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家乡的味道】
爸爸自小在泉州惠安长大,妈妈的故乡在福清,而在我的理解里我有两个故乡。
我自小生长在福清,我喜欢这座城市,不仅因为它的美丽,有漂亮的五马山,洁白的龙江水,还因为它有让我留恋的味道。记得当我还在读幼儿园的时候,常常看到其他小朋友津津有味的在吃一种外表硬硬的布满芝麻的小饼,看到上去黄黄的,但闻起来很香的,听大家都叫它“福清光饼”。我馋得口水直流时候,就会拉着妈妈帮我买了几个,一口咬上去果然满嘴留香,清脆可口,味道令人难忘。妈妈也喜吃光饼,我们一起吃时,妈妈就会语重心长地道:“很久以前,我们福清也受到日本海盗的袭扰,后来民族英雄戚继光带领大家打败了外来入侵者,当初我们的士兵就是带着这个光饼吃的。”我顿时对手上的光饼刮目相看了,心想几百的历史造就,难怪现在福清在外的游子总会念念不忘这光饼的味道了。
但我注意到,爸爸很少吃“光饼”,我问道:“爸爸,这么美味的东西你为什么不吃呢?”,爸爸总是微笑着摇头,并不回答。直到今年春节,我跟爸爸回到了——惠安。
惠安是一座依山傍海的海滨城市,这里的气候四季宜人,历史悠久,这里的人们同福清人一样勤劳、善良、拼搏……我跟爸爸来到了一座有着600多年历史的城堡――崇武古镇。爸爸告诉我,这里的城墙原来是战斗的前线,是为了消灭海盗而建立的,这让我充满了敬仰。在这里,我看到了许多戴着黄斗笠,包着花头巾,身穿前短后长蓝紫色襟衫的惠安女。爸爸告诉我说:“这是闻名遐迩的惠安女。”
接着爸爸带我来到了崇武古镇的美食一条街,推荐了一种叫“鱼卷”的小吃,鱼卷很奇怪,吃起来清脆留香,但既没有鱼肉,也不含腥味,有一种特有的清鲜滋味。爸爸说:“我小时候就是在这里生活,这里有我熟悉的味道。这种鱼卷我们当地人是用来表示祝愿美好团圆的意思。”正当我吃得意犹未尽的时候,爸爸又推荐几种小吃,我和爸爸都吃得津津有味。我问爸爸:“为什么这里的小吃这么好吃?”爸爸回答我:“因为这是山的味道、海的味道、故乡的味道。”我突然明白了爸爸对这里的喜欢就像妈妈和我对光饼的喜欢一样,因为他吃的是对故乡的思念、对过去的怀念,对亲人的想念!
回到福清后,我画了一幅美丽的水彩画,用橘色的彩笔画了一个夕阳下的天空,用青绿色的彩笔描了两座大山,用蓝色的彩笔渲染了海水,然后用白色的彩笔轻轻洒上一层薄薄的雾。我还想画一个爸爸、一个妈妈、一个小孩,他们一家在海滩上席地而坐,一起吃着美味的小吃。如此美丽的画卷,我在福清见过,也在惠安见过,那里都有家乡的味道。
【篇二:家乡的春节作文】
在咱们的故乡,每次尾月三十这一地,野家户户的门上皆贴这一个"福”字。也有的.门上倒贴着“福”字,替什么会把“福”给贴到了呢?我脑子面登时谦是答号,尔问了问爸爸,本去倒贴“福”字就是“福”倒(到)了我大啼伏来,本来懂得事件头脑还要转一个弯才可一的呀!
到了除旦钟声敲响的时候,天上就置着很多烟花,共时也发出“啪啪”响声,天上五光十色的烟花不停地“启”着眼都瞅花了。望!一颗颗领亮,色彩斑斓的火焰拖着长长的尾巴,争先恐后,前奴后继地蹿上夜空;瞧!那边升没了“天父散花”,这里呈现了“孔雀开屏”!哇!再瞧瞧这里的“露苞待抬”……天地面顿时成了“花”园“花”的大陆,璀灿醒目,火树银花,多美呀!如许热烈的大年节之夜!
过年实幸福啊!每年功节的时候妈妈都要给我购新衣服把我装扮的漂美丽明,我都会感到十分快活。一年又一年,我们也跟着时光一讫长大,我要尽力教习,用我的理论举动往返报父母、归报社会。
【篇三:家乡的景色作文】
芙蓉花,是成都的市花。它的美丽在百花之中脱颖而出。
站在树林的小路上,远望着那芙蓉成群,它们带给我的是宁静。芙蓉花为树林点缀了一抹红和白,将美完完整整的呈现给我们。
再走近些,美丽绝伦的芙蓉花清楚地出现在我们眼前。黄白的,粉白的,还有粉红的。它们虽然颜色不同,可模样却是相似的。
芙蓉个个都是大朵的,四五层花瓣如波浪一样,层层叠叠。它的花蕊宛如一位娇羞的小姑娘,从花瓣后面半探着身子,看着我们。闻一闻,芙蓉的花香不像玫瑰那样浓郁,只是淡淡的清香。我的`手指触碰到花瓣,滑滑的,十分冰凉。虽说如此,但带给我的却是心底发起的一阵透彻的清凉。
芙蓉花的叶子与我的手掌差不多大,五个角就像我的五个手指,向外伸展。
离开这片芙蓉林时,回头一望,芙蓉在微风中,在秋阳的照射下,似乎发出了钻石般的华贵的光芒,在这光芒里,却也带着一派婉约,纯洁的美。
【篇四:思念家乡的作文】
在这宁静的夜晚,我不由得想起李白的一首诗:床前明月光,疑视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这大概是我想念家乡了吧。
这首诗是我最熟悉的一首诗,这首诗说的是坐在井床上看天上明月洒在地上的月光,宛如层层的白霜。仰首看那空中的一轮明月,不由得低下头来沉思,愈加想念自己的故乡。
这首诗是首千古传诵的名篇。平实朴素的语言,生动地表现出游子的思乡之情,全诗仅20个字,已从时间、环境、气氛及对人物的细微动作的描绘,写出了游子对故乡的深切思念。语言明白,音韵流利自然,似信手拈来,毫不费力,但却含蓄深沉,引人深思。
又一次读到这首诗,让我不禁想起了年迈的姥姥,回忆起了在姥姥家所度过的快乐的田园生活.古朴的山村,清澈的小河,善良的人们......每次去姥姥家,都会感受到大自然的'魅力.在这里的人们没有勾心斗角,有的单单是纯朴善良的心.有时路过溪边,还会听到孩子们在背诵唐诗宋词,让人有一种不想离开的冲动.
在这时我终于读懂了这首诗所含的真义,让我真正理解了当时诗人的心境,了解了当时诗人的感受......
【篇五:家乡的味道—西施豆腐】
国庆佳节,我回到了故乡诸暨。无论是喝喜酒,还是家庭聚餐,席上头道菜肴总是最美味的西施豆腐闪亮登场。
西施豆腐,又名煎豆腐。它以豆腐为主料,香菇、冬笋、火腿、木耳、鸡汤作佐料,是一道色、香、味俱全的佳肴。我的外婆是一个烹饪高手,她的拿手好菜就是西施豆腐。“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假期里外婆决定亲手教我做这道名菜。首先外婆把所有的佐料都切成丁,然后放入油锅翻炒一下,再在佐料中加入水和鸡汤。等水开了,外婆在一个小碗里打入一个鸡蛋,放入淀粉和水打匀。接着再放入切成小块的豆腐,同时把小碗里的鸡蛋和淀粉倒入锅中。这时外婆让我上灶操作,用锅铲不停搅拌,丝毫不能松懈,直至锅内扑扑有声粘成稠状,再撒上绿茵茵的葱花,一道西施豆腐便在香气四溢中做成了。
当这碗金灿灿、热腾腾、香喷喷的西施豆腐摆在面前,看着它就会垂涎三尺。我迫不及待地尝上一口,那感觉是粘粘的、滑滑的,可口的!吃下嫩滑豆腐的同时,也品尝到了掺杂在里面所有的佐料,那鸡汤的鲜美、香菇的芳香、冬笋的脆嫩……刹那间,许多种无法用言语表达的味道涌上心头,让人难以忘怀。
如果你有机会去西施故里游玩,请一定品尝家乡的风味名菜——西施豆腐,相信这鲜香四溢的美味佳肴一定会让你脱口而赞!
【篇六:家乡的味道】
家乡的味道是一种令人难以琢磨的味道,那味道是香的,是甜的。我的家乡在砀山,这里盛产酥梨,那是一种怎样的味道?
春天,梨花开了,一朵朵雪白的梨花犹如洁白无瑕的雪花,飘落在梨树上,像是给梨树穿上了洁白的纱裙。一阵微风吹来,花瓣纷纷飘落,落在地上,像铺了一层洁白的毛毯,还散发着淡淡的清香。梨花如静女,寂寞出春暮,引得全国各地的游人千里迢迢来这里观赏。
秋天,梨树上的梨子已经成熟了。黄澄澄的梨子挂满枝头,一口咬下去,清脆、香甜、可口,令人回味无穷。家乡的酥梨曾经是清朝年间,乾隆皇帝最喜欢吃的水果之一,它有润肺、化痰、止咳、降火等功效。科学家和医师把酥梨称为“全方位的健康水果”和“全科医生”。梨子的味道既香甜又能治病,真是两全其美啊!另外,梨子的果肉有生津、润燥的功效,所以它还有一个称号是“百果之宗”。
家乡的味道总是说不尽的,它散发出淳朴清新的气息。你有机会一定要到这里来,一定别忘了品尝这里的特产——酥梨。
我爱我的家乡,更喜爱家乡这独有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