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首页 小学作文 五年级作文 愿健康之花开遍四方
愿健康之花开遍四方
发布时间: 2025-08-06 20:36
阅读:

【篇一:愿健康之花开遍四方】

今天,是我与爸爸约定好视频通话的日子。我早早地做完了作业,满怀期待地打开了电脑。电脑屏幕上出现了爸爸憔悴的脸庞:“今天我们少聊两句,白天病人多,工作量大,晚上我还要准备一个课件,明天要上课。”每次视频的开场白几乎都是这样,我已经习惯了。

爸爸去陕西扶贫已经有100多天了。在这100多天里,我知道了陕西省不仅有震惊中外的兵马俑,逶迤磅礴的秦岭,高耸险峻的华山……还有一个地方,叫作长武县。因为地域的原因,长武县与我生活的城市相比,各方面条件还比较落后。有些老人,一辈子都没有走出过县城;有些孩子,早早退学,外出打工挣钱;有些病人,因为家庭经济困难,主动放弃了治疗……

在这100多天里,我懂得了国家为了帮助贫困地区人民早日脱贫致富,积极开展精准扶贫的重要意义。我理解了各行各业的专家们为什么离开家乡,满腔热忱地来到人生地不熟的贫困地区。爸爸加入的是医疗扶贫,他们的使命是不让当地人民因病致贫。在当地加入医疗扶贫的不止爸爸一个,他们都有自己的工作,都有家人要照顾,但他们积极响应祖国的号召,克服种种困难,毫无怨言,默默地奉献。

在这100多天里,我看到了爸爸和他的同事们在当地举办健康知识讲座,普及医学常识和健康知识。他们连续多日加班,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规范了扶贫医院的治疗体系,提高了医疗水平,培养了医疗团队。我清晰地记得,爸爸描述当地病人得到较好的治疗,摆脱了病痛,重新燃起生活希望时的眉飞色舞,那种成就感溢于言表。

什么是“小家”,什么是“大家”?什么是家庭责任,什么是社会责任?爸爸用他的行动给了我答案。我为他感到骄傲,为我们的祖国感到自豪!愿健康之花开遍四方,愿所有人生活幸福!

【篇二:美丽的四方山】

四方山的春天是鸟语花香的,夏天是烈日炎炎的,秋天是凉风习习的,冬天是冰天雪地的。一年四季,各俱特色。

春天,树上长了许多嫩绿的叶子,小鸟在树上唱着优美的歌,桃花已经在桃树上绽开了笑脸,粉红粉红的,远远看去是一片花的海洋。

夏天,树上长满了翠绿的叶子,枝繁叶茂,路边的野花在微风中摇晃着,瓢虫,金龟子在空中飞舞。

秋天,叶子在空中翩翩起舞,犹如秋姑娘给大地的信,如果你远处看,会看见叶子有黄色的,红色的,绿色的,秋姑娘竟然把信染了颜色啊!

冬天,树木们都披上了银装,冷风一刮来,感觉冷嗖嗖的,让爬四方山的人冷的发抖。雪花总飘到人们的头上,然后变成了冰,小树被冬风恶狠狠吹的东倒西歪了。

春夏秋冬的四方山都是那么可爱,那么的美丽!

【篇三:好女孩走四方】

婴儿时代,襁褓中的我渴望下地行走,好自由地看看家院的小小天地,嗅嗅那棵我出生时爷爷种下的棠梨绿树。比摇篮更远的地方,有些什么?

童年雾中,到离家颇远的地方上学,书本爬上桌沿,肩上的背包开始沉重。课间抬头望向天幕,神思飘旅到九霄云外。而点点繁星向我眨巴着眼睛,一颦一笑都充满着诱惑力。我禁不住遐想:比学校更远的地方,有些什么?

青春烟火,不单单满足于孩提时的一个个问号。有时耐不住性子,爱上层楼,我于是收拾背囊,开始启程,走向远方。

走向远方,走向自主和独立。离开蜜罐和温床,用双手耕耘自己的精神沃土,用双腿跨过心中的万里河山。面对一次又一次的打击与挫折,我甩掉懦弱的背包,不再轻易流泪,轻言放弃。高举着勇敢的火把驱逐猛兽,我在极南极北之地自由放歌。

走向远方,走向山林与原野。鸟在耳畔细语,花在脚边搔痒,泉水的叮咚声与野兔的脚步声奏出和谐的乐曲。暖暖的阳光,葱葱的绿树,柔柔的水草,我感受到我正与世界同一呼吸,同一心跳,生命俏丽而美好。徜徉在山野里,我试着读懂每一片树叶,它们的绿色仿佛刚从印第安舞娘的草裙上采撷下来,它们的叶脉仿佛诗经中带着江南烟雨的苍苍蒹葭,它们淡淡的清香让我想起了北海道夹杂着海风的樱花。

走向远方,走向憧憬和梦想。在这条满布荆棘的道路上,我努力奔跑着,跌倒,爬起,再跌倒,再爬起……哪怕狂风暴雨一次又一次地砸到我头上,我还是看向那越来越近的远方,心中的希望明灯依旧闪亮。一夜复一夜伏案疾书的间隙,我困顿的双眼总能看见自己站在人群中央宣传自己的新书,神采飞扬。于是,我的身上重新奔涌出无尽的力量,奔向那花团锦簇的远方。

我在成长的道路上渐行渐远,却未曾察觉离家也越来越远。

越闭越紧的房门,在我和爷爷奶奶间隔起一道铁壁铜墙。和爸妈通话的“专属座机”上也积了一层可见的灰尘,好似电脑与电话机之间遍布着沙漠与洪荒,爸妈的声音则被稀释成不带温度的凉白开。在失败的打击中倍感孤单时,我才想起了那艘久违的家的“诺亚方舟”,可我却身在远方。

为了找回我不可分离的避风港,我打开房门,给正在厨房忙活的爷爷奶奶一个大大的拥抱;我拨通电话,给在珠江彼岸的父母一句轻轻的问候。

原来,走向远方并不回避近处。醉心于远方绚丽风景的同时,亦不忘留意身边点点滴滴的温馨,这才是大道之远,这才是人生之远。

深夜,依旧是那一盏孤灯,我的心却不再飘零。再看向窗外,那棵已花开花落多年的棠梨树正盛开着簇簇花朵。天空中那些童年艳羡过的繁星明明那么远,却又仿佛触手可及。它们在我耳边私语。它们纷纷对我说:我的女孩,你勇敢地走四方。

【篇四:我渴望——背着行囊走四方】

“咝——”墙上的日历又被撕去了一页。今天是8月27日,离开学没几天了。“唉——”我长长地叹了一口气。

这是一个中考完后的暑假,没有作业,没有压力。我认为这样的假期应该属于旅游。从小到大,我没去过几个地方,并且还没出过省。我总是特别羡慕那些小小年纪就饱览过祖国大好河山、甚至周游了半个地球的同学。

小时侯,父母总是不愿带我去玩。他们怕我晕车,而且他们工作也忙。妈妈曾对我说:“15岁,就等到你15岁的暑假吧。那时侯你应该长大了,不会令我们感到麻烦,而且还刚中考完,一定很累。到时候我们一定陪你去旅游,玩个够。”

从那时起我便期待着15岁快快来临。我不断地为这个暑假做着计划——

6月28日至7月2日,刚脱离紧张的备考状态,我要去海南的三亚。眼里是碧蓝的海水,耳边是咸腥的海风。我要和热情的沙子门玩耍,要在大海的怀抱里撒娇。让太阳给那颗被考试折磨、快要因压抑而死去的心注入朝气蓬勃的气息。

7月10日至7月23日,我要去风情万种的云南。再丽江古镇购买各个少数民族的精美手工艺品;在西双版纳和傣族姑娘们跳舞;在大理看美丽的蝴蝶泉……

7月28日至8月2日,此时已是夏季中旬,我要去内蒙古自治区。大片的蓝天清澈而干净,碧绿的草原广袤无垠,在这如诗如画的景色中,我将骑着一匹健壮的马儿,愉快地歌唱,尽情地欢笑。那场景该有多惬意啊!

……

可是,这苦心定制的计划最终未能实现。我那“背着行囊走四方”的梦想再一次成为泡影。

“可是我们真的很忙啊!孩子,你要理解。”妈妈满怀歉意地对我说。“再等等吧。等到你18岁,那时你也成年了,可以和同学一起去。”

我什么也没有说,呆呆地望着窗外,想象3年后的情景,露出了一个无奈的笑。

【篇五:好男儿志在四方】

年华似水,岁月如歌。转眼间我已从稚气未脱的少年成为一名风华正茂的中学生,回想走过的十几年,荆棘丛生而又充满欢歌笑语的求学之路,我心中的苦涩与甜蜜相互交织,编成我丰富多彩的人生画卷。

而在我成长的过程中,总有这样一群人,他们如同冬日里的阳光,在我失意时雪中送碳,在我成功时锦上添花,使我更加完美。

好男儿,独立当世,志在四方。

著名画家徐悲鸿先生说:“人不可有傲气,但不可无傲骨。”屈原生活在战国乱世之中,一生最大的志向就是让楚国强盛。然而国家的沦陷,自己一人飘零在外,孤苦无依,他清楚楚国已经万劫不复了,而最好的结果就是用自己的死警醒世人:唇亡齿寒。于是,滚滚汨罗东逝水,莹莹清泪洒世间,他成为了人们心中永恒的史诗。他的死很好地诠释了徐悲鸿先生的话。屈原的逝去是一种愤慨,一种悲酸,更是一种无奈。但一个以死来诉说他的爱国大志,而将个人小我置之度外的人,值得我们永远尊重。

屈原的死得其所固然值得赞美,但苟活于世也未必可耻。司马迁对未来的美好蓝图,全然写进了他的报任安书。承受惨绝人寰的宫刑,曾在生与死的十字路口徘徊,是他的一腔热血与满腹宏图使他忍辱负重,经历十八载的春去秋来,目睹苍海桑田的变迁,最终完成了“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历史巨著《史记》。被我国伟大的革命家鲁迅先生赞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这样的男儿有傲骨,同样值得我们歌颂。

每一条河流都有自己不同的生命曲线,但每一条河流都有一个唯一的梦想,那就是奔向大海。自古成大事者必先立其志。我看到了心怀天下的范仲淹,仰天长啸的霸王项羽,老夫聊发少年狂的苏东坡,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他们的追梦历程丰富多彩,但却一生无悔,我听到不远的将来传来生命的颂歌……

让他们作为我成长道路上的楷模,激励我向美好的未来大踏步走!让我仰起头,大声吟唱:好男儿,独立当世,志在四方……

【篇六:道遍天下德伟四方】

他的双手曾痴恋于书卷,更能自无字处悟出千古哲思;

他的双手曾缠绵于琴弦,坚持礼乐能够洗礼教化世人;

他的双手曾栽桃李遍天下,以毕生心血培育森林无边。

而他的言语,在千年后的我的耳旁琅然回响,他鲜活的喜怒也仿若跃然纸上。他是孔子,是世界的圣人。如若他仍在世,怕也只会淡然一笑说:“不敢当。”不是不敢当这圣名,而是不想,志不在此,虚名何用?

孔子的志向一直都只有一个,为此他周游列国,为此他历经心酸,为此他从满头青丝熬成霜雪满头。

记得一路上隐士对他不屑与嘲讽,记得几国国君对他避而不见,记得他曾穿过战火狼烟。这些却无法动摇他坚定的步伐。一路上有他弟子的痴心相随。他走过的路上,枯去的藤又抽出了新芽,就像恶人重拾人性一般。

那时战火爆发,而他与弟子们被困于绝境。有人哀叹时运不济,有人独自抚膺涕洒流淌。而孔子,他却在琴前焚香静坐,然后奏出一曲壮美乐章。他理智,深知此时不可让绝望萦满人心;他仁心,将米汤留给弟子们,也将生机赠予他们;他淡然,生死于他来说又何妨?他在乎的只有将“仁”传遍天下。

有人曾与我笑谈,孔子多傻,这天下愚昧的恶人如同海浪,而他哪怕是明珠,却也只能照亮小小的一隅,又何必倾尽光华在海中流浪?我却也只能笑笑不说话。孔子被尊为圣人,又何止是因为那半部《论语》治天下?他这种以天下苍生安乐为己任的志向,他这种历经磨难仍逆流而上的勇气才更令人称道。

他的仁,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尊重;他的仁,是“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的自制;他的仁,是“死而后己,不亦远乎”的悲天悯人!

他早已化作一抷黄土长埋地底,如今我们还在窗明儿净的教室里吟着他的长文短句,可他的思想仍在厚重的青史上留下绚烂的一笔。他的“仁”仍旧喂养着男男女女,只待众生怀着期待的心去翻阅,去品读,去与他握手长谈。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发布规则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14-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