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首页 初中作文 初二作文 尽在嫣然一笑中
尽在嫣然一笑中
发布时间: 2025-08-10 11:26
阅读:

【篇一:尽在嫣然一笑中】

窗外的雨稀稀拉拉的,路上的行人撑着伞,你推我挤。暗黄的灯光落到堆积的水面上,我便想起苏东坡的词来“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哐——”车门开了,一位衣着朴素的妇人缓缓走上了车,她戴着一副黑框大圆眼镜,围着大红的围巾,很温柔贤惠的样子。她的手拉着一个小女孩,应该是她的女儿吧。

没走几步,小女孩被车上的阶梯绊倒了,她马上号啕大器,乞求着母亲的帮助和慰藉,我原以为她会像全天下母亲那样去做同样的事。然而,并不是这样。她露出两个深深的酒窝,在外面灯光的照射下,两眼如积水一样澄澈透明,她什么也没说,什么都没做!小女孩更委屈了,她软弱地趴在地下,眼泪滴嗒嘀嗒地流。与她的母亲形成两种截然不同的风貌!

“天呐,世上怎么会有这么狠心的母亲?”外面稀拉的雨好像也在为这可怜的小女孩诉着痛,而她的母亲还在微笑。“她的妈妈难道得了病?”我心中有千万条的疑虑。车上的人也嘀嘀咕咕:可怜的孩子,也不去扶扶,她才多大啊?这女的肯定有毛病。我得去把她抱起来,多冷的天,哪能躺在这么冰的车板上……雨越下越大,咚咚地打在车顶上,打在人们的心里,车轮滑过水沟,溅起了一朵朵水花……

突然,小女孩用手撑在车上,用尽了全身的力气将自己顶起来,终于没有眼泪落下,她两腿弯曲,一点,一点……她成功了!她的母亲又笑了,如雨下盛放的梅。小女孩拍打着自己的裤子,“妈妈你看,我一点儿事都没有!”她笑了。雨也慢慢停下,变牛毛、变细丝,变得虚无缥缈。那荡漾在人们心头的积水,被这灿烂的笑晒干……

下车了,小女孩指着那曾经摔倒的地方说:“妈妈你看我走过去。”她悠悠地走,少了进车时的莽撞,多了大人的平稳。

台湾漫画家蔡志忠说:“当我拿到小橘子会庆幸它是甜的,拿到酸橘子会感谢它是大的。”对啊,当你受伤时,不能抱怨它的痛,它是经验,是改变。

雨停了,太阳越来越大,她的笑也映上了那最湛蓝的天。

【篇二:舞,嫣然依旧】

“咚啦嗒,咚嗒,咚咚嗒”,跳跃的音符萦绕于身,起舞,音符随之飘扬。绷脚、点地、劈腿、俯身,兰花指在空中划过弧度,摇曳生姿,一串串动作留下了美丽的记忆。我已然忘我,融于这舞中,与音乐合为一体,我舞动着。

沉醉于民族舞中,我这花骨朵早已绽放。浅斟低唱中,愈感其魅力,一次又一次的起舞,我的心也随之舞动。我深爱它,更深深爱着那蕴含其中的文化美。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我将花季雨季,乃至我的青春,都要奉献给它——我热爱的舞蹈,我终生无悔。事实上,第一次的起舞,我的心就已归属了。那是一支蒙古舞,至今犹记名字,是《天边》。闭上眼,静下心,认真聆听,用心感受,慢慢起舞,广袤的草原,一望无际,绿油油的小草,随风飘动,真有“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勃勃生机,景美,人更美。“东边牧马,西边放羊”,蒙古人悠然自在的生活着,他们热情大方,他们有着淳朴的民风,他们粗犷的形象,映入眼帘。

遥想,忽必烈当年,一统全国,雄姿英发,给了乱世一个和平,给了民间发展的机会,元朝时,民间棉纺织业空前繁荣,丝绸产量更是增多,“丝绸之路”上的交易也愈加频繁,“丝国”的美誉响彻海外。中国悠久的历史文化传遍海外,与其它文明擦出火花,数不胜数,繁荣了中华文化。星火相传中,更具生命力。如今的舞,正是以蒙古人为原型的。动作的舒展,蒙古族人的形象越来越清晰,蒙古人对中华文化贡献也显而易见,中华悠久的文明也突现。舞背后深厚的文化气质与文化魅力,深深渲染了我,舞美,文化更美。

民族舞有许多元素构成,凝聚了民间文化的结晶,吸取了民间艺术的精华,中华文明融在其中。犹如维吾尔族的奔放与热情,又犹如新疆舞的独特魅力,又或如傣族的经典蕴味……,它的博大情深,给予了后人无数珍宝。舞蹈中的民族风,可以反映那个时代的社会背景,国家兴亡,一段历史的变迁……,民族舞的蕴味,令我回味无穷。舞美,文化更美。

如今,踢踏舞盛行,各种西方舞蹈盛行,袭卷了中国,人们渐渐崇洋媚外,忽略了民族舞。这多么痛心啊!民族舞,蕴含着悠久的历史文化,其内容也丰富多彩,越品越察其魅力,甚美。我们要珍爱这历史瑰宝,珍视中华传统文化,珍惜五千年悠久历史文化。如此,我们才能将文明的内涵融进我们的血液。

在我心中,深爱着历史文化,五千年悠悠古国,岂是空口无凭?历史沉淀,时过境迁,舞,嫣然依旧。舞美,文化更美,面对这深厚文化,怎能不爱?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发布规则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14-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