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我的文科梦】
高一分班的时候,带着令人心碎的分数,我遵从父命不甘地悲哀地走向了理科,很有悲壮的色彩。其实我对文科的生活是充满向往的,并且我的文综分数也十分拔尖,因而我在心中对文科始终充满了向往。理科生要心如止水的修行,昏天黑地的做题,而我却惦记着文科的清闲和恬淡。
邻居小花是我的好朋友兼校友,她在理科功课全面崩溃的情况下,兴奋地飞向了文科。那时我由于心中不平衡,经常找理由损她,如今想来,自己也够自私的。其实我是很羡慕她,损她权当为自己找些心理安慰吧!聚在一起的时候,她充满可怜的神色提到她学到的“马克思”和复杂的地理,向我昭示着学文科也很孤独与无奈。而我不以为然地想,也许可能大概是吧!
理科生要拥有无比庞大发达的脑神经系统,而我不但欠缺,在这一方面,还似乎有点弱智。我不会对站在加速电梯中的人做出受力分析,然后分析那人是超重还是失重。我不会看到厕所里冒泡就想到那是空气还是甲烷(也许还带了些硫化氢)。我不会看见苍蝇就回忆到摩尔根的果蝇实验,我不会。但我的理科同学就会,我想这就是差距。
文科生不用有那么无与伦比的神经质,他们可以毫无顾忌的释放心中的不满。文科的光华让文科生拥有了理科生难以企及的英名气质。明显的例子就是,文科生的邻居小花这么个不怎么出众的女生却吸引着我理科同学的“媚眼”。我想,也许是文科女生有气质吧!反观理科女生,大大咧咧的,比男生还“哥们”。这让我唏嘘不已,文科生的生活更让我着迷。
一个理科生喜欢文科,怎么听都觉得我是“移情别恋”。也许你不信,但事实却真是这样。作为理科生,我只学会了小滑块如何驮着小小滑块从科面上缓缓的滑,我只学会了各类化学方程去计算各种“mol”,我只学会了小龙鼠和小白鼠会生出许多不同颜色的小老鼠,别的一概不会。
我向往文科,闲暇之余我会偷偷的看世界地图,纵观各种世界奇观和神秘;我会偷偷了解马克思和恩格斯,分析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到底存在什么不同;我会偷偷的翻阅历史,看秦皇汉武与唐宗宋祖的一代风云……但偷来的东西总会有点“阴凉潮湿”的感觉,像阴暗角落里的吸血鬼,见光则死。因而和邻居小花聊天的时候,总会被她赤裸裸地嘲笑,我则尴尬不已。
老师说理科要吃苦,我说一定。老师说数学要加强,我说好的。老师说理综很重要,我说是的。我很茫然,以后那些所谓的东西对我有什么用,难道坐个车也要时常想到牛顿定律?喝个汽水也要发现溶解平衡?吃条鱼也要考虑我是否影响了生态平衡与物种关系?对此,我时常无语。
我生活在一个光速的社会里,能分析光速的也只有理科生。但我却想用万分之一秒的时间记住历史的变迁,享受社会的风起云涌,观赏火山爆发的震撼和炫丽。
我是一个理科生,一个拥有文科梦的理科生。
很多时候,我总是“理性”中充满了无奈。
【篇二:文科还是理科】
高中的重大事件里,可能有一件让你特别的纠结,那就是文理分科。
有的同学纠结的是,文理分科哪一个前程更加繁华似锦;有的同学纠结的是,在前程和兴趣之间,应该怎样的抉择;有的同学则是艰难的考虑,学什么可以让自己的学习优势充分发挥,高考取得一个好成绩。不论是怎样种类的纠结,我们还是面临着一个在我们单纯的岁月里很难抉择的问题——选择文科还是理科?
选择理科,就选择了漫漫的题海,什么牛顿开普勒,门捷列夫道尔顿,还有解不开的排列组合。当然,以后选择的空间更大,可以学习的专业越多。选择文科,可以有时间多读书,开阔自己的视野,同时还可以拓宽自己思考问题的广度,而且,文科比理科相对容易入门。
我特别羡慕那些成绩分明的同学,理科好的果断学习理科。文科优秀的当然是选择文科。我就特别的纠结,理科成绩相对较好的我,一直喜欢文科穿越千年的历史古韵。但是我又舍不得自己的理科班同学。理科对我这样纠结的性格有很好的纠正作用,并且我还没有想好未来想要选择的谋生职业,理科可以给我更多的选择。
我纠结了很久很久,最终还是选择了理科。其实,理科特别的单纯,对就是对,错就是错。黑白分明,对错也分明。这样的果断也特别有意义。
其实,只要是自己选择的就是最好的安排,以后在学习理科的路上,我还是会继续的努力,当然文科的知识,我也会在课余时间普及,不枉自己那么艰难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