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首页 初中作文 初一作文 不可替代的八戒
不可替代的八戒
发布时间: 2025-07-29 18:57
阅读:

【篇一:不可替代的八戒】

如果我问你:“你喜欢《西游记》中的那个人物?”你一定会回答:“当然是孙悟空!谁不这么想!”但我觉得幽默、乐观的猪八戒也很惹人喜爱。猪八戒原是天宫里的“天蓬元帅”,因醉酒失言而被玉帝“贬”下天宫,谁知,投错了胎,投到了老母猪的肚子里,成了一只猪,一只连他自己也嫌弃的猪!

他在高老庄生活,后跟随唐僧西天取经。在取经之路上,八戒虽然贪吃贪睡,但也给师徒四人带来了快乐。网友们为他编了不少歇后语:猪八戒照镜子——里外不是人;猪八戒摔耙子——不干了⋯⋯哈哈!这一个个生动、有趣的歇后语将猪八戒的形象塑造得太可爱了!而这位“天蓬元帅”说得最多的一句话是:“吃了饭儿不挺尸,肚里没板脂。”这话逗吧?真有意思!

猪八戒不仅幽默、乐观,而且心胸宽广,是个有情有义的角色。在《西游记》第四十六回中,他为唐僧清除了挡道的荆棘,唐僧叫他休息也不肯停下。别看八戒平时油腔滑调,总是挑拨师父与大师兄之间的关系,但在危难时刻,他却又总能挺身而出。当师父被妖怪抓走后,他忍受着花果山里小猴子们的捉弄与嘲笑,将被师父赶走的大师兄请了回来,救出了师父。虽然孙悟空平时对他不怎么好,整天“呆子呆子”地叫他,稍有差池就揪他蒲扇似的大耳朵,常常疼得他“哇哇”大叫,但在之后与红孩儿大战时,大师兄被打败落水了,八戒不计“旧仇”,立刻跳下水去,从瀑布里救出了自己的大师兄,并仵住悟空的七窍,使了个按摩禅法,使得悟空气透三关,活了过来。你想啊,当时如果没有八戒,这番西天取经真不知能否继续。

读完整本书,我觉得在取经过程中,八戒虽然不是最劳苦功高的,但也是不可替代的。如果没有了八戒,这一路上一定会少了很多快乐,也会增加不少的苦难。这样一个八戒,怎能不招人喜爱?

【篇二:谁能替代谁】

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手上的电子产品也不断更换着,从一开始的密码解锁,到指纹解锁,再到现在的人脸解锁,这日新月异的发展速度真是让人叹为观止!但这也引起了一些疑惑的声音:如今的计算机功能如此强大已经能帮助人类解决许多问题,会不会有一天计算机能取代人类呢?

确实,人类为了使计算机更好地为自己服务将计算机设计的越来越人性化,它会在一天的清晨向你播报一天的天气并提醒你是否该多穿衣服;它会在你修改完文件后提醒你记得保存;它会每天记录你的运动量……似乎计算机已经成为人类生活中必不可缺的一部分,它像一个好朋友一般关心着你的生活起居。

与其说我们越来越离不开计算机,倒不如说我们活得越来越像计算机,看似计算机越来越贴近我们的生活,其实我们在像计算机一样思考。

如今计算机已经能代替人们胜任许多岗位,如导购员,维修工等,试想一下,如果在不久的将来,计算机能代替法官这一职位,那该有多可怕,曾在新闻上看见过这样一条消息:在美国一位女子应付不起400美元的违约停车单被告上法庭,在法庭上女子哭诉自己的儿子不久前死于车祸,自己被辞退工作靠着低保而勉强生活,自己实在支付不出高额的停车单,于是法官当场免除了女子的违约金,并说:“相信我,未来还很美好,不要对生活失去信心。”我想,如果计算机是法官,它一定会按法律的程序走,不留一点情面,法律是严格公正的,但法律之外是不是还应存一些人性呢?我想那位法官的话一定会帮助那位女子熬过这段艰苦的岁月。

人类与计算机最大的不同就是,人类有情感。计算机能做到把利益最大化,而我们能做到把道德最大化。我们有我们自己的价值观。如同《泰坦尼克号》的桥段一样,在沉船之际,船长让妇女儿童先登上救生艇,自己与泰坦尼克号沉下海底。如果是计算机来做这个决定,它是不是会选择将那些身家资产高的,对社会有贡献的人率先救出呢?

我没有否认计算的存在是不合理的,相反,它在生活中为人们提供了许多便利。只是同时我们要记得保持一颗善良的心,在科技高速发展的现在,也不会被快节奏的生活泯灭人性。

我想,谁也不会替代谁,就让我们各司其职使人类社会走向更辉煌的时代。

【篇三:你不是无可替代的】

曾经看过一篇文章,谈的是《红楼梦》中最让人心痛的桥段。作者描绘了那段,说“林黛玉死后,宝玉很是难过,终日神色恍惚。但是最后,薛宝钗终日陪伴他,开导他。宝玉便把爱黛玉的心思略移到宝钗身上。”写到这,作者就总结了一句话,只有一句。他说“你看,你不是无可替代的。”

我很是赞同这句话,我觉得这句话无论是爱情、友谊还是工作都很适用。

你不是无可替代的,看似残忍,却是真实到决质。爱情上,两情相悦、如胶似漆之时,你们相互许诺,说海枯石烂、沧海桑田。但是“七年之痒”后或许四季更替,你们败给了时间,败给了熟悉。然后,挥手再见,拥有了另一个彼此。你的唯一变成了他/她的唯一,那所谓的海枯石烂、无可替代,也只是曾经的“不懂事。”

你不是无可替代。工作上,你曾叱咤职场,如鱼得水,是上司的顶级助手。你的上司亲自跟你说“没有你,他绝对处理不了公司这么多事。”你洋洋得意,以为自己无可替代。但是,有一天你会老去。你的思想跟着你的器官一起老去,你在工作上终于力不从心。于是,你的上司换了个更好、更年轻的助手。他/她说过你是唯一,你信了。最后却以他/她对更年轻的助手说“你是无可替代”而结束。结局“背叛”收场。

你不是无可替代的。友谊上,小学你们好到同吃一根棒棒糖,初中好到用一瓶沐浴露,高中好到买同一款衣服“撞衫”。你们说,彼此无可替代。但是,大学你们分离。你们的距离越来越大,爱着的范围却越来越小。一个寝室四个人,一起吃、一起逃课、一起为毕业论文苦恼。终于,你们无可替代的彼此换成了同寝的三个人,你们的电话号码从熟记于心到断断续续再到“陌生。”最后,再见时,你连“嘿,你怎么在这里?”也说不出,你只是说一句,就只一句——

“下次再聊……”

你不是无可替代的,林海音在《城南旧事》里说,小时有对她说“英子,长大我们看海去!”的小偷,她很开心,希望长大后与他一起去看海。后来,小偷不见了,她很伤心“以为童年就这样过了。”可是,以后她还遇到了秀珍、兰姨还有吃“驴儿打滚”的奶妈,直到“爸爸的花儿落了”。一个个在她生命中无可替代最终都被替代。

有一句话说“每个人都是他人生命中的一个过客,这注定只能陪他一程。”别人只能陪你一程,生命的沿途还有很多人加入。所以他/她不是你无可替代的,你也不是他的唯一。

所以如果有一天,谁替代了谁,谁成为谁。不要难过、不要伤心,请“像孩子一样遇见,像老人一样离别。”他/她替代了你,祝她/他快乐。

【篇四:黑夜悄然替代了白天】

那时,天那么地蓝,空气那么令人心旷神怡,心情也特别愉悦快乐围绕着一家很老实的人家,幸福不断地在这间屋子里流淌。随着岁月,还有这家孩子的长大。

孩子们很天真很纯洁,他们不懂得什么是快乐,但是快乐却使他们感到辛福感足矣。随着漫长岁月的流淌,不单单只有幸福了。所谓“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当然也是有随之带来的争吵冷战。

而后的几年里,天空却再也恢复不了以前的蔚蓝,随着带来的是乌黑,是黑夜般的乌黑。一丝阳光透进去,却因为那心灵之门被光,抹不掉那层寂静的黑暗。

想带来光的人,不断地被拒绝,留下的只有埋怨和无奈。在这种恶劣的环境下长大的孩子,不再是那么开朗,不再想跟别人说话,他们悄悄地把自己的门关上不想再透出一丝光,不想让别人靠近。可是没有人知道他们的心却是那么地脆弱。他们害怕心灵受伤,他们害怕再次面临家庭的争吵。

大人们只顾着自己吵架,哪里还会理小孩呢。小孩们总在大人后面静静的不出声,他们害怕,害怕,害怕这场家庭战争会让他们之前的幸福随之破灭。小孩子们更不愿意看到的是一家人沉寂在纷争之中,随着风慢慢消散,想一缕烟,吹向远方。

小孩子们很想很想告诉他们的家人,也想回到之前美好的生活,可是刚好迈出一步,害怕胆怯使他们不敢走下去,他们将所有委屈难过无奈如一碗水般一饮而尽,藏于心底。他们现在的难过无奈也替代了曾经的幸福快乐,笑容也难以在他们脸上浮现。

【篇五:学习中不可替代的】

生活中,不管干什么事都需要一个既靠谱又实用的方法,才能办到快,办得好。学习也是如此。

一生中,从出生到现在,对我来说,一、二岁时是最快乐幸福的时间段,因为那时你不用学习,不用为学习而苦恼,不用为一些事操心,也不用被家长强迫学习。但是从三岁开始就要接触学习,上幼儿园,上小学,上初中等等,都会很辛苦。到了六岁,上了小学,就要接触外国语言。我以前常常为背不下课文,记不住单词而苦恼,开始厌倦英语。妈妈为了培养我学习英语的兴趣,给我想了一个好方法:先把单词“分家”,各有各的“名字”,读熟之后再“相聚”,自然就熟知。这个方法使我又重新爱上了英语,再不为记不住单词而烦恼了。

语文是背不下课文,妈妈告诉我一个容易背课文的方法:背课文,首先要身临其境,要融入内容,再根据要背内容的先后顺序,依次融入,按照想象画面来回忆语句。有了这个方法,我背课文背得滚瓜烂熟、倒背如流!

数学,妈妈为我推荐的方法是:多记公式,多做题,多复习错题,多研究。有了这个方法,我的数学题百分之九十五都是对的。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多读多问多做多记,才是学习的硬道理!天才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百分之九十九的勤奋组成的。读和写是学生最必要的两种学习方法,也是通向周围世界的两扇窗口。只有方法能帮助你的学习,只有学习才能成就你的未来!

【篇六:不可替代的初心】

“我们所坚信的事实,或许只是某人的幻想,我们所身处的世界,或许只是某人的恶意。倘若人为人的理由,只能由人来解释的话,唯一不可交出的场所只有‘心’了吧!”我十分喜欢这句话,我们极力为之守护的就是不可丢失的“初心”。

“人工智能会让计算机像人类那样思考。”我坚信这是一个绝对的假命题,但后一句“人类像计算机那样思考”却让我为之担心,甚至恐惧。

人类可以为机器人装上灵活自如的双手双脚,也可以装上挺拔有力的躯干,但人类永远无法为机器人装上一颗热血澎湃的心。而人也一样,一旦失去了那颗心,也就如行尸走肉一般,与机器人似乎并无二般。我在《读者》上曾读过这样一句话:“我得出的这个结论,虽然正确但是可怕,如果善是源于一个人的本性,那么恶也是,他们都可以归结于人的求生欲望,那么善恶难道是相同的么?”然而这片文章并未对此得出结论,归根于“哲学”这一古老命题,这也是对我们“人心”的一次拷问。

孟子和荀子曾提出两个截然不同的观点:“人之初性本善”与“人之初性本恶”。我认为两个问题其实可以归结于“一个人出生时的价值观或对于社会的认识”。善,有着高尚的价值观、同情心;恶,失去了价值观与同情心。于我而言,我更倾向于“人之初性本善”,初心应是善的,只是后天的影响,以及自己思想的转变才导致了明显的善恶分化。

“不忘初心”,最初之心是纯洁的,人所向往追求都是美好的,但渐渐地在追寻过程中开始变味变质甚至腐烂。如果“人类像计算机一样思考”,我们就会丢失高尚的价值观与同情心,的确,如今科技高速发展,人也越来越聪明,但背后的人性却越来越贪婪,越来越自大,意识越来越沉迷于物质体验,与初心背道而驰,纯洁的通道被欲望堵塞而关闭,原本最应该倡导的,却当做绊脚石被抛弃。古人对“情义”二字之看重,对“诚信”二字之追求,都不是如今的我们所能相提并论的,此时的我们也许应该放慢追逐的脚步,甚至可以停下来驻足观赏,也不失为一种体验的追求,然后回想我们初心,从颠倒混乱的价值观中走出来。

“人”,一撇一捺,相互依靠相互支撑,而机器人则是一个个机器部件、一个个齿轮相互连接,毫无血肉亲情可言,这就是人与机器的重要区别。

初心永不可替代,人不可失初心,就如同机器不可失去电力供应一样,这样人与心才会相融、相交!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发布规则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14-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