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游三峡大坝】
放假了,妈妈带我乘坐三峡邮轮游览著名的长江三峡,今天我们要去的是三峡大坝。
在前往大坝的旅游车上,导游讲了很多关于大坝的知识:整个大坝的建造花了9年的时间,花费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大坝有防洪、通航和发电等功能,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水电站……
终于到了能看到大坝全貌的观景台上,我清楚地看到雄伟的大坝仿佛一条巨龙,将江水一分为二,水面倒映出大坝和天上的白云的影子,不远的山间烟雾缭绕,宛如仙境,真美啊!可惜没有看到大坝泄洪时候的情景,那一定非常壮观。
看完大坝后我们沿着山路下山,晚上我们的邮轮还会过长江大坝,听说一共要过五级闸口,导游还教了我们两句过闸的话:“大船爬楼梯,小船坐电梯。”晚上我可要好好体会一下。
【篇二:游三峡博物馆】
终于放寒假了,我真想趁此机会放松一下。说真的,我想去玩玩,还不知道去哪里好。这时爸爸说,去三峡博物馆吧,嗯,不错,作为一个重庆人,连近在咫尺的博物馆都没去过,还真有些惭愧呢。
在大礼堂下车,对面就是宏伟壮观的三峡博物馆。三峡博物馆的前身为西南博物院,为了保护三峡的珍贵文物,而更名为中国三峡博物馆,让三峡文物的辉煌永存在我们的面前。
陈列展览由4个基本陈列、6个专题陈列、1个360度全周电影和1个半景画陈列。陈列展览主要包括《壮丽三峡》、《远古巴渝》、《重庆·城市之路》、《抗战岁月》;专题陈列分别为《李初梨捐献文物》、《历代书画》、《历代瓷器》、《汉代雕塑艺术》、《西南民族民俗风情》、《历代钱币》。展出的物品之多,可谓是包罗万象。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一楼展馆。
一楼是“壮丽三峡”,以丰富的文物资料展示了大三峡的历史文化、人文精神。里面的动物虽然是塑造的,但形象逼真、栩栩如生,还有精心收集的树叶标本,保存完好。特别是猫,黄白相间,塑造得极为逼真,我差点认成真的了。树叶标本种类繁多,分科分目,还有详细介绍。继续往前走,是一间很早以前人们住的简陋的屋子,屋里只有一张木桌,一顶草帽,一两根长板凳。屋前挂了一些辣椒和玉米,可以看出以前的人们生活的艰苦。正对屋子的是一大片“假河”,虽然河是假的,但有外观不一的船只,展现了当时人们与大自然的和谐生活与田园风光。
为了修建三峡水库,库区的人民必须搬迁,为了顾全大局,他们告别了生他养他的故土,远走他乡,搬迁到了新的地方,遇到了语言不通,水土不服等很多困难,但三峡的人民还是努力克服了。我深深的感受到了他们的无私奉献的精神和自强不息的开创新生活的毅力。
闭馆的音乐声响起,我意犹未尽,在妈妈的催促下只好离开。我坐在回家的车上,进入了梦乡,朦胧中我来到长江三峡岸边,头裹白布巾,赤着双脚,裸露着双肩弯着腰,将纤绳扛在肩头,和纤夫们吃力地拉着船,唱着川江号子一步一步地前进,没有困难可以难倒我们。
【篇三:参观三峡大坝】
说起祖国母亲,爸妈常说今天我见到的繁华与强盛,是新中国几代人呕心沥血、忘我建设的结晶。说到祖国的强大,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假期去参观的三峡大坝。
去的路上,爸爸说,其实新中国成立前,当时的政府就想要建设三峡水利工程,但由于工程难度大,投资高,并未实施。新中国成立后,从毛主席开始到后来的几任国家领导人,都积极地推动三峡工程,终于完成这项全世界最大的水力发电工程。
听完,自豪感油然而生,我好奇地打开“秒懂百科”,当看到“投资‘2485。317亿人民币”的大数字时,我的小心脏差点停止跳动。多么强大的国力,才能支撑起这超大型工程啊!我恨不得马上看到这伟大的奇迹。
终于到达了,我迫不及待地下车,跟随爸妈爬上三峡大坝边的高台,去见证这一杰作。站在高台向下俯看,整个三峡大坝的全貌尽收眼底:2千多米长,一百多米高的巨大混凝土大坝,像是一个伸出长长手臂的大巨人,稳稳矗立在滚滚的长江中,将汹涌澎湃的长江水抱在怀中,巍为壮观。
望着面前的景象,我左顾右盼。
“找什么呢?”爸爸问。
“爸,您不是说这里是发电站吗?怎么感觉就是一座普通大坝呢?看不到发电的设备啊!”
爸爸看着一脸疑惑的我,笑着说,“你看到的只是冰山一角。在这看似普通的大坝里面,安装着许多超级水轮发电机组,它的发电量占到了我们国家的3%呢……”
我再认真地将大坝看了又看,似懂非懂的点点头,我还要学更多的知识啊!
我们还开车去到对岸,近距离参观了全世界最大的船闸,据说可供几千吨级的大型船只自由通行于大坝上下游呢,这更让我惊叹不已!
离开时,我依依不舍地看着三峡大坝雄伟的身姿,直到它从我的眼中消失……
我不禁为这这巨大的水利枢纽伟大的工程叹服,更为我们伟大、富强的祖国感到自豪!今天我们要努力学习,积极进取,将来,也要建设属于我们自己的“三峡大坝”。
【篇四:雨中游三峡大坝】
仅是看到大坝的第一眼,就被它深深地震撼了。不得不说,这项举世闻名的水利工程,绝对不是浪得虚名的。
……
站在坛子岭上,向上望去,天空是灰白色的,云低低地在头顶徘徊。四周是一座座被雨水冲刷得青、绿的小丘,兀自卧在江中。
转过头来,只见通往坛子岭的路上,密密匝匝的全都是人。三个手扶电梯首尾相接,只有上去的,却没有下来的,像一条长龙蜿蜒在那儿,将一批批游人送往山顶。
再往下看,长江江面完完全全展现在眼前。那宽阔的水面看起来似乎平静得很,可是,也仅仅是看起来罢了,实则底下是暗涛汹涌的。你若细心点,走近了,便能看到那江面上旋转着无数大大小小的漩涡,明明白白、清清楚楚地告诉你:它可不是好惹的!
再往远一点儿,一座巨大无比的钢筋混凝土建筑横跨在江面上,没错,这便是著名的三峡大坝了。它就像是一条银色的长龙卧在长江上,为中国的建设和发展提供着源源不断的清洁电能,是不是很厉害?
在大坝的后面,是一座双线五级船闸,来来往往的船只都要经过它。过船闸的过程就像上楼梯一样,在这个时候,你就能体会到什么是水涨船高了。过完所有的船闸,大概需要四五个小时。据说,这座五级船闸还是目前世界上规模最大、级数最多、最为复杂的双线五级连续船闸。
雨,还在淅淅沥沥地下着,将这所有的一切都隐在了烟雨朦胧中。站在坝顶,我由衷地感叹现代科技与水利工程完美结合的神奇!由衷地感叹祖国的强大!
【篇五:游三峡大坝】
今天,我们去了西陵峡,沿三峡高速公路来到冯家湾,办理自驾车游三峡的行驶证、买票,继续前行,来到了游客换乘中心,换乘去高峡平湖码头。在码头,我们乘坐平湖2号在平湖上游览一圈,湖水很清很平很安静。
回到游客换乘中心,乘车来到了坛子岭。在坛子岭,我看到了茂密的山林,像瀑布一样的喷泉。之后,我们到了五级船闸观景点,几艘船已经进闸,关上闸门,水正在下降,慢慢地,船就看不见了。闸门打开时,我猜船要开出去了。
坐电瓶车来到185平台,这个平台为什么叫185呢?因为这里的海拔是一百八十五米,所以叫185平台。在这里可以看到大坝的全景,大坝长得不得了,它由船闸、发电厂、泄洪闸、升船机组成,大约两公里,可真壮观啊!
我们来到截流园,看到了修筑大坝的大型机械,有轮胎直径约3米的自卸车和推土机,我站在推土机的铲子里站直了,照了一张相。我发现一些无轮毂的轮胎,在上面走来走去,轮胎也不变形,这轮胎可真硬啊!我看见了一个搅拌桶,我走了进去,一不留神就滑了出来,搅拌桶倒水泥的盖子上有一个小洞,爸爸说:“这是打不开盖子的时候用钢筋插进去撬盖子的。”想的真周到,太有意思了。最后我们回到换乘中心,开车回旅店了。
多么开心好玩的一天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