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首页 高中作文 高一作文 雷锋精神的传承
雷锋精神的传承
发布时间: 2025-08-21 20:23
阅读:

【篇一:雷锋精神的传承】

“如果你是一滴水,你是否滋润了一寸土地?如果你是一线阳光,你是否照亮了一分黑暗?如果你是一颗最小的螺丝钉,你是否永远坚守者你生活的岗位位上?”这是雷锋叔叔日记中的一段,从这里,我知道了雷锋叔叔是那么的尽职尽责,他是一颗小小的螺丝钉,却做到坚守自己的岗位,彻底为人民服务,为人民利益而去世的,他的死是光荣的,有价值的,是比泰山还重的,我们不也应该学习雷锋叔叔,做一颗小小的坚守在岗位上的螺丝钉吗?

“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雷锋的这句朴实话语,在新时代的“雷锋”身上得到充分体现。

这是发生在几天前的一件事。那天天气非常寒冷,风特别大,但这丝毫挡不住我跟妈妈去探望姥姥的脚步。我们冒着严寒,赶赴公交车站,才发现由于匆忙,忘记戴手套。凛冽的寒风刮在脸上,刮在手上,像刀割一样疼痛。只好不断地搓着红彤彤的手,以防冻僵。好在不一会儿,公交车来了。我和妈妈赶紧上了车。在公交车发动的那一瞬间,我为了保持身体的平衡,不由自主地一把抓住扶手。奇怪的是,就在这轻轻触摸中,一股温暖的感觉通过我的手传遍我的全身。顿时,我不再感到手的僵硬和冰冷。我好奇地打量,发现车上原本光秃秃、冷冰冰的不锈钢扶手都穿上漂亮的毛线衣裳。原来这是细心的驾驶员叔叔为了在寒冷的冬天不让乘客把手冻僵而想的好办法。我情不自禁地向驾驶员叔叔投去敬佩的目光。只见驾驶员叔叔全神贯注地注视着前方,紧握着方向盘,不断地提醒着大家为老年人让座,并嘱咐乘客在汽车转弯时抓好扶手……一切都是那样温馨,一切都是那样温暖。

这位驾驶员叔叔不正如雷锋吗?他就像雷锋叔叔那样,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中,默默奉献,不图虚名,用自己的爱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着。

在我们家楼下住着一位白胡子老爷爷——刘爷爷。他跟其他老人不一样,每天起得都很早,既不去花园散步又不去路边树林打太极,而是一起床就拿着笤帚爬到六楼,然后再一台阶一台阶的往下扫,常常累得满头大汗。单元里的叔叔、阿姨们看见了,都说:“刘大爷,您歇歇吧!楼梯我们自己会扫。”可是刘大爷却说:“没事,你们还得上班,每天下班回来很累了,我在家没事,这些事我能干,也能锻炼身体啊!”于是,每天刘爷爷还是早起扫楼梯。这样一直坚持到现在,无论刮风下雨,刘爷爷都按时起床打扫卫生,等我们上学的时候,楼梯已经被打扫得很干净了。这样,我们小区的楼梯卫生是我见过最干净的了,这都得益于刘爷爷的辛勤劳动。

我们日常生活中,还有很多活雷锋,其实,做一件好事并不难,难在一辈子做好事。

我记得雷锋叔叔有这样的名言:对待同志要像春天般的温暖,对待工作要像夏天一样火热,对待个人主义要像秋风扫落叶一样,对待敌人要像严冬那样残酷无情。

在历史的长河中,有的人遗臭万年,有的人却流芳百世,雷锋以自身的实际行动博得了世人对他的敬仰,在雷锋精神的影响下,社会愈加和谐,“活雷锋”不断涌现出来,这是对性本善的诠释,也是对雷锋精神的传承。

也许我们非常渺小,也许我们做的事微不足道,但只要我们有一颗真诚的,为人民服务的心,就会把我们的爱传递给身边每一个人。让我们一起行动起来,让雷锋精神像阳光一样洒满校园,伴我们健康成长!

【篇二:雷锋精神代代传颂】

阳春三月,正是万物复苏的日子,祖国大地洋溢着浓浓的春意。在这个特别的日子里,我们也迎来了第53个向雷锋同志学习的热潮。

雷锋,他出身贫苦,但他热爱祖国,热爱人民,忠于革命。他感人肺腑的事迹妇孺皆知,他高尚的品质人人赞扬。身为一名中学生,我们更应该去学习这种精神。我们学校也开展了“学习雷锋好榜样”的活动,我们人人响应号召,参与其中,这其中也涌现出了许多学习雷锋的好人好事。

学习雷锋——珍惜每一粒粮食

在班主任的号召下,我们班的住校生,决定从珍惜每一粒粮食开始学雷锋。他们每天吃饭,都买适量的饭菜。他们吃饭时不允许一粒米,一片菜掉在地上。他们吃过饭后,碗里不会有剩余的米粒,自觉清洗碗筷。他们觉得这样做很高兴,这样不仅珍惜了粮食,也是学雷锋的具体表现。

学习雷锋——做一颗不生锈的螺丝钉

我们班的王广胜,他虽然学习成绩差了一点,但是他在学雷锋的活动中也没有甘于落后,他每天下了晚自习后,等到同学们陆续走完后,他便拿起扫帚打扫教室,还会把黑板和教桌擦的干干净净,明明亮亮。并且他还做好事不张扬,不告诉同学们。他让我们的教室干净、整洁,让我们非常感动,人们都称他为“小小活雷锋”。

学习雷锋——从身边小事做起

我们在班长的带动下,每天都会帮助父母做家务,并且还会去街上捡垃圾。我们每个人看到废纸都会随手捡起来,做到保护环境人人有责。我们也时时刻刻遵守交通规则,做到让家长放心,让老师放心,让交警省心。

这样的事迹数不胜数,让我们一起学习雷锋那种高尚品质;让我们把有限的生命用在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让我们一起弘扬雷锋精神,让雷锋精神代代传颂!

【篇三:精神贵在传承】

有一个人,做好事不留名;有一种行为,温暖而又感人;有一种精神,平凡中透露着伟大。这个人就是雷锋,这种行为就是助人为乐,这种精神就是雷锋精神。

今天,雷锋精神就如蒲公英的种子一般,随风飘散在祖国的大江南北;就如骆驼刺一般深深扎人我们的心房;就如野花一般,在我们的生活中随处可见。雷锋叔叔用行动体现了热爱祖国为荣,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辛勤劳动为荣,他的精神不知影响了多少人啊!

雷锋叔叔曾经说过:“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们要用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当中去。”不错,毛爷爷也曾说过:“为人民服务。”作为新时代的接班人,我们要传承这种美德。乐于助人,无私奉献是雷锋叔叔的代言词,他那种精神深深烙印在13亿中国人民的心中,成为亘古不变的永恒。

在当今社会中,有人会觉得这样做不值得,反而有人“把好心当作驴肝肺”,诬陷你,就因为这种社会现状,好心人越来越少,社会风气也越来越污浊,但也不乏那些在人有困难时伸出援手,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上默默奉献的人。

那颗屹立在路旁的大树,任凭风吹雨打,烈日暴晒,他们都屹然不动,他们就如交警一般,无论天气多么恶劣,他们都风雨无阻,在那宽阔的马路上维持交通秩序,兢兢业业只为人们来往通畅。清洁工们也同样,为了我们共同的家,他们时时刻刻打扫环境,创建美好家园。他们不怕辛苦,不怕脏也不怕累,努力保持环境的清洁,他们这是为了什么?他们为什么这样做?这么做只是为了保护我们的地球,我们的母亲,他们这么做也是因为他们身上具备着雷锋的精神——无私奉献。

雷锋精神我们应该传承,作为祖国儿女,炎黄子孙,我们应该时时刻刻具备着这种精神,随时伸出援手帮助他人,让社会变得更和谐,让国家变得更美好。

让我们大家一起行动吧!让雷锋精神永驻人间!

【篇四:雷锋精神】

毛泽东同志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已经49年了,可49年来活在无数中国人心中的那位年轻可爱的战士,他一生度过的日子却只有22岁。49年来,每一代少年、青年心中的雷锋,都有着同样一张年轻的脸;雷锋,无声地帮助我们明白:人应该怎样生活;雷锋,给我们人生的早晨,添过了一抹温暖的颜色。

学习雷锋,纪念雷锋,49年来从没间断。这,就是雷锋精神在中华大地上持久的生命力;这,就是几十年来在中国人民心中长久珍存的一个真善美的人格理想;这,就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民族精神!

49年来,我们经历了多少事,我们的生活和思想观念经历了多少变化。但是,我们心中的雷锋没有变。这是因为:我们心中对人的美好道德情操的基本标准没有变,我们对好人的渴求没有变。

美好的情操和美好的事业是不会止于个体范围的。在今天,我们不只需要一人雷锋,一个美好的人格形象。我们还需要一种规模化、社会化的公益服务形式。

我们需要雷锋,也需要青年志愿者,我们不仅需要永远铭记英雄典范,也需要越来越多的普通人无声奉献。从雷锋到志愿者,从计划经济的社会生活到市场经济的社会生活,社会公益活动的方式是不同的,但人们对社会公民道德标准、对民族精神的渴求是永远不变的。

我们怀念雷锋,因为我们在追求更加幸福的生活和美好的未来,因为我们需要这样的民族精神。

同学们,就让我们学习雷锋那样,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让千千万万个小雷锋涌现在中国的大地上。

【篇五:雷锋精神永在,美好心灵永存】

三月,一个温暖而又充满生机的月份,桃花带着迷人的色彩争芳斗艳,微风轻轻拂过,郁金香发出阵阵沁人心脾的暗香,大地上的青草个个奋力伸出了小手,仿佛在展示着自己美丽的舞姿,而我们,也迎来了一个温馨的月份——雷锋月!

看着日历上的雷锋日,我心中忽然升起一个灿烂的太阳,脑海中浮现出一个熟悉而又陌生的影像……

“哎呀,这道题该怎么做?那道题又好难,这里也没学过,到底该怎么做?”面对因请了一星期病假,一大堆需要补上的作业,我不知所措。

这时,她走过来,细心指导我做题,教我许多课上老师讲过的方法,还借我课堂笔记看,我感动极了。这时,有一群同学找她去跳绳,她说了一声“今天不跳了,教一下同学做作业。”我心里怦然一震,她竟然放弃了自己与同学玩耍的时间,心甘情愿地去帮助身边的同学。我非常感动,心里感到特别甜蜜,认真地倾听着。朦胧中,我隐约看见一颗颗豆大的汗珠顺着她红彤彤的脸庞滑下,她顺手一擦,全然不顾教室里的燥热,又向我讲解起下一题……

在她的影响下,仿佛许多同学都被她感染了,一个个自发地加入了“补课”行列中。你帮我语文,他帮我数学,没几天,我的功课就补得差不多了。

之后,凡是有同学因故请了假,都会有这样的雷锋自发地伸出援助之手,这成了我们班的一个良好风气。这让我想起了一句话:“雷锋精神永在,美好心灵永存!”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发布规则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14-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