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陪伴】
打开衣柜正准备拿校服,月光却无意落在抽屉里静静地躺着几个雪白的毛线编织的储物篮。我惊叹,它们陪伴我有几年了?
眼前这些一格一格用毛线钩织出来的储物篮把整个抽屉分割成若干个小格,它使生活中的小物件都有了归属地,看着这些我已经用了无数个日夜却像不曾见过,给人温暖、温馨、温柔感的储物篮,那些模糊的往事仿佛清晰起来,而我的心也因此震撼了。
我仿佛看到:奥数班上那个永远坐在教室最后一排认真做笔记的妈妈;闯入英语决赛后坐在电脑前帮我查资料定选题的妈妈;数不清美术奖状背后,手把手教我画画的妈妈;舞蹈比赛在台下为我欢呼雀跃的妈妈……这一切都在默默地支持我、激励着我。
我仿佛想起:当我跨区考入三帆实验班时妈妈的样子;当我期末语文考出满分全区第一时妈妈的样子;当我乒乓球比赛胜过对手时妈妈的样子……这些美丽的瞬间给予我继续前进的动力。
我仿佛听到了:天不亮妈妈蹑手蹑脚起床为我做早饭时,锅碗瓢盆的碰撞声、一边抱怨我打球时弄得浑身泥土一边搓衣服的流水声……这些无言的声响成为守护我的一道道屏障。
这些陪伴的剪影仿佛是一部为我单独放的3D大片,清晰可见,历历在目。
妈妈是一个非常有才的画家,我没出生前,她在京城已小有名气,我经常翻看那些载着妈妈年轻、辉煌历史的报刊、杂志、里面刊载着许多她的作品,以及介绍她的文章,其中最有影响力的是中央电视台对她的专访。每次有同学来家中探访,我都自豪地向她们介绍挂在墙上妈妈的代表作《美式快餐》这张曾经获过很多奖项的作品耗去了妈妈三年的时光,她经常对来家中买画的客人开玩笑说:“这张画是给我女儿做嫁妆的。”
经常听妈妈说,当她看到一个动人的场景,有很多构思跃入脑海,然后她就提笔画出很多草图,并且摩拳擦掌绷画布,起稿子,但我再也没有看到比《美式快餐》更好的作品出现了,当我问此事时,妈妈总说:“你就是我最好的作品啊!”
看着妈妈淡定的脸庞,我不知道这个才思泉涌、才华横溢的女画家做出过怎样的绝望挣扎、怎样割舍抉择、怎样的甘心陨落,最终选择像现在这样守护、陪伴我。
陪伴的解释是:从旁协助,附加其他事物使主要事物更突出,丛旁陪衬。看着这些出自画家之手,一针针,一线线层层叠叠钩出的用心卖独创的作为艺术。每一个针码仿佛都变成了一个“爱”字,围绕着我,深入骨髓。浸入灵魂,我终于明白,真正的陪伴从未真正浸入你的世界也从未离开你的视野,它没有距离。若隐若现,飘忽于你视野的边缘,它没有时间底线,如果非要有,那就是生命的尽头,它不具备任何的语言表达能力,但当你离开喧嚣,日复平静,就会知道陪伴的重要性。我终于觉悟:我身上流淌着她的血液而我也应将这种爱与陪伴传递下去。
陪伴如水,使纷繁经过过滤变得纯洁,陪伴似火,使平淡通过燃烧日显棱角,陪伴,生命永久的动力。
【篇二:有母亲陪伴的日子】
生命中,陪伴你最久的是你的母亲!有母亲陪伴的日子,真好!
阳光之下,跑道之上,我摩拳擦掌,跃跃欲试。往日“马大哈”形象一改严肃,整个人都很精神。一旁的母亲用灿烂的笑容迎向我,使我气势倍增。
伴随着枪声的响起,我大步奔跑,以迅雷不及眼耳之势跃居首位。心中想的是母亲每天的劝导。那是三年级的运动会,我与3位小伙伴参加女子4X100m接力赛。前3位小伙伴创出佳绩,我班正领先!我以为胜券在握,刚接过棒,就慢悠悠的小跑起来。事违我想,2班的一名健壮女子超过了我。可当我发现时,为时已晚,她已冲刺到了终点。比赛结束后,望着那气喘吁吁的3个小伙伴,回想她们为了比赛起早贪黑的训练,我的泪“哗哗”而下,充满愧疚与自责。自那之后,我便有了阴影。是母亲了解情况后,每天都开导我!每天,她都陪伴着我。开始,我一点也听不进去,还砸碗,摔盘子。见母亲并不反击,我便开始刁难她:前一天晚上说要吃面条,第二天早上又吵着要吃蒸饺。可母亲依然无怨无悔。随着时光的逝去,我渐渐心软,有点舍不得了。母亲见时机已到,语重心长地教导道:“女儿,别再为那次的比赛而伤感了,那只是一个小坎坷,“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再说,你也应该将功补过,为班级再多“挣”点奖状!”听了母亲的话,我这才“痊愈”。
我回过神来,使出浑身解数,全程冲刺,惹得全班站起,为我高呼,“加油。”终不负众望,荣获400m第一名。我冲向母亲,给了她一个大大的拥抱,一股暖流围绕在我们两身旁。我心中不由想:
有母亲陪伴的日子,真好!好想让时光静止,不再流逝,保留这最幸福的一刻。有母亲陪伴的日子,你会无忧无虑,心旷神怡。感叹世间为何这么美好!母亲,感谢你的陪伴!
【篇三:一路上有你陪伴】
你是用千年前的秦朝工艺而做出来的秦筝。
和你的初相遇,是在琴行的一个展柜里。你黑色的漆木和粗细不一的马尾弦在展柜里柔和的灯光下十分耀眼。这似乎也就注定,你会是一个不一样的筝。
的确。
每当看到你,我就会情不自禁地陷入回忆中。你用那独特的声音,在我漫漫人生路上印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亲爱的秦筝,你还记得吗?在那个灯光璀璨的舞台上……
换好艳丽的演出服,缠上黑色的牛角义甲。在我人生第一次古筝演出前,一切似乎都那么从容不迫。可是除了我,没有人知道我心里有多么紧张。我紧紧攥住的手里早已渗满了汗水,舞台上闪烁的霓虹灯和台下的人声鼎沸使我感觉头晕目眩。我深呼吸几口气,试图平息一下内心的不安。
这时我看到了你。
你静静地躺在角落的筝架上,台上反射过来的灯光照在你的黑色筝身上,粗细不一的马尾弦整齐地排列着。一切,仿佛又让我回到了我们的初相遇。
我忘记了紧张,痴痴地走过去。手指情不自禁地轻轻在筝弦上一扫。叮叮淙淙,如高山流水;又如莲花出淤。在幽幽的琴声中,我仿佛看见了一个人,长得像你一样。他用那平稳、幽然的声音对我说:别害怕,不管什么样的事,我都会陪你。
到我演奏了。
我坐在你的面前,轻轻弹拨着系在你身上的马尾弦。那么的沉稳,那么的从容。名曲《渔舟唱晚》似乎将你我带到了另一个境界。水,渔,舟。你如同人一样,轻轻拉着我的手,带我走上我的人生之路,我的成长之路,我的梦想之路。你,给了我莫大的勇气;你,平复我内心的涟漪。我的路上有了你的陪伴,才能更有意义。
爱上一种乐器,爱上你——秦筝。
【篇四:前行只因有陪伴】
红莲,在经历风雨时,有了宽大荷叶的陪伴才变得坚强。可见,陪伴在前行的道路中的力量如此大。她,亦是这般伴我而行。
那个她,不是别人,而是我的母亲,她只是一名平凡的工人。她整日坐在机械机不分昼夜地拼命干活,可她对于过往的事情她却记得十分清楚。
记得一次夜晚,市外的喧闹渐渐消停,远处近处的灯光已暗下,只剩的从窗户外稻田里的一片蛙声和调皮的星星在眨眼。不久,一串清脆的钥匙声已打破已久的安静,这种声音是我再熟悉不过的,是母亲回来了。
她一如既往地走向我的房间,坐在床边,她什么也不干,只是静静地坐着。“唉!”背后又传来一阵深深的叹息声。
终于,我忍不住地偷偷瞥了她一眼,虽只是一眼,但映入我眼帘的画面却让我印象十分深刻:她的身材很瘦小,双眸黯淡,眼睑松垂。当我的目光与她对视时,她又似乎有意的转开了目光,只见她低下头,捶起她酸痛的后背。
她终于开口说话了,声音不美,却总是含着温和对我说:“这么晚了,还不睡”。又是这句话,内心的烦闷焦躁使我没有理会她。她不知为什么,忽而提起我小时候的往事,她似乎眼中带光,静静的沉浸在她的回忆中,她缓和地说:“我记得啊,你小时候,有次考试考试拿了个第三名,老师只给你颁你一张奖状。结果呢?你一回家,就大哭一顿。当时我就纳闷了,想不到你是看第一名的小孩得到了一个精美的文具盒,而你没有。当时我就想给你买一个,可你偏偏发脾气,非要老师送给你。”’
听到这,我征得停下手中的笔,内心对自己轻笑:“呵,我儿时竟有过这般的学习劲,为什么我现在变得这样?”夜,很静,我们不语,只剩得时钟发出的“滴答——滴答”声。我陷入了深深的思考中。是啊,学习对我来说,真有这么难吗?
不知为什么,我的思想,就好像“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瞬间受到心灵的触动。我兴奋地站起来转身对母亲说:“妈!我明白了!其实学习并不是想象地那么难,只要充满兴趣,把其他的压力与烦恼抛在脑后。兴趣是学习的老师。”此时,母亲的嘴角微扬,眼神中充满无尽的欣慰,她微笑的模样,在我脑海中一直挥之不去,很美……
母亲,便是那一片宽大荷叶,在生活的风雨中为我撑伞。正因为前行有她的陪伴,我才变得更加坚定。
【篇五:陪伴老人】
小时候,奶奶因为脑溢血而住医院,从此之后,奶奶说话迟钝了,连走路也需要拐杖了。
奶奶总说不清楚话,还特爱讲大道理,有时候事情做得不好,就会招来一个白眼或者我的指指点点。看着奶奶彷徨失措的脸,我真想笑,之后我便一直这么干着,以此来取乐,奶奶也不反抗。
有一天,我突然发现,妈妈变得很奇怪:我去写作业,妈妈说我:我去拖地,妈妈总是指指点点;连我坐在沙发上,她也嘀嘀咕咕的……“妈妈,你今天到底怎么了?”我奇怪地问道。“别问我,你自己慢慢去思考思考,思考好了告诉我!”说着,妈妈把我关进了卧室。这是为什么呢?想着想着,我不禁脸红了——那不正是我之前对待奶奶的行为吗?
我走出卧室,走到奶奶跟前,我说:“奶奶您是属什么的?”“我属,我属,飞檐走壁的老鼠。”奶奶边说边做动作,逗得我哈哈大笑。就这样,我们俩你一言我一语地聊了起来,我突然发现,奶奶并不像我想象中的那么呆,她的想象力和思维其实非常地活跃,只是没人陪她。
打那以后,我还是嘴里时不时地吐出几句指责的话,但不会很尖锐,刺耳了,大人听到了的话,我也会立刻打住。平时我在看书时,也会叫奶奶陪陪我,让奶奶和我一起看看书,聊聊天。
我为之前的行为感到羞愧,我正在不断改正,你们也得多陪陪老人,老人需要的不是金钱!不是首饰!而是子女的陪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