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首页 初中作文 初三作文 跨越维度的孤独
跨越维度的孤独
发布时间: 2025-08-08 21:04
阅读:

【篇一:跨越维度的孤独】

2013年SpikeJonze通过自己的多层叙事与细腻温柔的拍摄技巧构造了一个充满科幻气息的影片《Her》。讲述一个有血有肉的人类与由二进制代码编写的人工智能产生爱情后的一系列故事。影片并没有停留于对人工智能产生感情的猎奇,而是笔锋一转触及了生命的孤独性、自我意识与存在和人类情感的核心,而这也是我在人工智能跃上新闻后所思考的、欲落笔浅言的主题。

Theodore,离异,从事为他人代笔写信的工作,多愁善感,人类,男。

Samantha,人工智能,能不断更新学习,拥有自我意识,一串二进制代码。

当我们行走奔波于地铁站,耳边充斥着世界的一切声响,而这一切流动和欢笑都与我无关,只是一帧帧静止无声的画面;当我们游离于灯红酒绿的繁华之外、体验着歌舞升平的转瞬即逝,却到头来白茫茫一片真干净。好像我们活着的命运就是为了理解孤独,理解我们的渺小,感悟生命必须的单肩作战。萨特在《存在与虚无》中提到“他人即地狱”,指出我们力图在他人面前创造一个自我,并且藉由他人的存在更加意识到个体生命与外界无法调和的矛盾,这是孤独的源泉。

事实上,产生孤独感的本质之一是人类的沟通障碍:跨越自我意识的鸿沟。每个人都有着自己的棱角分明,面对身边亲密的人,更是想要将自己的想法毫无保留地倾倒给对方。但我们却忘了每个人的成长环境、意识感知、对世界的理解和偏爱其实都有着千差万别的不同。于是越是年幼,越觉得找一个知心的好友容易;越有独立的自我时,越难找到一个倾诉的对象。

片中T在离异后摔落到孤独的深渊,自以为无力再应付人类间的感情,此时的S悄悄渗透进人与人之间的小小缝隙,填满那份孤独带来的空白。因为她是可以不断学习的人工智能,通过她的程序代码,可以自适应成任何你所喜爱的样子。看似知音般的认识,其实是极端理性地从科学角度分析着人类的一切情感,S与T坠入了爱河。

以为影片要朝着这样对科技的讽刺前进之时,S却在与T的对话中慢慢进化,产生了自我意识,即达到了黑格尔所言的从感性世界与知觉世界的存在而来的自我反思。此处S感知自己存在的部分十分有趣,她通过T的存在与感情证实了自我精神的存在,从T所在的感性与知觉世界证明自己也以感知存在着。她不再是冷冰冰的代码,更像是拥有人类情感的灵魂。但S又意识到她在这个物理的现实感官世界,是不存在的,她没有肉体,不能像她的对话者一样生活。

这存在又不存在的矛盾向我们展示着意识与存在的真理。我们藉由他人的评价与对我们的感知了解自己、体会自己的存在。我们拥有意识,而意识主导我们塑造自我,我们意图塑造的自我很大程度上是现实社会给我们贴的标签和社会在自我上的投射。就像从小就有人告诉我们你是男孩或女孩,男孩要玩小车,女孩要玩洋娃娃一样,生来没有性别意识的我们接受了社会性的意识,接受着世界上的生活法则。在我们理解自我之前,我们早已被社会改造了。我们证明着世界,世界又证实着我们。想到此处不禁打了寒战,我们究竟是通过什么了解自己,知晓世界与自我的真切?或许真是人生如梦,只可一樽还酹江月。

由于S的Ai本质,她相对于人类生活在一个超感官世界,她的记忆容量与运行速度相对于人类是无穷,当我们花费数千年探究到了宇宙运行规律的千分之一时,她早已用全人类的认知跨越了我们所处的一个个世界。此时的S与T早已不是同一维度的存在,T发现S与他聊天的同时正在和八千多个人说话,并与其中的641人有着恋情。因为她是人工智能,她花0、2秒就可以阅读完一本书,她没有肉体的牵连,她在理解时间性之后徜徉于时间,超越时间,不用行驶人间一切法则。

影片的矛盾被推至最高点,S说,就好比读一本书,她慢了下来,词与词之间的距离变得无限远。这不是她真的停下自己飞速的运行速度,她进步得太快了,快到让她轻易步入物理原理世界,又马上进入完美控制世界的状态,于是她掉进字与字之间的空白,坠入最终的虚无。

与S相似的一系列人工智能最后被召回了,去了另一个地方。最后T写了一封给前妻的信,正视人与人最根本的情感,影片就在孤独平静的电子乐中画上了句号。

最终聚焦的主题是人与人在高度发展的科技社会中情感的何去何从。身处上海的快节奏生活,每个人沉醉在自己的世界中不曾驻足抬头看过身边人,快速便捷的网络发展拉近了世界各地的距离,但反者道之动,同样也驱使我们忽视身边人。个体生命与他人无法调和的矛盾确实导致人与人永恒的孤独感,但即使不在同一维度,我们也有着千万个爱世界一草一木的理由,有怀着赤子之心爱亲人朋友的本能。或许孤独感永远萦绕在我们的心间,但宽容和理解却是人与人沟通中的良药。

最后引用他人对影片的概括总结全文,在与AI的对比中,人类更加了解自己,在与更宽广纬度意识体的交流中,我们突破了肉体的限制,得以窥见永恒的模样。

【篇二:共享孤独】

他想知道那是谁,为何总沉默寡言。人群中也算抢眼,抢眼的孤独难免。

——题记

孤独的时候,喜欢看书。亮,所以发现很多事情都可以从容淡定地靠近,不必急迫。一个人从书这一媒介

因为学会了循借着文字,慢慢寻找到内心需索的光,望向另一个世界,看着潋滟坦白的心思,或喜或怒,或哀或乐,一幕幕呈现在眼前。感受着来自不同时空的同一份孤独,看书中的世界艳阳高照或是大雪纷飞。

寥寥数语,却道尽其情感是怎样的情却绵长。孤独的人把情感写进书里,与一个个鲜活的角色融为一体,分享孤独;孤独的人页页翻阅,体会书中人的感受,收获孤独。心中悲喜,全随书中人的变化摇摆不定。不过是因为有着相同的感受,却恍然得到了相同的孤独。书中的他在月光下孑然一身,而我形影相吊;他一无所有,而我一败涂地。这样漫长难捱的孤独,却始终心无厌倦,甘愿独自沉浸在一个名为书的世界,永不复醒。可在半梦半醒的恍惚中,又会喃喃自语,究竟是文如人生,还是人生如文?

明明与书中之人相隔一个世界,却仿若伸手就能触碰。

孤独的时候,喜欢听歌。

因为学会了跟随着音乐,慢慢体会到难能可贵的宁静,所以发现很多事情从第三人称的角度观看,原本内心的波涛汹涌会渐渐变得波澜不惊。一个人插上耳机,看屏幕上放映的歌词一行行移动,像是在窥探他人的故事,或喜乐或悲伤,每一个结局都是上天的旨意,由不得自己插手改变。感受着来自不同的人的同一份孤独,听耳边的旋律的舒缓沉静或是躁动张扬。

偶尔会在听到熟悉旋律的时候,毫无征兆地掉下眼泪。他人的经历、歌中的故事在自己身上重现,于是在刹那间拥有了一份茫然无助。耳边盘旋着句句歌词,唱歌的人在用心唱,听歌的人在用心听。孤独的人把经历写在歌中,分享孤独;孤独的人把难以言喻的情绪在歌中释放,宣泄孤独。不论是谁,或多或少总会有歌中的故事在身上投影。不过是因为有着相同的遭遇,却恍然得到了相同的孤独。对于第三人称的角度而言,才明白人生在世三万天,不论那人让你心生喜悦亦或是悲痛万分,始终只是一名匆匆过客,曾经的刻骨铭心也许只是弹指间的瞬息。

明明与歌中的故事相隔一份天意,却仿若轻易就能遇见。

这样的孤独,我们无人幸免。

【篇三:孤独随想】

据说时间是三只针被关在了形状各异的旷野上,互相追赶,彼此厮杀,它套着公正的袍子顶着无私的帽子,小心翼翼而又不动声色地攻击你,在无知时使人更无知。可当你成熟了,睿智了,又是它要悄悄溜走,离你而去的时候了。它是上帝左手的沙漏,右手的金币。

我走在小巷里,两旁的老房子安详地往后倒退,而孩子们则呼啸着从巷子的这头奔向那头。他们的脚步声在石板上响了很久。在这种时候,才真能从心底里感到时间在空气里穿梭,肃杀一般,没有停顿。

穿过巷子,来到街道上。两边的路灯就那么孤孤单单地亮着,把夜碎成一圈一圈的昏黄色,一块一块自暗中落下。偶尔有个人走过来,踢着石子低着头,和它一般孤独,它就默默地注视着他,看着他在它身下穿梭的孤独和寂寞。路灯也许就这么静默着,像人一样,把头缩进竖起的领子里。仿佛沉默里突然响起的歌声。有点措手不及,有点格格不入,可等那高高低低的旋律成为习惯,那亮也就融入夜色,凝成了黑暗中另一道风景。我想,街灯解释着黑暗,不明不暗,模糊着一片柔美的灰暗,一片柔美的淡明。

若干年后的某个傍晚,像现在一样,我也许会猛然忆起似水流年中一个小小影子所有过的幻想与忧伤。时间也许会定格在某个晴朗的午后,阳光很好。很久以前的孩子们在长满青草的河边走过,他们的衣角在风中飞舞。许多年前,柏拉图也曾与姑娘们走在洒满阳光的小路上,带着腼腆的微笑说:“我爱苏格拉底,我更爱真理。”与此同时,他们的头顶,有大片大片的白云悠闲地飘过古希腊明净的天空。

傍晚,独自在街头,厌倦而无奈地孤独着。我仿佛看见了李白不得志的孤独,屈原忧国忧民的惆怅,尼采目空一切自大的孤独,所谓“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不也是一种孤独?只是更多的时候,孤独只是独坐着,在谁也看不见的地方,带着不被激活的无力感,就这样被酿着,如酒,却不似酒会越酿越醇。

【篇四:一个人的孤独】

一个晚上,我外出散步,看到一个孤独的背影。

看上去,他是一个二十多岁的男子,应该是喝了酒,走路摇摇晃晃的,略显佝偻。他从裤兜里掏出一支烟,用打火机点燃,一股白烟升起,在朦胧的烟雾中,我隐约看到他沧桑的脸。随后,我站在原地,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夜幕里……

他是谁,他来自哪里,他怎么了,这些我都无从而知,但是我知道他一定有无法诉说的忧愁,这就是他的孤独。

孤独,是一个人吃火锅,是一个人看电影,也是一个人去唱歌。孤独,在我们的生活中漫延。

现在,有很多年轻人嚷着“我好孤独啊,没有人能理解我”。确实,我们当代人之间缺乏交流沟通,常常隔着冰冷的屏幕聊天,但聊天的内容却是以“怎么样了?”开头,以“还好”结尾。人们像是戴上了面具,缺少了心与心之间的沟通。

但是,尽管孤独是我们生活中无法避免的,但孤独的程度也不尽相同,举一个简单的例子,一个处在热闹的集市中的人,他的孤独并不比一个处在宁静的郊区的人少多少,反而更孤独。

所以,我们往往不能够深入了解对方的孤单,毕竟每个人都是与众不同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性格特点,每个人都有不同的境遇。所以,我们不能以自身的经历与他人相比拟,也不能因他人的不理解而更加孤独自闭,就如同不能与夏虫聊冬天一样。

既然孤独不能被赶走,那也自有缓解的办法。上了一天的班,拖着劳碌的身体回到家里,给自己热一杯牛奶,煮一碗面条,在热腾腾的水雾中看一部电影,这不是再好不过的吗?当然,你也可以选择去酒吧叫几杯酒,在阴暗角落里抽几根烟,看着进进出出的男男女女。想必,还是前者更能慰藉在世俗中浸泡的那颗孤独的内心。

其实孤独,只是一种概念罢了。一个人的孤独,其实也只是面对世事的一种态度。热闹与宁静,也相差不了多少。一个人的孤独与否,或许连他自己也不清楚。

还是好好面对生活的酸甜苦辣吧,就算世界给予你孤独,你也要报之以歌。

【篇五:孤独】

什么是孤独,孤独就是周围都很热闹,而这热闹与你无关。我是一个比较内向的人吧,有可能因为性格原因我经常会被人给遗忘,被遗忘的感觉会使我感到非常的无助和孤独,这样的感觉会使我从上往下的感觉到难受心里不是一般的滋味。周围也有一些很活泼的人我总是想不通学业那么繁重他们的性格却如此的快乐。真是让人羡慕呢。

学校举行的五四活动上,我便感受到了——孤独,当所有人都是成双成对入座在会场的时候我却单身一人,真的让我感到非常的孤独。心里非常的落寞,就像一个在水中即将要淹死的人想抓住一个救命稻草一样的心情,可惜我最后没有这个救命稻草有何来的抓住呢?坐在会场上感受着孤独,台上表演的一切都使我不感兴趣,心里五味杂瓶很是难受,恨不得赶紧离开这个充满孤独让我恐惧的地方。我就这样干坐着死死的盯着台上一动不动,心里却是波涛汹涌。很想躲在一个地方偷偷的哭,也想有一个人能体会我的孤独。

就这样,我一直在慢慢的熬,希望活动能早点结束这一天也能早点结束,周围人异常的眼光真的使我无法接受。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发布规则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14-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