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漫漫长征路】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每次听到这首豪迈激昂的《七律·长征》时,我的眼前便会浮现出一幅幅“动人”的画卷:泸定桥边、大渡河畔,那英勇无畏的身影;那走在雪山草地、高山峻岭的坚毅步伐;四出奇兵,赤水河上那胜利后的笑颜。七十六年前,先辈们用他们的热血与生命谱写了“惊天地、泣鬼神”的长征之歌。
今天,我便重温了这悲惨壮烈、史无前例的长征历程,并不是号召大家再次用脚步去丈量那漫长的征途,而是要我们用心灵去感受,去领悟面对屠刀与诱惑,没有丝毫奴颜和媚骨的大无畏革命精神!去传承枪林弹雨,雪山草地也打不烂,拖不垮的长征精神,进而培育我们为振兴中华而勤奋努力的新时代长征精神。
坚定的信念和必胜的信心是战胜困苦的精神力量。长征路上,先辈们脚踏华夏坚实的土地,高擎民族振兴的大旗,心中升腾着祖国飞翔的梦。正是这样的信念支撑着他们走过艰难险阻。
建苦奋斗、甘于奉献的革命精神是取得胜利的根本保障。长征途中,在强大的敌人和险恶的处境面前,先辈们凭着这种精神,征服千难万险,战胜强大敌人,取得了最终伟大的胜利,为中国的革命道路开辟了一条崭新的大路。今天,步入新世纪的我们,同样需要坚定的信念,甘于奉献的精神。有了这样的信念、精神,我们才能从容地藐视困难、顽强地面对困难、乐观地克服困难,有了这样的信念、精神,我们才能以蓬勃向上的风貌,激发创新能力,燃烧着创业的激情,散发出无坚不摧的力量。这样的信念、精神是我们人生走向辉煌的基石。
作为有着鸿鹄之志的新少年,你可想过,在新的长征途中,我们肩上负载着怎样全新的责任?少年兴则国兴,少年强则国强。我们要接过长征精神的光辉旗帜,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锐意进取,自强不息,真正把爱国之志变成报国之行。今天为振兴中华而勤奋学习,明天为创造祖国辉煌的未来贡献自己的力量!“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同学们,为了民族的伟大复兴,让我们一起努力吧!
【篇二:践行长征精神,筑圆新中国梦】
“红军长征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一只神奇的部队和它的辎重在地球最险峻的地带,实现了一场极具战略的大转移!堪称世界奇迹。他们用自己的血肉之躯冲破四道封锁线,用智慧夺取遵义;四渡赤水,巧渡金沙甩开了反动派的爪牙;闯渡口,夺沪定珍藏了他们无畏的身影;三军会师记录着他们创造的神话!这就是一支不惧刀枪火海的红军,这就是一场艰苦艰难的长征!
七十九年前,先辈们在党的号召下举起了鲜艳的旗帜开始了悲壮的长征,他们以“不惧怕一切因难”为旨意前赴后续地举着旗帜最终取得胜利;而七十九年后的今天,作为新世纪朝气蓬勃的太阳,该如何接过这面旗帜,圆新的中国梦呢?
长征是一部艰难的历史,它不止是红军的善战构成的,更多的是红军们坚定无畏的信念筑成的!正是这种信念垒成了一座新的、坚固的、无懈可击的钢铁城墙,让国民党反动派无可奈何!也正是这种信念深深地印在了每个红军战士心里,支撑着他们血战湘江、飞夺泸定桥、爬雪山、过草地。他们一次次闯出绝地、一番番撕破包抄、一次次看到希望!
今天,我们眼前虽已没有了雪山、草地,但前赴后续的道路依然漫长。改革开放使中国充满了新的动力,使中国焕发无坚不催的力量。构建社会主义社会是中国走向繁荣富强的必由之路,也是一场在新世纪下的新长征,这场长征更为艰巨、更为伟大。今天,我们作为新的接班人,我们任重今朝,只有依靠这种信念才能打赢这场战斗!
如今,富裕生活的降临,一些人们已失去了中国魂和奋勇拼搏的精神,沉迷于灯红酒绿的生活。但你可曾想到,自己肩上那担重任还在吗?心中的斗志还有吗?在的新的长征路上,我们需要继续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需要继续保持不畏一切因难的气志。这才能圆我们共同的中国梦。
壮哉!十四省关山历历,两万里危途迢迢。真所谓——民族英族多血染,英杰无语涌波涛!新中国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真乃霞映天骄、威凛远域。中国复兴,任重今朝!
【篇三:数典不忘祖——纪念长征胜利80周年】
长征,人类历史上的一个奇迹,它特有的魅力,就像是一部最完整的神话,跨越时代和国界,在世界上广为传扬。
——题记
岁月的年轮竟转得那么的快,雪山仍白雪皑皑,草地也还仍然茂盛如初,历史的痕迹依稀可辨,但一回首,从长征胜利到现在已经有80年了。
回顾历史,我们不由感慨万千,长征那条风雨路,除了有说不尽的艰难困苦,还有道不尽的严峻险阻,这条路无疑是让人感到恐惧和绝望的。
长征,象征着中华民族百折不挠、英勇无畏的革命英雄气慨。“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面对恶劣的自然条件,敌人的围追堵截,长征早期目标不明,路线不统一等艰难险阻,红军战士还是凭借着勇往直前、坚韧不拔的精神战胜了困难,成功会师。
长征,象征着中华民族革命理想高于天的信念。萧华的《长征组歌》唱道:“雪皑皑,夜茫茫,高原寒,炊断粮,红军都是钢铁汉,千锤百炼不怕难。雪山低头迎远客,草毯泥毡扎营盘。风雨侵衣骨更硬,野菜充饥志愈坚。官兵一致同甘苦,革命理想高于天。”恶劣的环境、落后的装备,残酷的围追堵截、时时的生死考验,但是在为穷人打江山、求解放和北上抗日的革命理想驱使下,这一支英勇的队伍“风雨浸衣骨更硬,野菜充饥志越坚”,以钢铁般的意志完成了惊天地、泣鬼神的万里长征。
长征,象征着中华民族团结互助,携手并进的集体主义精神。他们团结互助,一起翻过雪山,走过草地。在危难时刻红军战士总把生的希望留给战友,把死亡的危险留给自己。这就是中华民族众志成城、亲密团结的民族精神的最高表现。他们用自己的鲜血、勇气、生命谱写了历史,铸就了长征精神。
美国作家史特来说过:“长征是革命战争史上伟大的史诗,而且远不仅于此。”由此可见,长征是伟大的,长征的精神更是辉煌的,红军长征就是中华民族精神的不朽丰碑!而我们,作为21世纪的青少年,应当做到的是牢记历史,用实际行动续写中华民族的光辉篇章。
“少年强则国强。”让我们时刻勉励自己,奋发图强吧!
【篇四:长征精神】
归去来兮,斯人已去。长征往矣,精神不灭。长征精神穿越八十余年的时光,在我们当今时代,注入了鲜活而滚烫的血液,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隔着八十余年的时光回望红军,我们看到的是一幅怎样的景象啊!穿着破旧绿色军大衣的他们,在资源极度匮乏,身体极为饥寒的情况下,爬雪山,过草地,住雪洞,吃树皮,出生入死,克服常人无法想象的困难,完成常人无法想象的任务。他们把草地当床,把树叶当被,与星空共寐。他们将儿女情长的喃喃细语,化作慷慨的誓言豪情!他们将风花雪月的凝望,化作铁骨铮铮的生死奋战!他们将身体的饥饿与寒冷,家人的关心与牵挂,青春的浪漫与柔情,都置于一旁,他们的心中,只有百姓的安宁与幸福。他们舍小家,顾大家,以顽强的意志克服一个又一个困难,他们的精神何其崇高!何其伟大!何其可贵!
长征往矣,但长征精神仍在我们心中。那是一股不畏艰难困苦,舍家为国,慷慨激进的精神,是中华之魂!
狄更斯说过:“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但始终,是我们的时代。”之所以为好,是因为中国红军前赴后继,为我们换来的锦绣时代,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为我们抒写了中华之魂!在这个快速发展的时代,虽然长征精神在有些人心目中日益淡薄。一些权力在握的高官,放纵自己,生活奢靡,令人悲哀。但这并不是我们当今社会的主流,不会让我们社会失去长征精神。
我们一代又一代中国人,铭记中华之魂,继承和弘扬长征精神,让中国历经风雨却仍然傲然挺立!新时代一个又一个身上凝聚着长征精神的人向我们走来。
歌手王力宏,年收入几亿元,却仍不忘节俭。在颁奖大会上,有眼尖的网友一眼认出他所穿衬衫与十四年前专辑《唯一》中是同一件。作为一线明星,他开的是几万块的二手车。他将长征精神之一——节俭,发扬得淋漓尽致。
唐山十三兄弟,在地震现场不畏生死,心系灾民。事后记者问他们为什么如此拼命?他们说:“我们的生命是祖国给的,我们也体会过灾后重生的感觉,我们有能力,也有义务去帮助那些正在遭受同样遭遇的人。”那一瞬,我仿佛看到长征精神之精髓——爱国魂在他们身上闪耀。
还有最美司机吴斌、最美女孩孟佩杰、最美妈妈吴菊萍……
我不禁莞尔了,谁说长征精神不存?这些人身上不正闪耀着这样的精神吗?
长征已成往矣,但其精神历久弥新,随着历史的沉淀愈发厚重,愈发让千千万万的中国人铭记与弘扬!
【篇五:我眼中的长征】
长征,对于我们而言,虽然是那么的遥远,却又是那么触动我们的心灵。长征过程中,饱含着多少不为人知的辛酸:这二万五千里长征中,红军生活在水生火热中,他们既要时时刻刻都要防备敌人的偷袭,同时也要面临缺粮断水的处境。在这个过程中,最让我记忆深刻的就是一名小红军。
那是一个霜雪纷飞的深秋,由于长时间的征途,陈赓和他疲惫的瘦马,慢慢地朝前走着。忽然他发现了一个掉队小红军,并走到他的身旁,仔细打量了一下这个看来不过十二岁,圆溜溜的脸,一双大眼睛,两片薄嘴唇,鼻子有点翘,穿着一双破草鞋的脚板子,冻得又青又红的少年,他靠近他身边说:“小鬼,你过来骑一会儿。”
小红军拿出一副蛮不在乎的样子,盯着陈赓那满脸胡子的瘦脸,说:“老同志,我的体力可比你强多了,你快骑上走吧。”
听完后,陈赓用命令口吻说:“上去,骑一段再说!”
此时,这个小红军用倔犟的语气说:“你要我同你的马比赛啊,那就比一比吧。”并做出一个准备跑的姿势。
看到此情况后,陈赓说“那,我们就一块走吧。”,在小红军的拒绝后,陈赓表示很无奈,于是从身上取出一小包青稞面,递给这个小红军,这次他又被拒绝了,他轻轻拍了拍,说:“你看,鼓鼓的嘛,比你还要多呢。”
他终于被这个小鬼说服了,他只好爬上马背,一个人朝前走去。在走的过程中,不知为什么,他此时心情总是静不下来。他脑子里,出现一连串孩子的影子,他突然喊了一声:“不对,我受骗了!”于是调转马头,狠踢着马肚,向来路奔跑起来。当他寻找到这个小鬼时,已经晚了。他发现小红军的那个鼓鼓的干粮袋,里面只有一块烧得发黑的牛膝骨,上面还留有几个牙齿印。他终于全明白了。正在这时,小红军停止了呼吸。
他一手紧搂着小鬼的尸体,并一手狠狠地给自己一个嘴巴:“陈赓啊,你这个大笨蛋,怎么对得起阶级小兄弟!”
长征过程,彰显着多少人性的光辉。有不忘照顾小战士的陈赓,有勇敢坚强、宁愿自己挨饿受苦,也不愿拖累他人的小红军。简简单单的一件事,却处处让我们感受不忘关心他人,正是因为这种精神激励着红军走完脚下的征途,播撒了革命的种子,让中国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每一个人眼中的长征故事是不一样的,但是故事都能抽出本质:不怕牺牲、勇往直前、关心他人。让我们在更多的故事中,自觉接受长征精神的熏陶吧!
【篇六:重走长征路】
爬雪山、过草地、飞夺泸定桥……这些是红军长征途中最为惊险的历程。为了让我们感受这些历程的艰险,也为了锻炼我们的意志力,学校组织了去横店“重走长征路”的研学活动。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等待我们的将是何种严峻的考验呢?我心中充满了期待。
到了这一天,我们在老师的安排下,有序地坐上了大巴车,一路上,我们有说有笑,不知不觉间,便到达了目的地。在教官的指挥下,我们换上军装,排着整齐的队伍来到广场,举行了庄重的升旗仪式。看着五星红旗在气势磅礴的国歌声中徐徐升起,我心中的自豪感油然而生。
仪式完毕后,我们便开始了“万里长征”的体验。刚踏上征程,大家都颇有一番“雄赳赳、气昂昂”的气势,紧跟教官的步伐,跋山涉水。但是没过多久,因为早餐吃得太少了,我渐渐感觉体力有些透支,但是一想到革命前辈们的艰辛——上有飞机轰炸,下有追兵地雷,吃不饱、穿不暖,而自己这才走了四分之一的路程,又有什么理由喊累呢?我必须坚持下去!
在突破“地桩网”和“铁丝网”等封锁线后,教官告诉我们可以停下吃中饭了。我们一个个像饿狼扑食似的,拿到饭盒,便狼吞虎咽地吃了起来,觉得今天的饭菜都格外地美味。
吃过中饭,有了力气,我们继续前进。今天的太阳似乎格外热情,绽放了最耀眼的光芒,热得我大汗淋漓。“翻”过了一座座山,“涉”过了一条条河,终于来到了最艰难的一关——飞夺泸定桥。我望着泸定桥,眼前仿佛出现了红军战士们飞夺泸定桥的场面:战士们冒着枪林弹雨向前冲,那一梭梭子弹在他们耳边呼啸而过,河水拍打铁索桥发出令人毛骨悚然的声音,但是战士们无所畏惧,奋勇向前!想到这里,我也所向披靡,成功“夺下”泸定桥!
一天的长征之旅就这样结束了,虽然到最后我累得连说话的力气都没有了,但心里却十分快乐,因为我战胜了自己。今后,我也要学习红军精神,为了实现理想,不懈努力,勇往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