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家乡的冬笋,味道真好】
晨曦朦胧,天高雾远,我的思绪不经意间越飘越远。
刚回家乡,就可以嗅到一股浓厚的家乡气息。散着泥香的小路,布满零碎的小石子道路,还有那一路乌旧的土墙,加上那仍旧挺拔的银杏。我爱这小村清新的感觉。
那天,家里飘着雪,那雪在空中纷纷扬扬的,像棉絮,斜着亲吻在瓦屋顶上、小路上、还有那无尽的群山中。山羞涩了,绿里透白的,美丽极了。
“咱们去挖笋子吧!”爷爷一大早大手一挥,对我说。
挖笋子?下雪天,大冷天,还上山挖笋?我很纳闷,转身看着门外飘落的小雪花,我有些不情愿。
“走吧!好不容易过年回家一趟,体验一下!”爷爷见我迟疑,又鼓动了一句。
我的眼神睁得明亮了,像是被什么拽了起来。于是我和爷爷扛起锄头,提着竹篓就走出了家门,几个孩子听见了也拿着小锄头屁颠屁颠地跟在我们后面,手舞足蹈的。
浅淡的白雪上留下我们走过的痕迹,漫天的细雪陪伴我们走向山峰。
我们走上了上山的路,有些陡。每个人的身上都铺了一层薄薄的雪。鞋子也已经被融雪浸湿了,双脚都似乎已经失去了知觉,落雪夹着泥像涂了润滑油似的,踩在上面扑哧扑哧的,好像随时都要与雪拥个满怀。一路我们都小心翼翼。
不久,爷爷叫了声“停”。爷爷说山脚的竹子地下笋子不多,要到高处才容易找。
一锄头下去,挖笋开始了。尽管有些冷,但我却无法压住好奇心,有些手舞足蹈,仔细地看着爷爷示范挖笋,他奋力地挥动着手中长长的锄头,掀起粒状的泥雪,显得有些吃力。终于在黄白的泥雪下,看到了一星点的嫩黄。爷爷脸上露出了笑容,“这就是冬笋,看我怎么把它挖出来。”说完他蹲下身子,用他那跟泥土一样的手,细心地把盖在笋上的雪轻轻地拂去,拿起一把小锄头往笋的边斩去,空中又飞扬着粒粒雪沙,硕长的竹笋翻出了地面。
爷爷举起了竹笋,扬了扬,就像士兵想要吹响手中的冲锋号一样。
我们激动了,各自拿着自己的装备挖了起来。“竹往哪边倒,笋在哪里找。”爷爷一本正经地教着我们挖笋的技巧,也兴高采烈的。大口地吸气呼气,一缕的白气迅速汽化。
功夫不负有心人,我终于也找到了一小撮黄色,仿佛是上天赐给我的礼物。我欣喜若狂,赶紧聚拢了大伙,然后也学着爷爷用小锄头慢慢地刨根问底。就要胜利在望了,可手中的锄头就像不听话似的,猛地把笋子挖断了,我有些失望,把那半边竹笋小心翼翼地摆在竹篓边上,留恋地瞅了瞅才愿意转身,嘴里还一个劲地赞扬自己,我们又笑了……
晚上我,餐桌上,细细品尝着那嫩白的竹笋,味道真好!也许嘴里细品的正是我挖的那根。
窗外星夜静谧,抬头仰望。依然是漫天的飞雪,嘴里冬笋的味道似乎还在舌尖。
【篇二:家乡的春节作文】
在咱们的故乡,每次尾月三十这一地,野家户户的门上皆贴这一个"福”字。也有的.门上倒贴着“福”字,替什么会把“福”给贴到了呢?我脑子面登时谦是答号,尔问了问爸爸,本去倒贴“福”字就是“福”倒(到)了我大啼伏来,本来懂得事件头脑还要转一个弯才可一的呀!
到了除旦钟声敲响的时候,天上就置着很多烟花,共时也发出“啪啪”响声,天上五光十色的烟花不停地“启”着眼都瞅花了。望!一颗颗领亮,色彩斑斓的火焰拖着长长的尾巴,争先恐后,前奴后继地蹿上夜空;瞧!那边升没了“天父散花”,这里呈现了“孔雀开屏”!哇!再瞧瞧这里的“露苞待抬”……天地面顿时成了“花”园“花”的大陆,璀灿醒目,火树银花,多美呀!如许热烈的大年节之夜!
过年实幸福啊!每年功节的时候妈妈都要给我购新衣服把我装扮的漂美丽明,我都会感到十分快活。一年又一年,我们也跟着时光一讫长大,我要尽力教习,用我的理论举动往返报父母、归报社会。
【篇三:家乡的景色作文】
芙蓉花,是成都的市花。它的美丽在百花之中脱颖而出。
站在树林的小路上,远望着那芙蓉成群,它们带给我的是宁静。芙蓉花为树林点缀了一抹红和白,将美完完整整的呈现给我们。
再走近些,美丽绝伦的芙蓉花清楚地出现在我们眼前。黄白的,粉白的,还有粉红的。它们虽然颜色不同,可模样却是相似的。
芙蓉个个都是大朵的,四五层花瓣如波浪一样,层层叠叠。它的花蕊宛如一位娇羞的小姑娘,从花瓣后面半探着身子,看着我们。闻一闻,芙蓉的花香不像玫瑰那样浓郁,只是淡淡的清香。我的`手指触碰到花瓣,滑滑的,十分冰凉。虽说如此,但带给我的却是心底发起的一阵透彻的清凉。
芙蓉花的叶子与我的手掌差不多大,五个角就像我的五个手指,向外伸展。
离开这片芙蓉林时,回头一望,芙蓉在微风中,在秋阳的照射下,似乎发出了钻石般的华贵的光芒,在这光芒里,却也带着一派婉约,纯洁的美。
【篇四:思念家乡的作文】
在这宁静的夜晚,我不由得想起李白的一首诗:床前明月光,疑视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这大概是我想念家乡了吧。
这首诗是我最熟悉的一首诗,这首诗说的是坐在井床上看天上明月洒在地上的月光,宛如层层的白霜。仰首看那空中的一轮明月,不由得低下头来沉思,愈加想念自己的故乡。
这首诗是首千古传诵的名篇。平实朴素的语言,生动地表现出游子的思乡之情,全诗仅20个字,已从时间、环境、气氛及对人物的细微动作的描绘,写出了游子对故乡的深切思念。语言明白,音韵流利自然,似信手拈来,毫不费力,但却含蓄深沉,引人深思。
又一次读到这首诗,让我不禁想起了年迈的姥姥,回忆起了在姥姥家所度过的快乐的田园生活.古朴的山村,清澈的小河,善良的人们......每次去姥姥家,都会感受到大自然的'魅力.在这里的人们没有勾心斗角,有的单单是纯朴善良的心.有时路过溪边,还会听到孩子们在背诵唐诗宋词,让人有一种不想离开的冲动.
在这时我终于读懂了这首诗所含的真义,让我真正理解了当时诗人的心境,了解了当时诗人的感受......
【篇五:家乡的味道—西施豆腐】
国庆佳节,我回到了故乡诸暨。无论是喝喜酒,还是家庭聚餐,席上头道菜肴总是最美味的西施豆腐闪亮登场。
西施豆腐,又名煎豆腐。它以豆腐为主料,香菇、冬笋、火腿、木耳、鸡汤作佐料,是一道色、香、味俱全的佳肴。我的外婆是一个烹饪高手,她的拿手好菜就是西施豆腐。“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假期里外婆决定亲手教我做这道名菜。首先外婆把所有的佐料都切成丁,然后放入油锅翻炒一下,再在佐料中加入水和鸡汤。等水开了,外婆在一个小碗里打入一个鸡蛋,放入淀粉和水打匀。接着再放入切成小块的豆腐,同时把小碗里的鸡蛋和淀粉倒入锅中。这时外婆让我上灶操作,用锅铲不停搅拌,丝毫不能松懈,直至锅内扑扑有声粘成稠状,再撒上绿茵茵的葱花,一道西施豆腐便在香气四溢中做成了。
当这碗金灿灿、热腾腾、香喷喷的西施豆腐摆在面前,看着它就会垂涎三尺。我迫不及待地尝上一口,那感觉是粘粘的、滑滑的,可口的!吃下嫩滑豆腐的同时,也品尝到了掺杂在里面所有的佐料,那鸡汤的鲜美、香菇的芳香、冬笋的脆嫩……刹那间,许多种无法用言语表达的味道涌上心头,让人难以忘怀。
如果你有机会去西施故里游玩,请一定品尝家乡的风味名菜——西施豆腐,相信这鲜香四溢的美味佳肴一定会让你脱口而赞!
【篇六:家乡的味道】
家乡的味道是一种令人难以琢磨的味道,那味道是香的,是甜的。我的家乡在砀山,这里盛产酥梨,那是一种怎样的味道?
春天,梨花开了,一朵朵雪白的梨花犹如洁白无瑕的雪花,飘落在梨树上,像是给梨树穿上了洁白的纱裙。一阵微风吹来,花瓣纷纷飘落,落在地上,像铺了一层洁白的毛毯,还散发着淡淡的清香。梨花如静女,寂寞出春暮,引得全国各地的游人千里迢迢来这里观赏。
秋天,梨树上的梨子已经成熟了。黄澄澄的梨子挂满枝头,一口咬下去,清脆、香甜、可口,令人回味无穷。家乡的酥梨曾经是清朝年间,乾隆皇帝最喜欢吃的水果之一,它有润肺、化痰、止咳、降火等功效。科学家和医师把酥梨称为“全方位的健康水果”和“全科医生”。梨子的味道既香甜又能治病,真是两全其美啊!另外,梨子的果肉有生津、润燥的功效,所以它还有一个称号是“百果之宗”。
家乡的味道总是说不尽的,它散发出淳朴清新的气息。你有机会一定要到这里来,一定别忘了品尝这里的特产——酥梨。
我爱我的家乡,更喜爱家乡这独有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