的几个学期了,妈妈还是每天在我身边唠叨已经重复了几百遍甚至几千遍的一句老话“冷不冷,吃饱没,身体怎么样了……。”我因为次数太多都觉得厌倦了,可是还是在一个没有底的轮回,岁月把这些次数慢慢增加,可我还是漠不关心。直到上了初中我才知道岁月流逝之快,我还想再回到以前在老家和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的我。
但是当我懂得珍惜时,时间却早已流失早已走的无边无际。
【篇六:我努力读懂自己】
能看清世间万物的你能读懂你内心真正的自己吗?
想要读懂自己对任何一个人来说或许都是一道看似简单却又不知如何作答的问题。人生的道路是坎坷的,每个人在一生之中总会遇到许多挫折、困难,我也不例外。但是那一次却让我跨过心里那道坎,也读懂了真实的自己。
毒辣的骄阳肆意地照向绿茵跑道,朵朵纯净的白云舒适的躺在蓝天下,片片秋叶奏响秋的交响曲……但夏日的闷热却不曾少一丝。而我要面临自己的坎——3000米。运动会上什么都不擅长的我,无奈选择了3000米跑。运动会开始不久,便听到同学们纷纷传来喜讯:跳远第一;排球第二;篮球第一……我开始担心起来,我自己是不是很没用,别的项目不擅长,跑步也不快。一片白云飘过,天空更加晴朗,我总是觉得太阳在一旁偷笑我。
“砰”一枪过后,大家拔腿就跑,大家有着各自的取胜策略,我就跟着大家跑。一圈、两圈、三圈…我奋力地跑着,总觉得跑不完似的,每一米对我都是煎熬。此时我已汗流浃背,豆大的汗珠“啪啪”打在炽热的跑道上,又瞬间蒸发。嗓子像烟囱一样冒着烟,腿也发软。于是放弃二字浮现在我眼前。又过了一圈,我看到全班同学还有体育老师都在为我加油!我想起了平时跑800米体育老师告诉我们的:“在中长跑中,中程是一道大坎,坚持着跨过去,你就是胜利者,天堂、地狱只在一念之间”是啊,跨过这道坎我就会成功,有什么理由让我选择放弃呢?
这场“噩梦”因为我的坚持没有停止,我用汗水拼搏出三千米的每一步,我一直咬着牙、滴着汗,一步一步地努力!我再没逃避,终于跑完了,瘫坐在地上,回头看着辽阔的操场,我真不敢相信自己跑了十圈!并且取得了前六名。
同学将我扶起,大家的目光中透着赞许甚至是佩服。后来我得知,参赛的二三十人中大半在中途放弃。我不禁有些后怕,幸好我没放弃。即使速度上我不占优势,但我有一颗拼搏的心。
步履恰恰是刻在岁月里的痕迹,快乐也好,痛苦也罢,每一处坎坷都是历练,生命的美在于凤凰涅槃与倔强飞翔。不是吗?正如泰戈尔所说: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静美。
我读懂了自己。我就是我,不一样的烟火!再一次回答这个问题,我有了自己的答案。我会带着我自己的坚持,奔跑着脚下不停的步履,在我自己的道路上奋勇追逐我的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