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首页 高中作文 高一作文 观潮
观潮
发布时间: 2025-08-13 18:58
阅读:

【篇一:观潮】

在这里,秋天的河灯,冬天的月亮,她悉数收下。

在这里,长江入海。

这里,是浙江。

柯灵说:“辽阔的空间,悠邈的时间都不会使感情褪色:这就是乡土情结。”所以我注视着,地理老师谈到竺可桢时,眸子中渗出的光;所以我分辨着,历史老师说起王阳明时,声线里不由的自豪。我在浙江的河流边上拔擢成长,这片土地带来的,是地理与心理上的开怀与贯通,是生活与文化共同的福祉。

一个两鬓飞白的老人守着一张刻坏的雕板喃喃自语,窗外寒来暑往,似于他无关。当灵感闪现之后,他连夜赶工,不顾冻僵的手指,不知时间的流逝,终于刻毕三千汉字。撩起碎发,抚去汗水,这个年逾花甲的老人长出了一口气。1048年的冬天,平民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中华文明自此在油墨拓印中,继续传递其生命。平民手,工匠心,他甘于在潮起的河口推波助澜。那种细微的波动就像是走经河畔,听到的那一声悠远的渔歌,少一分因漂泊而来的惶惑,多一丝驻守渔舟的坚定。

于是你大可回想起,会稽山阴,小巷深处那个淡然的酿酒师;西湖畔,西泠印社中那个运刀创作的文人。他们都是浙江潮水深处涌动的水滴,是文明的“底子”。

水滴汇入江流,风起而成潮。大概是与水相似罢,浙江有刚柔相济,于无形生有形。毕昇这样的平民,在坊间,以智慧之柔成就延续文化之刚。而更令我心生敬意的,刚柔以著的,是徐渭。

在他的墨葡萄图轴前沉吟,看不懂他的酒后狂草,却听父亲将他的身世慢慢拼凑起来。徐文长经历了家道中落,体会过流离失所,披着神童的外套却在科考中十考九不中。可以后的岁月里,他不曾泯然众人。徐渭曾背起箭囊,奋力抗倭,在胡宗宪帐下出谋划策。军帐里,那朵幽幽烛火之下,他仿佛看到了家国的蓝图。而即使随后报国之梦破碎,男儿刚强之志无处寄托,他依旧不颔首低眉。“笔底明珠无处卖,闲抛闲掷野藤中”,夕阳西下,白发苍苍的徐渭在书斋前独立啸傲,从武力平天下到书画取万象,他的人生,未曾中落。

或许鲜有人赏得其泼墨、狂草,但无人不知其热血慷慨,无人不敬其冲破困厄之力。此又即浙江之力,久久地隐匿在潮水之中,不为人知。

所有人眼里的评弹说唱,吴侬软语,淡然处之都只是浙江的外衣,谁曾去觅过毕昇心底的彷徨,谁曾冥想过徐渭笔底的惆怅。而无论是起或落,柔或刚,来或往,浙江都在书写属于它自己的辉煌。

许久后方才记起,李煜原是浙江故人。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四十年来家园,三千里地山河。”

亦是浙江之潮罢。

【篇二:仿写观潮的作文】

雷雨

“轰隆隆”,天上传来一阵响声。我抬头一看,天上黑压压的,像一口黑锅把我们罩了起来。

公园里的人们并没有一点害怕的心理,反而十分悠闲地继续散着步。

这时,一道闪电划过天空,好似一把亮亮的刀要把天空劈成两半。

人群出现了一点“小混乱”,因为天上突然下起了雨。雨点大得像一颗颗黄豆,向地面“啪啪啪”砸去。大家赶紧冲进了亭子里。

大雨倾盆而下,池塘里荡开一片水圈。树木花草的叶子被大雨击打着,仿佛能打出一个个大洞。

雷声大得似鼓声,配合着雨声“打鼓”,就像一首激烈的打击乐。

渐渐地,渐渐地,雨变小了,太阳公公露出笑脸,向大地洒着光芒。人们走出亭子,呼吸着雨后清新的空气。

天边出现一条彩虹,人们走到池塘边,看见水已经涨了半尺来高了。

【篇三:观潮】

“哇!”原来是我们再看钱塘江大潮的屏幕。那潮真神奇呀,看着屏幕好像潮真的向我们冲来。潮来时,好像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神气十足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轰隆隆的雷声。过了一会儿,潮又很快地向我们冲来,同学们又一次沸腾起来。

那潮有27米,相当一幢高楼那么长呢!“这么高啊!车都快被冲走了!”同学们又欢呼起来,潮虽然有来,但也有去。潮又要走了,潮去时也很壮观,但只有几分米高。潮滚来滚去,犹如很多个淘气包———足球,在滚动呢!

虽然看了屏幕,但我们还是意犹未尽,还想看。大自然真是太美了!居然能创造出这么美的钱塘江大潮。

【篇四:观潮】

大海——波澜壮阔,神秘莫测,令人向往。那是因为有潮起潮落的存在,记忆中有一次难以忘怀的观潮,是在饶平大埕月亮湾。

记得那一天,我们一家人,从家里千里迢迢赶到饶平大埕月亮湾玩耍,简单吃了午餐后,大家各自选择了位置,玩了起来,大人们坐在沙滩茶桌旁喝茶聊天,享受日光浴和海风的吹拂……我和表哥用沙滩玩具,搭建一座城堡、挖螃蜞、戏水……不知不觉已经下午四点多了,涨潮了,起初,她像一个畏琐的小偷,轻轻的来,和我们的脚掌亲吻了一下,又轻轻地退去。渐渐地她又像一个美丽的姑娘,掀起浪花织成的连衣裙,向我们缓缓走来,带来了凉爽,赶走了炎热。这时工作人员,马上让我们撤到安全地区,潮水瞬间变脸,像变魔术一样,一阵凶过一阵地扑面而来,她又像一只张开舞爪的巨兽,一下子就把沙滩上孩子们建的城堡抺平。她用力拍打着海岸,激起热情奔放的浪花朵朵,像一个功夫巨侠,踩在水平练着盖世武功,把大家的眼球牵了去……浪花在夕阳的照耀下,折射出亮晶晶的光芒。终于,潮水远去,岸边水里只留下了一些泡沫,不带走一片云彩,海平恢复了暂时的平静。但是,大家的心,似乎都盼望着她的再次归来,再让我们大饱眼福,最终,依依不舍踏上归途。

真是宏伟的大潮水!我喜欢观潮。

【篇五:观潮】

“八月十八潮,壮观天下无”。学了《观潮》这篇课文,我一直在想:钱塘江潮到底是怎么样的呢,会不会和书中说的那样白浪翻滚,气势汹涌。中秋节过后,我终于有机会来到海宁盐官体会钱江潮的雄伟和壮观。

来到观潮台上,那里早已是人山人海。我好不容易选了个空位挤了进去。然后目不转睛地盯着钱塘江上,生怕错过了潮水。放眼望去是宽阔的钱塘江,两岸的建筑物都显得很渺小,在阳光下,江面荡起阵阵微波,好看极了。

整整两个小时过去了,我显得有些不耐烦了。忽然,有人大喊“潮来了,潮来了,快看”。我好像也听到了潮水涌动的声音。这声音越来越大,越来越近,看潮的人立马欢呼起来。只见天边的那条白线缓缓地向我们冲来。浪潮漫天卷地,一浪高过一浪,和课文中说的一模一样,的确像千万匹白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的飞奔过来。浪潮冲过了堤坝,溅起一阵阵黄色的巨大浪花。此时的江面正在疯狂翻腾着。这时,东边移来一阵巨浪,那巨浪就像将军一样命令着士兵们赶快撤回。果然,那浪过后,其他浪也随之奔腾而去。我此时还沉醉在这磅礴的气势中,潮却渐渐地褪去了。

虽然今天的钱江潮不是最大的,但是足以让我体会到名副其实的钱江潮波涛翻滚的气势。难怪会吸引海内外那么多游客。让我情不自禁地想起杨万里的诗句:“海涌银为线,江横玉系腰。”

【篇六:观潮】

“浙江之潮,天下伟观也”俗话说的好要看潮一定要去钱塘江,那宏伟的气势咄咄逼人。

今年的潮水来了,我连蹦带跳的来到江边占位置,那潮水蠢蠢欲动的声音越来越大,召集了所有在江边等候已久的人,一个个的以最快的速度赶到了江边,只见那拥挤的人潮,黑压压的一片,放眼望去人们争先恐后,抢着往江面上望,谁都一排想看那壮观的场面,渐渐人多了人潮声盖过了江潮声。

忽然,有人叫道潮真的来了,一排巨浪快速的从远方卷来,那巨浪就像高过天际,与那白云连成一线,仿佛天和海融为一体,分不清哪个是海那个是天,只见潮水越来越近,那潮水的隆隆声也越来越响,仿佛是一个雷雨交加的夜晚,还来不及欣赏那宏伟,只见,在天际的那头,一浪一浪的潮水蜂拥而至。

这时的潮水像一只腰鼓队,他们跳着舞,击着鼓,那声音响彻云霄,仿佛在向人们和凶猛的潮水展示着自己卓越的技巧和毫不畏惧的勇敢,瞧!那鼓棒上的红巾,竟然丝毫未湿,被潮水引来的风,也仿佛在奏乐般为他们骄傲的呼啸!

这时在我旁边的一个小孩突然叫道:“爸爸你看这潮水都快涨上堤坝了。”几个小孩这时也凑热闹的嚷嚷着,那些话语,让大人哈哈大笑。

潮水又像浪花拍打着岸边,水花像一朵朵盛开的百合和雪莲,凶猛而又优雅的潮水从我们的眼前舞过,渐渐地离开了,如同无数的仙女步步生莲,在江面上踏出一道道江花,还留下了涟漪像是在告诉我们它已走远,而水拍打岸边的声音就是它的歌声,虽然它以经走远但它的歌声却没有走,它一直在我们的心里。

那排山倒海的壮观景象,那万头攒动,争看起潮的汹涌人潮,那搏击风浪,履险如夷的英勇弄潮儿,都是那么的让我难以忘怀,让我铭记于心。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发布规则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14-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