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首页 作文体裁 读后感 读张晓风散文集有感
读张晓风散文集有感
发布时间: 2025-08-19 17:12
阅读:

【篇一:读张晓风散文集有感】

一、玉想

玉者,温润通灵也。一块玉,无需像黄金一般金光闪闪,也无需像钻石一般反复打磨。玉便是玉本身,静静地待在某一处,默默地等待着来发掘他的人。

每一块玉,或有贵贱,或有大小,或有精糙,与生便是像我们一般独一无二,像落叶一般是这个世界上的唯一。因此,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不同点,不必太过理会他人的目光,遵循自己的本心,尽力便可。毕竟,玉不像钻石一样真正的完美无瑕,人也不可能做到完美。

愿我们在人生的旅途中,不求似钻石一般闪耀璀璨,只求如玉一般心境平和。

二、雨之调

屋外小雨绵绵,屋内寂静无声。——题记

雨,似雪,有时飘飘扬扬;似泪,有时欲言无声;似云,有时飘忽不定。

有人曾说,生命之美莫过于滋润万物的春雨。但生命本身不也像一场雨吗?你在其中萌芽、发育、生长,痴迷于大自然的安定美好,又不得不忍受着一场场的阴雨绵绵,幻想着那遥不可及的阳光,那清新无比的空气。

可是你是否注意到,彩虹总是在暴风雨后出现。是啊,人生也像这一场雨,总是饱含着期待与希望。但总要在暴雨的洗礼后,美景才会淡淡隐现;总是在黑暗降临后,明星才会交替地闪烁啊!

三、春俎

春天,似一则谎言,一则大自然的谎言。

清澈而碧绿的湖水,蔚蓝而广阔的蓝天,繁茂而生机勃勃的青草,总是让我们不自觉地沉迷于其中。当我们醒来时,只能望着时间如河水一般流逝而无可奈何。

春夏秋冬,四季变幻。春天是最美的季节,美到让人感到无可奈何。但我们终究只是大自然的过客罢了,能感受清凉的春雨降临,能望见闪耀的流星划过,已经让我们感到知足。

生命是如此美好,却又如此短暂啊!

珍惜现在。

【篇二:读《林清玄散文集》有感】

一直都很好奇林清玄的文字,在真正的阅读之前,禅意,冗长,人生哲理是我对林清玄笔下的三个看法。

最初,它吸引我的是它清雅的封面:一朵水墨的出水芙蓉静静地盛开着。再加上心中对林清玄的好奇,毫不犹豫就买了它。

翻开书,淡雅的就像是它的封面的文字展开。淡淡的禅意充斥在字里行间却没有晦涩难懂之感;一段段故事拼成的文章,没有让人觉得冗长厌烦。没有耳熟能详的人生哲理,有的只是生活中的琐事感悟。

静心平气的翻看着,陷入了一种半睡半醒的状态。每看完一篇都觉得自己知道了什么,却又不知道自己究竟明白了什么。

最喜欢讲老人茶的那一篇:古老的房子,没有特殊的雅间,只有简陋的大厅,简陋的柜台,简陋的桌椅,简陋的茶具;柜台上倚着一个颇为丑陋的老妪,这样的一切构成了这样一间茶室。但这样一间茶室却备受林清玄的喜爱,甚至因为它的消失而感到深深的惋惜。这是因为这家茶室是有着不同于现代社会的平和、宁静与舒缓,流经这里的时间都仿佛慢了下来。一杯茶,一盘点心,坐在长凳上静静消磨掉一下午的时间,看着屋外的雨淅沥沥的下到地上,看着西方的天空慢慢被渲染成红色,朵朵云渐渐成为了火红的晚霞。

在快节奏生活中随波逐流的我,一直羡慕着,企盼着能有这样一个下午。曾经的一个下午,有着我最期盼的环境,本打算捧着一本书,坐在窗前听外面的雨声,享受悠闲时光。但横生出的各种事让我的计划彻底泡了汤。之后享受时光就成了我的一种奢望。

林清玄是佛学大师,但他不是寺庙里的老僧,满口“阿弥陀佛”令人厌烦,他文章中的淡淡禅意如花的馨香静静渗入人的心房,让人舒服平和。

【篇三:我眼中的张晓风】

“张晓风,张晓风……”我一边取下封面精美的散文集,一边着了魔一般念叨着。直念到口中生花,暖风拂面,一位美丽的南方女子轻轻迈入我的心房,瞳孔中映着她的曼妙的身影……

第一次对一个名字这样着迷。

在我眼中,她的心灵是那般澄澈干净,浑身上下流淌着充满爱的血液。她站在“地毯的那一端”深情地凝望着她的丈夫德,每在洒满花瓣的红毯上迈一步脑海里便闪过一件他们之间的点滴:她在17岁那年初遇德,从此心灵就不再孤独;他为她跑遍全城,只为找到一座温馨的爱巢……

我眼中的张晓风,懂得爱且拥有爱。在爱的滋养下,张晓风的心里仿佛长出了一朵甜蜜的花,文字更加温润如水。

她曾着了魔一样念许多孩子的名字。她爱这些名字。她就像一个算命先生一样细细琢磨着这些名字的含义,揣测父母们给孩子起名的心理以及愿望。我多么想在这时假装路过她的窗前,看她痴痴的笑。作为医者,她苦口婆心地为这些不曾见过的孩子们讲了一个又一个故事,希望他们不负青春年华,回报社会,甚至道出了人生的真谛。

我眼中的张晓风,对孩子们的喜爱和憧憬甚至超过了生命。仅仅是念名字就能联想这么多的恐怕只有张晓风了吧。

她独自一人聆听山水的圣谕。在她眼中,一草一木都是会说话的,山山水水都是有感情的。她在山林中释然,捧一口新凉的泉水,随口问一句身旁的树“你学诗了没有?”我相信她定像当年孔子那般从容闲适。

我眼中的张晓风,有古往今来名家身上的对于自然的热爱向往,内心清净从容,宛如山谷最清澈的那股泉。

我沉醉在张晓风如诗的散文中,一饮一食一花一木,经她的诠释变得那样神奇而动人。我的脑海里逐渐浮现出一位美丽温婉的南方女子形象,曼妙的身影悄悄地进入我的眼眶……

【篇四:丁立梅散文集读后感】

墨香宣逸,您的娟娟细笔,永存我心,一如风会记得一朵花的香。

——题记

只淡淡一句“几千里的奔波,我只是来看花的”,便道出对自然的追寻。心之所向,思绪奔流,梦之浮生,万千感慨。

走近自然,何时留视于羞涩地藏在叶间的小花,《每一棵草都会开花》娓娓叙出了“每一棵草都会开花,开得细小而执着”这一自然定律。由花及人,也许和你相比,作者笔下那个皮肤黝黑,还有些耳聋的他,是那样的不起眼,甚至被排斥。但你不能轻视他,只因每朵花的花期不同,他只是在汲取养分,为开花的那一天,执着前进着。“我想,只要我努力,我总会做成一件事的”,话语坚定有力,惊起一座,“连阳光掉落在地上的声音”也听得到。诚然,一切生而平等,即便是路边毫不起眼的小草,为不被他人践踏、鄙夷,也时刻为开花准备着,期盼有朝一日,在草木葳蕤中绽放自己独特的风貌。我们何尝不是呢?

唯愿全世界的花都好好地开。

“有美一朵,向晚生香”,或许机遇多了,人生的底色上便会抹上一层粉红,梦的世界亦是如此。作者不知怀有怎样的心情写出了令人潸然泪下、回味无穷的《心上蜻蜓翩跹》。小蕊,一个对父爱无比向往的孩子,不断回忆着,与父亲同坐田埂,追捕蜻蜓的童年,可一次次落空,终因一场大雪掩埋了她所有的期望。雪落得最密的那年冬天,父亲结束了漂泊生涯,归家,可她却已无心留他。门前雪地上的那两个橘子似乎见证了他对她的爱。但“陌上花开蝴蝶飞,江山犹似昔人非”,无论父亲怎样与她亲近,她总疏远他。他在她幼小的心灵划过了一道不可愈合的伤口。渐渐长大,小蕊见到相濡以沫的父母,释怀了,淡忘了过去。

细细感悟,我们该珍惜当下,珍惜眼前爱你的人,别让她们的爱白白付出,别让他们的爱转为冷漠。无论曾经的爱与不爱,花开花谢,时间抚平一切伤口。回首往事,或许你会为过去的冲动而懊悔,换个角度,体谅他人,你的生活会更加丰满。

您说“我望见了我柔软的青春,不后悔,不遗憾,因为我如此纯美地开过花,对岁月,我充满感恩”。我道“人生正遇花开时,迷茫、疑惑,时伴心间,却坚定向前,因为我想完美地绽放一次,对岁月,我充满期待”。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发布规则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14-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