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读《沈石溪小说集》有感】
第一次看沈石溪的书,便被深深的吸引住了。作者赋予了动物人的情感,使得在动物们之间发生的事好像在人身上经历了似的。故事的每个情节都险象迭生,精彩绝伦。
可是在看完每一篇故事后,留给我的却是无尽的感伤,故事中动物们的结局大都很惨。不是与敌人同归于尽,就是被同类吃掉,被人类打死。我确实有点接受不了,为什么所有的结局都要那么悲凉呢?开开心心的结局不好吗?但随着对这个社会的逐步认知,我也渐渐明白了。在残酷的大自然中,只有“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道理,不存在人类间所谓的亲情,友情。我也发现用人类的价值观去评判动物们的情感,实在是太愚蠢了。也许,最后为了自己爱的,爱自己的而去拼搏,去奋斗,最后为此付出性命也是他们最好的归宿了吧。而人类的友情,亲情呢?为了自己那点儿可怜的利益恐怕早就忘了吧,或许有时,我们连动物都不如。
而在其中,给我留下最深印象的莫非《金蟒蛇》了,文中的蟒蛇金花和黑豹阿黑本是一对挚友,最后却反目成仇。金花为了自己的孩子和阿黑同归于尽了。也许让蟒蛇和豹子做朋友,原本就是一件荒唐的事吧。而文中的阿黑又是那么无情无义,竟然亲手弑杀金花含辛茹苦孵出来的蟒蛇宝宝。而我一直以为冷酷无情的蟒蛇竟为了自己的宝宝和阿黑同归于尽。也许,只有伟大母爱亦是如此吧。唉,又是一出悲剧
而对于有情有意的动物们来说,人又是怎么做的呢?进入21世纪,某些地区迫害,虐待动物的行为却愈演愈烈。西安一些地方捕捉到黑熊后,将黑熊囚禁在狭小的铁笼子里,在熊肚皮上钻一个洞,将一根金属导管插进熊胆,源源不断地索取可以入药的胆汁,以牟取暴利;北方某山狐饲养场,为保证狐皮质量,将整张狐皮活活从山狐身上剥下来,名曰活体取狐皮,被剥了皮的山狐在地上蹦跶翻滚嚎叫半个小时才逐渐死去。用丧心病狂来形容这些人,我觉得一点也不过分。人类这种无视动物痛苦,无视生命尊严的残忍行为,直接造成的恶果是大片森林毁坏,许多野生动物濒临灭绝,环境持续恶化,人类的生存受到威胁。更为严峻的是,对另类生灵的蹂躏和践踏,释放了人心中的恶,继而漠视,藐视和蔑视同类的生命,制造种种惨绝人寰的悲剧。
我希望我们对动物多一点慈悲,少一点狠毒,多一点怜悯,少一点冷酷,多一份关爱,少一份杀戮,多一点理解,少一点漠视。沈石溪的书亦是如此。难道我们不该为此反思了吗?
【篇二:读《第七条猎狗》有感】
在暑假期间我读了许多本书,可是令我最感兴趣有深刻的一本书,那就是:《第七条猎狗》,这本书的作者是:“动物大王”沈石溪。沈石溪以动物小说为主写作。
书里写了八个故事,分别写了狼、狗、豺。这几个动物中狗的故事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主要讲了一个住在芭蕉寨的老猎人名叫召盘巴。他养过六条狗,都不是称心如意的狗。就在召盘巴六十大寿时,唐连长送了一只小军犬给他,召盘巴给它取名叫赤利,它山撵快如风,守猎猛如虎。召盘巴把赤利看成是他的掌上第二颗明珠,当然第一颗明珠是他孙子艾苏苏。
在泼水节的前一天,召盘巴和赤利去打猎,遇见了一头大野猪,本来想打中野猪的耳根,结果打到了它的头颈,召盘巴知道不妙了,叫赤利帮忙,可是赤利在后面一直没有上来,召盘巴觉得自己就这样失去了性命,野猪往大榕树两根粗壮的气根间的一条缝隙里扑,用力过猛野猪卡在那里了,过了一会儿就死了,召盘巴幸运的躲过了一劫。就在泼水节当天,召盘巴把赤利打得遍体鳞伤,艾苏苏听到爷爷要杀了赤利,他伤心极了,求爷爷不要杀赤利。就在召盘巴去拿火药枪时,艾苏苏拿着一柄小刀,用力的隔断野山藤,匆忙间,把左手大拇指割下了一块肉,鲜血直流。终于把野山藤割断,艾苏苏对赤利说:“快走!”赤利恋恋不舍的望着艾苏苏,就跑远了。
赤利在大黑山上生活,它成了一条野狗。一天下午,赤利正在吃一头马鹿,突然出现了20多条豺狗,经过了一番激烈的打斗,赤利无意间成了这群豺狗的首领。但赤利从没有忘记过召盘巴和艾苏苏,当时被召盘巴毒打,那真是冤枉呀!当时召盘巴正在对付这野猪,不小心踩到了三枚蛇蛋,谁知有一条眼镜蛇在里头,眼镜蛇正盯着召盘巴的臂膀,赤利发现后,立马冲向眼镜蛇,咬住了颈,它没有办法松开口,可惜召盘巴没有看到。一次豺狗群围着召盘巴,老猎人没有足够的武器,就在这时,赤利赶到了,救了召盘巴,他热泪盈眶,眼前想着自己在泼水节毒打赤利的那一幕。
读了这本书,我知道了狗是人类最好的朋友,它们会不惜一切保护自己的主人,这是一种怎样的情感!爱护它们就是爱护我们自己,就是爱护我们人类生存的家园,动物是我们的朋友,所以,伸出你我的双手,献出你我的爱心,共同建设美好的家园!
【篇三:读沈石溪作品有感】
最近我看了沈石溪的几本书,有《最后一头战象》、《第七条猎狗》和《大灰狼与小绵羊》。沈石溪的动物小说向我展开一幅巨大的画卷,让我能身临其境地进入动物王国,了解丰富多彩的动物世界。
在沈石溪的笔下,每一只动物都有和人类一般的情感,有快乐,有愤怒,有焦急,有悠闲,还有知恩图报。动物的世界中也有着社会,但比人类社会要纯洁的多,简单的多。在那里没有欺诈和黑暗,有的只是激情的血腥。
沈石溪的作品为我打开了一扇认识动物、了解动物的窗户。忘不了年老而不忘友情的最后一头战象嘎羧;忘不了不顾主人的嫌弃、冤枉,拼死相救的猎狗赤利;忘不了被猎人逼上绝路勇于牺牲的老斑羚……动物们的故事教会了我勇敢、坚强、感恩。
我好想变成一只海鸥,飞翔在湛蓝的海面上;变成一头斑羚敏捷地飞渡山涧;变成一头猎豹,轻盈矫健地奔跑在辽阔无边的草原;变成一只英明的猴王,不让群里弱小的猴子受到欺负。
沈石溪的作品让我更加热爱动物,更渴望走进它们的世界。
【篇四:致沈石溪叔叔的一封信】
沈石溪叔叔:
您好!
我叫廖奕博,来自广东惠州市,是一名五年级的小学生,是一个性格活泼开朗、热爱动物的男生。我是您的铁杆书迷。
我看您的第一本书是《第七条猎狗》,后来又看了《狼王梦》、《再被狐狸骗一次》、《混血豺王》等。您写的动物小说把我深深地吸引了,每次拿到您的书,我都会放下手中一切,津津有味的读起来。
其中我最喜欢的书是《牧羊豹》,它讲述了您和一只会牧羊的豹子一起生活的故事。在这本书里面,我最喜欢牧羊豹三点金,它是您用一双靴子从缅甸集市换来的,不仅仅因为它长得漂亮,更是因为它代替死去的牧羊犬,诚心诚意的为您放羊。如果一定要说三点金不对,就是它偷走了四只羊,每隔五天就杀害一只当“恋爱餐”。这本书我现在还没看完。
我在班里的“好书推荐”活动中,经常和同学们提起您的作品,在我的不遗余力推动下,几个同学都喜欢上您的作品,成为您的忠实粉丝,这其中还有我的一份功劳呢!
听说您在云南西双版纳一个名叫曼广弄的傣族村寨生活过,从此闯入了动物世界。我为了追寻您的足迹,在去年暑假也去了西双版纳,参观野象谷,游过澜沧江。想像着您在这里的生活,就想着和您交流!
我现在也开始动笔写动物小说了,讲的是关于我家的中华田园犬,我和它们之间发生了许多奇妙的故事,感受到人与动物的深厚感情。写作过程中,我经常查阅您的作品,从中学到了不少知识,连写作的水平也提高不少。我的作品完成后,我多么希望您是我的第一个读者,帮我修改。
期待您的回信。
祝:身体健康!再创佳作!
您忠实的读者:廖奕博
2019年3月6日
【篇五:我眼中的沈石溪】
如果我说到动物小说,如果我到问谁写的动物小说最好,最打动人心,大家一定会想起我们的“中国动物小说大王”沈石溪吧。
我眼中的沈石溪,是善于写作的。在他的笔下,动物充满了情感,会伤心、会高兴、会兴奋、会难过。从他的作品中,我不仅认识到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而且认识到了动物之间也有战争、种群歧视、资源掠夺、两性差异、权力纷争、攻击行为、持强凌弱等等,让我明白了人性的亮点,也明白了人性的污点。
我个人认为,沈石溪爷爷的《狼王梦》写得最好,这本书讲述了母狼紫岚培育黑仔、蓝魂儿、双毛当狼王的经过,虽然均以失败告终,但是母狼紫岚的女儿媚媚和另一只公狼卡鲁鲁生下了狼孙,黑桑的基因再一次得到延续和进化。我相信,它们一定会不负“狼”望,推翻狼王洛戛,成为新的狼王的。
沈石溪是一个为生命而写作的动物小说作家,他的作品十分的震撼人心,沈石溪是一个热爱野生动物、热爱大自然的动物小说作家,不愧被人们誉为“中国动物小说大王”,真是名不虚传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