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菜香里的美好时光】
暖暖的春风里,我所钟爱的,不是迷人的花香,而是那若有若无的菜香。惊蛰前后,家中的小院常弥漫着一股淡淡的清香,一阵清清爽爽的舒畅,令人精神为之一振。
这令我回味无比的味道,正是奶奶腌菜的产物,乡下老人都熟悉腌渍,从大鱼大肉到瓜果蔬菜,都可以在腌渍中获得重生。而我的奶奶,正是这方面的高手。
我的奶奶刚满七十,身体健康,识一些字,有时甚至可以帮我默默简单的词语。奶奶的头发几乎全白了,但这并不影响她充满活力的精神风貌,反而更衬托出她独特的气质。
奶奶已经做了好几次腌菜了,所以她已经对制作方法牢记于心。
春天是万物生长的季节,腌菜的原料已经生长了好几个月,它们的新叶不老不嫩,绿油油的。这些菜可不是集市上随便买买的,奶奶总是用自家菜地里精心栽种的菜。一到开春,奶奶便和几位老友一起去挑菜。由于在野地里生长,菜上总会有些许泥土,要反复冲洗。奶奶便拿出一个巨大的盆子,用皮管接了水一颗一颗细细冲洗。春天的阳光正好,淡黄的阳光暖融融地照在院子的每一隅。照在开了又谢、谢了又开的山茶花上,照在泛着水光的菜叶上,也照在奶奶的大围裙上,让人由内而外的感到温暖。洗菜要洗很多遍,奶奶总是一个人独自完成,从不要我们帮忙。溅起的水花反射着阳光,奶奶洗菜的背影,温暖而安详。
经过几天的晾晒,菜里的水份已经少了很多,到了惊蛰这一天,菜终于晾好了,蔫巴巴的菜叶中只剩下不到四分之一的水分了。奶奶会让我帮忙,把菜分成一小把一小把,放在大竹篮中,开始切菜。奶奶的刀法很好,又长又宽的菜叶在她手中几乎变成了大拇指甲盖的大小,大小几乎相同,十分匀称。菜有很多,奶奶常常要从早上的朝阳切到中午的烈日,中间只是偶尔喝几口水,刀几乎一刻没停过。若有家人要去帮忙,奶奶会用一种嫌弃而又和蔼的目光看着他,说道:“你有我切得好吗?一边干自己的活去。”我常被她可爱的语调逗笑。在奶奶精准的刀法下,菜叶被切成了一小粒一小粒,足足装了一大坛子。
接下来的活就该爷爷干了,但奶奶还要时不时地插上几句嘴,一会盐多了,一会盐少了,爷爷被说的晕头转向。不过正是在奶奶的严格要求下,腌菜才会入味。
时光从惊蛰一路向前,重大工程终于完工,腌菜可以开吃了。奶奶会用它做出许多美味,酸菜鱼,咸菜炒肉末,咸菜冬笋小黄鱼等都少不了它,就是随便做个咸菜鸡蛋汤,都酸酸爽爽好吃得不行。
当然,我爱着这美味,不仅因为好吃,更因为它在我的眼中是奶奶的代表,菜香里映着老人家勤劳和蔼的模样。
【篇二:书香浸润少年时光】
漫步书籍森林,嗅知识幽香;畅游书籍海洋,品端庄大方;游览书籍山谷,观知识殿堂,书籍是一座灯塔,在黑暗中迷失的自己,会因为书而照亮前行的方向。
书籍是一把可以打开心灵的枷锁的钥匙。你在压抑、郁闷时,读一本书,让你重拾信心、返回无忧无虑的心态。书籍是一阵风,能吹散你心中的愁云;书籍是一场雨,能浸润你的心灵;书籍是一缕阳光,能照亮你的人生。
读书并不困难,只要肯读书,海量阅读可以扩增你的知识量,像汲取养分一样,尽情地享受读书。知识殿堂的大门永远向你敞开,里面有一座里程碑,象征着书籍的可贵,代表着它大放光彩的无限魅力!
在大自然里,你可以体会小鸟的鸣叫、青草的芳香、涓涓的细流、新鲜的空气;同样,在书中你能领略,烈士的豪情壮志、科学的日新月异、童话的天真烂漫、散文的美好纯洁。所以说,它好比人类的朋友,比一句嘘寒问暖好得多。
书籍中有许多哲理与启示,让你对它感激不尽。涵盖许多有营养的成分,让你对此终生受益。明确许多人生真谛,让你永生难忘、受益匪浅。
读一本书,可以心潮澎湃;读一本书,可以决胜千里;读一本书,可以铸有不朽的灵魂,胜于手机平板。读文学名著,不仅可以增长知识与本领,还能培养人心中的道德与言行;读科普书籍,能增强观察力和思考力,读红色革命小说、能提高认识肩上的责任,明白做人的担当与信念。还有许多不同科类作品,我还是建议少读科幻魔法。因为“一个人只是呆呆地坐着,空想着自己所得不到的东西,是没有用的。”
人生之乐,怎能少的了读书?书里的知识能运用在生活之中,可以证明它是有用的。细细品味着书中的阳光雨露,默默祈祷着主人公的不幸遭遇,静静回味着书的纯净美好……
大家,请翻开你的书,去阅读,请把书籍当作你的好朋友,请去读书,为了你………
【篇三:与苦瓜花相伴的时光】
祖母如那金黄的苦瓜花,苦涩可淡雅、回甘。
——题记
我儿时是随祖母长大的。
在我记忆中,总有一股清香在口齿间回荡,是那苦瓜花的味道。祖母喜欢在院子里种许多苦瓜。每逢花开的季节,金灿灿的花朵在绿叶中闪耀、荡漾。未熟的小瓜轻浮在花蔓中,如青虫般稚嫩,令人喜爱。可儿时的我不谙事理,不懂什么叫生命,总是笑着闹着,摧残一大片苦瓜花,零落成泥,无了那昔日的绚丽。可祖母却不愠怒。每逢残阳一抹之时,总搂着我一齐望向那残余的花朵。看呵!天边被晕开一层瑰红,又缀了些许橙黄。看呵!那柔和的余晖给花朵抹上了粼粼的粉末,在晚风中绽放散香。什么是生命?和着祖母悠扬的小曲,我懂了,这就是生命。
随着花开花落,伴着一身苦瓜花的涩香,离开了祖母……
清风拂面,踏上回乡的路。祖母院落的苦瓜结了可否?黄花开了可否?经过一路颠簸,唤醒我的是那酝酿在晚风中的清香——这苦瓜花香,这家乡的芬芳。祖母早已迎出,只是净发丛中添了几丝银白,脸上刻了几道沧桑的年痕。她笑了,如这苦瓜花般灿烂、温暖。祖母径入苦瓜藤蔓丛中,寻了一根一尺来长的苦瓜,青绿的,涩香扑鼻。天色渐渐黯淡,一盘苦瓜炒肉散发着熟悉的味道。以前我是不爱吃苦瓜的,过于苦涩了。可祖母却说,你多嚼嚼,会有回甘,我照做了,一股甘甜在唇齿间漫开……
祖母的人生,不也如这苦瓜般苦涩中夹着甘甜么,或许,它本来就是甜的。
离开祖母又有一段时间了。上次回乡带回来的是一包苦瓜种子。不知何时西风去,不知何时春风起,不知何时苦香来,那金灿灿的苦瓜花在阳台随风起舞,尽情绽放。
花香中的是苦涩和甜蜜。
记忆中的苦瓜花伴着我那美好的岁月。花虽无情无温,可它却象征着我与祖母的生活---那些逝去的温暖时光。
不知何时,涩香又起。
【篇四:致敬奋斗的时光】
奋斗,由奋与斗两个字组成。奋指勤奋,斗指战斗。然而,奋斗的内涵又怎么能仅仅由“勤奋战斗”来一笔概括呢?
奋斗,就是向着目标奔跑的冲劲;是赌上自己时间、精力,甚至性命的勇气;是哪怕摔倒在地伤痕累累依然攀爬的姿态;是即使被命运扼住了喉咙仍要坚持的毅力。
两千多年前,一个瘦弱的人被拖进了天牢,他经受了作为一个男人最痛苦的刑罚。暗无天日中,他想起了自己父亲的遗愿,想起了自己费尽精力而收集的史料。他鼓起了勇气,将毕生的心血汇总于此。一个人,在阴冷、潮湿中完成了中国最伟大、最宝贵的一笔财富。鲁迅名之: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他叫司马迁,西汉人,用一生的奋斗换得后世无数人的致敬。
人固有一死,或轻于鸿毛,或重于泰山,奋斗以成也。
超越海拔6000米,跋涉16年,把论文写满高原,倒下时双肩包里藏着他的初心、誓言与未了的心愿。
16年里,钟扬平均每年有150多天在西藏。他在雪域高原上留下的脚印,绵延而曲折数十万公里。他的气息遍布西藏最偏远的地区,钟扬怀抱治学至深之心,在世界屋脊上,为填补世界种质资源库的空白奋斗一生。长期超负荷工作的钟扬身体多次报警,突发脑出血,却不顾病危,仅仅住院9个月,又背上了双肩包,回到西藏工作。
2017年9月25日深夜,赶往工作现场的钟扬罹车祸逝世,一颗种质学界的星星陨落了。
在生前的采访中他说:“任何生命都有结束的一天,但我毫不畏惧,因为我的学生会将科学探索之路延续。”他用一生无畏的奋斗,织就璀璨夺目的生命时光,更织就祖国种质科学的耀眼未来。在时光的流里,他无法被湮没,只会获得更多人的致敬。
“预备——”我站在一千米赛跑的起点上。
“跑!”我脚下一蹬,蹿了出去。
不管路途多远,我尽力奔跑。即使双腿酸胀,头昏眼花,我也依旧前行。
“北京时间,二十三点整!”我在书桌前努力,用笔写下对未来的希望。渐渐地,我忘却了疲倦,沉浸在迷人的知识世界。
“考试开始!”老师一声令下,我立马奋笔疾书,汗水随着耳边流下,我无暇擦干。渐入佳境,一抹满足的微笑出现在嘴角。
……
每个人都像是孤独的一本书,黄沙肆虐,冲刷着书上的每一笔。最后,只留下一个熠熠生辉的“奋斗”,凝聚成他独特的生命,这样的时光值得所有人致敬。
“奋斗”是中华民族代代相承的精华,可惜,很多时候却被世人渐渐淡化。人们忘了奋斗,转而追求“佛系”。很多人都想通过网络一夜成名,不愿品尝奋斗的果实。殊不知,这些印记像桌上的灰尘,一抹便一干二净;而奋斗的时光是金刚石上的刻字,永远生辉。
去吧,去开始奋斗吧!致敬奋斗的时光!
【篇五:最美的时光】
小时候,最爱干的事就是让姥爷带着我去集市。集市是个好地方,所有小孩子稀罕的玩意儿在哪里都能买得到。我小的时候只顾在前面跑,姥爷只顾在后面追我。等我看到稀罕的玩意,拿着东西就什么都不顾的往前走,走也就在后面慈祥的笑笑,边付钱边操着家乡话:“玩去吧,慢点啊。”那时候觉得,自己想要什么就有什么时,便是最美的时光。
再长大些,最爱干的事就是坐着姥爷的涂满绿漆的电动车,从学校往家走去。那时候觉得,抬头看着姥爷为数不多的几缕白发,伸出双臂捕捉微风,盯着时间随着时针慢慢流去,十分钟的车程,便是最美的时光。
等上了初中,我不在和姥姥姥爷生活在一起,每天相聚的时间也只有短短不过一个小时的晚餐时间。每天傍晚,当我拖着疲惫的身子回到家,闻着姥爷刚做出的佳肴的菜香,疲惫一扫而光,而姥爷往往会操着家乡话:“快去洗手甜甜,坐那儿等着,马上就来!”
听到姥爷这样说,我会扔下鞋就往洗手间跑,急忙搓洗两下,再急冲冲地奔向餐桌,拎起筷子恭候菜肴的到来。
不出几分钟,一位头上飘着几缕白丝的老人缓步从厨房走出,慢悠悠走向餐桌,“吃吧。”两字头老爷嘴里慢慢流出,我那准备已久的筷子便开始在菜与菜之间穿梭,我大快朵颐,姥爷在旁边吃着清淡的小菜,边吃边给我碗里放溢着浓汤的肉,满脸笑容地看着我,等到我终于吃不动了,才悄悄放下筷子,摸摸自己的肚子,这是老爷才真正开始吃饭,才对那些肉类下手,吃上两口不忘打发我,“快去学习吧,我吃会儿我收拾。”那短短一个小时,便是最美的时光。
姥爷,十二年里您一直陪伴着我,我吃着出自您手的家常饭菜,听着出自您口的山西土话,愿我们祖孙二人还能继续走得更远。
【篇六:假如时光可以倒流】
也许时光可以倒流,只是在我的记忆中,你,依然是这样。
雪片回到云端,大地从沉静回到活跃,由黄到绿。大树的年轮一圈一圈褪去,山由褐黄回到苍翠。我看到,你高瘦的身材,重回矮小,与我一般。我看到,你转过身,笑着向我走来,而我明白,我踏着碎步,匆忙向你跑去。
我正追寻着流水走过的痕迹,眼前正浮现,几年前的,那场追逐。
那次,姐姐又获得了老师的奖励,跳着唱着奔回家,小奖状和奖品在妈妈面前一亮,我也看着,霎时,心头涌上一股热流,不知是羡慕还是崇拜。我向姐姐扑去,想要抱住她,吻她一吻,不料她立马躲开,我险些撞到老爸宝贝般的古董。(现在提到这事儿,她还是会嫌弃地说:“都摸透你的心思喽!”可现在,她还是不让我抱)姐姐打开门,跑了出去。
我在妈妈的拉扯下正了正身子,也二话不说地破门而出,跑在我们熟悉的小路上。
时值夏日,路旁只有两排樟树,此刻正枝繁叶茂。那样的密集,遮住了下午的阳光;那样的绿色,像是要滴出汁来。闪电一般的姑娘我听着风在树叶上演奏的乐曲,知了也在为我鼓舞。我的心因奔跑而快速跳动,也因急切而振奋。衣服穿得不多,风也带来微凉之感,可汗,同样在“滋长”。
我喊着:“你快束手就擒,不然别怪我发动我的‘杀手锏’!”
黄昏的阳光余光正好,我抱着她,听着溪水的声音。把画面封存。那时,一切,都是刚刚好。
沿着玩闹声继续逆行摸索,我又看到,那一个又一个的瞬间,迎面而来――
还记得那个夜晚吗?我俩点着小灯,关上房门,轻微细语;兀地一束光射进来,我们又屏气凝神,假装睡觉的技术谁也不输谁。
还记得那次表演吗?我们手挽手,口中一同吟唱一曲“青花瓷”――我们的同爱!
花瓣飘回树梢,屋后的繁华退回光旧的模样,提着书包回到当初的石头小道,迎着风中携来的菜香米香。我们,再来一场打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