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首页 高中作文 高三作文 心怀栈道,无惧悬崖
心怀栈道,无惧悬崖
发布时间: 2025-08-11 10:01
阅读:

【篇一:心怀栈道,无惧悬崖】

英国学者布瑞杰曾言:“中文的‘危机’分为两个字,一个意味着危险,另一个意味着机会。”诚如斯言,在空谷面前,一些人畏惧于危险,一些人却能于逆境中看到机会与希望。

正如同那一些想到悬崖峭壁的人,面对危险,他们的内心充满了恐惧。然而,又有那么一群人,他们直面危险而无所畏惧,他们是一群时代的卓尔不群之士,拥有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他们的内心在为时代寻找方向与出路。

“每个时代的人都认为自己生活的时代是最糟的,由是批驳,由是进步。”凤凰卫视的梁文道先生如是说。在二战时期的中国民不聊生,面对这种景象,平民教育家晏阳初的内心只有“栈道桥梁”。他无惧国内形势,毅然放下身价,在农村开展起平民教育。不愿“安居太师椅,空谈误国计”,他深入民间,立下史无前例的功勋。

试想,倘若晏阳初面对国内“空谷”只是畏惧“悬崖峭壁”,怎能如此深远的影响中国乃至世界?倘若他没有用躬身实践去打造“栈道桥梁”,怎能拯救天下苍生?由此可知,时代需要这些拥有勇气去改造这个世界的人。

西哲将当代社会概括为“我怕”。的确,在这个“物质上升,信仰下降”悄然席卷的年代里,我们不知不觉地对现实充满了犹如“悬崖峭壁”的恐惧。当袁厉害的弃婴王国毁于一旦而无人承担;当袭击事件不时地发生在喧闹的街道;当接连“老人倒地无人扶”引发民众的唏嘘……作家迟子建曾说:“其实这个世界挺冷的,所以需要一团火。”人们迫切地想在“空谷”般的社会里寻找一丝温存。

于是,有这么一群人,他们正在尽一己之力去为这个世界搭造“栈道桥梁”。他们如同作家张承志用一篇篇“战斗的缴文”呼唤人们的正义与良心;如同侠女墨客龙应台面对污染疾呼“中国人,你为什么不生气”;如同漫画家熊顿用余生为人们搭建人与人之间的“桥梁”……

“拥有怎样的心灵,就有怎样的目光。”熊培云在《自由在高处》中如是说。去拥有内心的栈道桥梁,无惧空谷,亦无惧悬崖……

【篇二:悬崖上的小草】

二月,凛冽的寒风吹过悬崖上的每一块岩石。在寒风中,一棵小草从岩石里探出了嫩绿的脑袋,好奇地打量着这个荒凉的世界,它是一株崭新的生命。

这个世界有太多的生命出生在那一刻,谁会在意这一株小小的草呢。

只有小草自己在内心中深深地知道,自己是一个生命,来到这个世界,必然要竭尽全力闪烁生命之光。

六月,太阳将大地烤得火辣辣的,每一块岩石在烈日的炙烤下,都发出刺眼的光芒。

没雨的季节。

往日里朝气蓬勃的花朵,再也神气不起来,它们无精打采地耷拉着大大的脑袋,似乎在诉说着生命中所有的苦难,它们似乎不能承受这恶劣的天气,它们只好带着一丝后悔,遗憾与这个世界说再见!

岩缝里的小草,凭借着想活下去的欲望,和当初从石缝里钻出来时的那股劲,努力地吮吸着石缝里仅存的水分,活了下来。它知道,炎热与干旱并不是它的苦难成长的结尾,而只是自己对抗自然,战胜自我的开始!它又一次倔强地挺起腰板,准备迎接下一次磨难!

“轰隆隆……”猛兽般的雷鸣,伴着耀眼的闪电,在山谷里回荡,大雨降临,那些逝去的花儿再也享受不到大自然恩赐的甘露,而小草却不以悄悄地伸出里脑袋……

和二月的时候一样……

【篇三:给自己一片悬崖】

窗外是一样的蓝天,一样的空气,仿佛每天都是一种循规蹈矩。然而此时的心境,此时的感受却是一种潜移默化的改变,在静止中流动,如一泓清泉,荡涤着我们的生活,冲刷着我们的记忆,永无止境。

曾几何时,在报纸上看到一则关于“成功会阻碍成功的故事”,心中不觉滋生惊诧的同时也陷入了沉思,毕竟凡事都具有两面性。成功的安逸与满足很容易使人沉溺于其中,“但愿长醉不复醒”,所以毛泽东曾说过:“学习的敌人是自己的满足”。

在平日里,总希望能像鲁迅说的那样“一劳永逸”,但是往往是不可能的;我们总盼着老师的答疑讲解,盼着别人的帮助指导,这种依赖的个性怎么也难以摆脱。独立思考被搁浅,也许很难再被拾起,思维在这里受到遏制,也许很难再拓展。

给一个刺激,来一个响应。任何事只要到了不得不做的时候,会使人爆发出一种强大的力量。这就恰恰印证了“逆境使人成才”的道理,“行百里者半九十”,可惜的是面对近在咫尺的那一步,大多数人会被这触手可得的成功蒙蔽而不愿向前;“壁立千尺,功亏一溃”,最终与成功失之交臂,空留一声长叹。

成功与失败有时只隔一层薄薄的砂纸,只要稍稍一捅则“守得云开见月明”,可是惰性使我们不愿伸手。

给自己一片悬崖往往比给自己一片天空更能激发人的潜力,提供一个向生命高地冲锋的机会。面对悬崖的高耸陡峭,我们只能绞尽脑汁地想方设法如何逾越,一切看似不可能的事都竟然不可思议的做到了,并且成功了。汪国真有云:“绝大多数有所建树的人不是从顺境中走向成功的,而是从痛苦和逆境中走向成功的,所以当我们面对痛苦的时候,应该懂得坚韧和奋发。”

学习是一个冗长和不懈的过程,难免会有难题疑惑,如果能迫使自己依靠自己的能力解决,所留下的印象会更深刻、更持久,从而也建立了自信。

如果居里没有给自己一片悬崖,剪去漂亮的卷发,置身于炼镭事业,任凭辐射蚕蚀自己姣好容颜、宝贵青春;如果牛顿面对从天而降的苹果没有大胆质疑,勇于探索,不懈实验,那么他们如何能在化学史、物理界中永垂不朽、缔造辉煌,为后人用血和泪谱写下永恒的一页?如果当时清政府能给自己一片悬崖,禁止闭关锁国,以泱泱大国自居,怎么会有英吉利的大炮轰开中国的大门,签订一项又一项不平等条约?

给自己一片悬崖真的很重要,那是一种“百尺竿头,更近一步”的锤炼,亦是一种“愈挫愈勇,再接再厉”的胆识。那么,何不给自己一片悬崖,说不定也能获得一种绝处逢生的快感与体验!

【篇四:悬崖上绽放的惊艳】

只有经历过地狱般的磨砺,才能练就创造天堂的力量;只有流过血的手指,才能弹出世间的绝响。——泰戈尔《飞鸟集》

世间万物,花只有顶住猛烈的风雨,才能会有醉人的芬芳,雏鹰只有离开温暖安全的窝巢,才可以迎风飞翔;树只有让根在土里坚强,叶才可以在风中飞扬;人只有离开温床,才能造就绚丽的一生。

苦难使人越发坚强。青莲居士李白一生遇到苦难无数,但他深知:苦难只可打倒小人,堂堂君子怎么会因此到下?他用“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应对惊涛骇浪。千万苦难,却使他更加发奋读书,作出的诗文采斐然,从此名扬天下。“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他坚信前方的苦难打不倒他,总会有一天,乘长风破万里浪,挂上云帆,横渡沧海,到达理想的彼岸。

不幸使人走向完美。乐圣贝多芬一生留下许多千古名曲,谁料他却是一位听不见的聋子。尽管没有了听觉,但他仍有一颗不屈的爱乐之心。他谱出了一曲曲天籁之音,而自己却听不见。但这样的不幸却让他更专注于音乐的创作,虽然耳聋,但他的心仍感应到音乐的美好。《命运》一曲终了,让世人体会到了他对不幸的反抗,他意志的坚强。不幸,却造就了这个音乐的天才。

挫折会创造非凡的人生。文天祥奋起抗元,却饱受挫折,但正是这样的挫折让他无所畏惧,慷慨赴死。《过零丁洋》就是他用自己的鲜血和生命谱写的一曲理想人生的赞歌,面对亡国的悲剧,他想到的却不是个人的出路和前途,所有的挫折都让他勇往直前,坚贞不屈,更是吟出名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爱国志士和广大民众。

哲学家西切威廉斯说:“人生是一次旅行,航行中必然遇到从各方面袭来的劲风,然而每一阵风都会加快你的航速。”蛹挺过痛苦的蜕变,化为蝴蝶,在花间蹁跹。我们走过前方的一片荆棘,自然会迎来一片柳暗花明。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发布规则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14-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