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藏书乐】
乐藏书者藏书乐。
——题记
手捻淡黄色的纸片,阵阵书香绕上指尖,缠上心头。在喧嚣世间,我一直以最虔诚的姿态去阅读,去收藏那些我最爱的书。
“昨夜西风调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这是我的追求。小时候,家里穷,没有过多钱让我去买爱的书,可我又是一个爱书之人。于是,我便借邻居大哥哥的《论语》去抄,去读,虽然那时对《论语》的内容不了解,但没办法就是喜欢。后来父亲破例给我买了一本《三字经》,便整天乐颠颠地捧着它念:“人之初,性本善。”这本《三字经》比《论语》好懂些,也无需拿笔整天抄那么累。父亲也喜欢我念《三字经》,于是这本《三字经》就一直在我心爱的书架上,想宝贝一样珍藏着。在那些艰苦岁月,我始终坚持追求着自己的藏书乐。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使得人憔悴。”这是我的执着。再大些,变聪明了,懂得到书店或旧书堆里汲取精神粮食,也渐渐爱上了外国文学。那时候,在旧书堆那里捧着本《苏菲的世界》,一站就是四五个小时的,回到家,脚就都麻了。还要认真地回顾书中内容,把收藏在脑子里的书以文字形式记在专门的笔记本上。那也是一个特别的藏书方式了。那时候也特别喜欢记外国文学的人物的名字,可是他们的名字很长,常记不住,在笔记本上也无从下手。于是第二天又去屁颠屁颠地把名字抄下来,记忆最深刻的就是《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作者名字了,叫奥斯特洛夫斯基,花了我好长时间去记。尽管这种方法藏书很累,可是一想到心中执着的藏书乐,想到自己自己将进入书中那些诱人的热闹,就觉得再哭也值得。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就在灯火阑珊处。”这是我的收获。收藏了不少外国文学书,可是最近发现真正值得一藏的书在中华上下五千年的历史沉淀中。我们的《水浒传》、《西游记》、《三国演义》,这些才是经典,经得起历史的推敲和人民的揣摩。毕竟它们都是作者用毕生心血去写的。尤其喜爱《红楼梦》,它简直就是我的生活百科全书,连外国文学家都用它来作研究中国古代文化的宝典。中国的古诗词更令人称绝,我们有陆游“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的爱国,李清照“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的凄婉,有苏东坡“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的豁达。有毛泽东“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的豪迈……收藏经典,传承文化。在收藏书中,感知品味领悟人生,乐由心生。
余秋雨在《文化苦旅》中写道:“只要是智者,就会为这个民族产生一种对书的企盼。他们懂得,只有书籍,才能让这么悠远的历史连成缆索,才能让这么庞大的人种产生凝聚,才能让这么广阔的土地长存文明的火种。”为了这文明的火种一直亮下去,我定会坚守我的藏书乐,直到华夏文明铺盖出别样的的层峦叠嶂,文化的繁花开满整片九州。
【篇二:爸爸的藏书】
一说起爸爸,我就会想起他小时候的事,他上学的时候每本书上都包着书皮,一页一页在书边上没有一个折角,他的日记保留到现在,虽然岁月在本子上留下的痕迹,自己有些模糊,但不得不说还是那样仔细。
现在的条件越来越好,爸爸买的书也越来越多。他的办公室里1/3的空间都是他的藏书,搬到新的办公室的时候,买了20多个大纸箱,全是用来放她的宝贝,平常老师让读的书他那里都有,可以算上一个小型图书馆的吧。
有一次老师让我们重新读四大名著。但是家里的不全,我就到爸爸的办公室里的,可是他在办公室里的四大名著版本太多了,有原著没有还有上下册的,有彩绘注音的。但是我看了看,就是没有青少年版的,后来爸爸从一个大箱子里拿出来的适合我读的一本我才知道,那一版之所以没有放到暑假,是因为爸爸非常喜欢这一套,而且这一套很适合我读,虽然爸爸没有告诉我,但是我的追求还是一直上扬,再到后来我才知道他不喜欢买书,尤其是自己珍藏已久的书给别人,但是对于我一个个对数无理的要求。他总是能尽可能的满足我,有时我还时不时的给我惊喜或者是惊吓。
早读的时候,同学带着我们读一卷书香,我看到了上面的一篇世说新语,觉得挺有意思,回家看电视的时候正好看到了,和世说新语上差不多的内容,我就随口一说,今天早上读的时候,我发现世说新语上的故事挺有意思。没想到不经意的一句话,我却在几天后收到了几个快递,还是熟悉的一个大纸箱,我就打电话问妈妈,你最近有买什么东西给我吗?没有啊,怎么了?听到这里我越发越疑惑,究竟是谁给我买的呢?我赶紧拆开快递里面的东西,让我大吃一惊,一箱子的说是我不得不惊喜,还是小古文一类的书,我又赶紧打电话问爸爸,你给我买书了吗?是啊,收到了物流挺快呀,你买书就买书,怎么还一下子买50来本,这套书每本都很小,方便携带,我就给你买了全套。
大家说父爱如山,但是我觉得父爱就像空气一样,看不见摸不着,时时都在你的生活当中,而且你还离不开他。
【篇三:藏书】
坐在窗前,回首望过去的自己,你会发现世界充满欢笑。
——题记
天气虽然变化无常,但今天似乎过了火,。明明上午还是阳光明媚,下午却阴云密布哗的一声,下起了雨。一阵阵微风拂过,使人惬意无比。这样的天气里读书是不二之选。
我打开书架,一本又一本书整齐的排列着,我偶然发现了一本书,书名是《鲁滨逊漂流记》。这本书早已泛黄,翻开第一页,仍能看见鼓励我人生前行的大字——害怕危险的心理比危险本身还要可怕一万倍。
当我刚上三年级时,一位阿姨来拜访我家,并送给了我一本书。当时这本书是用纸包住的,有精美的包装和华丽的外表,神秘极了,道完谢后,我马上回到我的房间。迫不及待的拆开来看,是一本名为《鲁滨逊漂流记》的书,从此,我便开始喜欢看书。
这是别人送给我的第一本书,扉页上还有赠语:微苓藏书。当时幼稚的我以为是让我好好的藏起来,所以每当不看的时就找个地方藏起来。生怕被他人发现,每一次几乎都是小心翼翼的读,偷取着书中的珍宝,终有一天,我读完了,便永远的藏住了。
时间会冲刷记忆,那本书就这样被遗忘在了一个角落,感觉少了些什么,但却始终想不起来,直到那一天。
家里开始了大扫除,我在打扫书架时发现了它,她静静地躺在那儿,我再一次翻开扉页,仍有“微苓藏书”四字,我猛然顿悟,这四个字的意思不是让我真藏,而是让我珍藏,看着泛黄的书页,流露出我童年的幼稚和美好的记忆。
书是人类的朋友,它会伴你成长一生;书是人类的老师,他会帮你解决难疑。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我会将它永远“藏”下去。
【篇四:舅舅的藏书】
在这个科技发展越来越迅速的时代,人们越来越沉迷于电子科技,过多的依赖导致人们与其他人之间的关系越来越僵硬,经常是坐在一个餐桌,却都在各自低头玩着手机,明明隔得那么近,却谁都走不进彼此。
还记得那个书香洋溢的年代吗?大家闲来无事,会坐在树下一起聊聊家常,谈谈国家大事,而不像现在这般,下了班放了学都各自宅在家里,与一堆电子产品为伴。
我的舅舅,就是在这个浮华的社会能够安守于心的人,我特别佩服他,也很喜欢跟他聊天,因为在他那里总能学到很多的东西。
每次我去他家,都会先跑去舅舅的藏书阁,其实说是藏书阁,它就是一层小阁楼,里面有一间很别致的书房,收藏了很多很多的书,总是让我爱不释手。
人们都说,读史能够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慧,读逻辑学使人明事理。每一种书籍都有它各自的作用,就像那些励志书,总能在你迷茫的时候给你加油打气,帮你找到前行的方向。
我喜欢读书,也喜欢舅舅的藏书阁,它总能让我在这个浮华的世界里找到心安的瞬间。
【篇五:“藏书”记】
大家知道藏书的意思吗?你肯定会说:“不就是在书架上储存书吗?”我今天讲的藏书却另有含义。
记得我八岁那年,妈妈给我买了一套《哈利。波特》全集,那是我梦寐以求、日思夜想的一套书。当我如获至宝地把书捧在手心,妈妈却给我泼了一盆冷水:“先放着,你要是期末考试各门功课都考到了95分以上,就给你看。”
为了能好好看书,我十分努力地学习,终于达到了妈妈的要求。拿到心爱的《哈利。波特》便完全沉迷其中了,可以说已经到了废寝忘食、足不出户的地步。
妈妈见这样下去,我一定会与近视结缘,各项户外运动也都被荒废,便采取了特殊措施,把书藏了起来。这一藏可让我慌了神,我已经完全被书中的情节所吸引,一会儿不看心里就难受。我决定开启“疯狂找书”模式,把家里“掘地三尺”之后终于在妈妈的衣柜里找到了。我像做贼似的躲在房间里,锁上房门,专心致志地进入了魔法世界,随着主人公同喜同悲,我佩服哈利波特和他的朋友面对恶势力的那种勇敢和坚定,当邓布利多死时,我仿佛体会到了哈利的绝望。
我一边享受着阅读的快乐,一边耳听八方。一听到爸妈的脚步声,我立即将一切还原,做得天衣无缝,我在妈妈出门之后拿出来,在她回家之前又会把书放回原位。很长一段时间里,妈妈还自以为把书藏得很隐蔽呢。
“藏书游击战”费了我不少的脑细胞,但读书给我带来了无穷的乐趣,让我畅快淋漓。真希望妈妈不要再把书藏起来了,让我好好地在书中遨游,同时我也会约束好自己,绝不会让阅读影响自己正常的学习和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