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流露“内涵”】
在当今社会中,流行着这样的词语“颜值”,意为:表示人靓丽的数值,人们用它来评价人物容貌。然而,人们却忘记了真正具有魅力的东西——内涵。
内涵是评论人物是否具有修养,道德品质是否具备的一个词语。与“颜值”一词不同的是,内涵是由内而外散发出来的一种品质。
著名电影演员——黄渤从戏剧学员毕业后,先是找不到工作,后被冠以“丑星”的名号。然而他却并不在意外界对他的看法,从一个餐厅的服务员干到街道上推销商品的推销员,然后再变为一名理发师,最终经过自己的不断努力,他从一个一个小角色演到了“金马影帝”,他在各种场合的幽默应对,使我们刮目相看。
正是因为黄渤具有深厚的内涵,才能使他在这个“颜值”的时代获得成功。
哥伦比亚广播公司著名节目主持人陈茉莉在回忆职业生涯是说到,正是因为节目导演的讽刺,她才去整容,即使有人指责自己,她也不后悔自身做的决定。由于她对自己的不自信而去整容,但如果她没有深厚的内涵,即使是整容之后,也不一定会成功。
在当下,在“颜值”的时代中,人们也许早已遗忘了那些虽然没有较高的颜值,却具有深厚内涵的的成功人士。阿里巴巴的创始人马云,在大学毕业时只是自己孤身一人,但在经过几年的打拼,磨练后,最终创办了自己的公司。然而,马云不可然一个人管理那么庞大的公司。据他本人称,公司的大部分精英、人才都是大学比好资质要高的同学、朋友。仔细想一想,如果马云没有人与人之间交往的内涵,他也许不会成为今天的富豪。
前有古人司马迁在狱中创作历史巨著,后有马云、黄渤凭借内涵获得成功。不管在什么时代、什么时期,像那些“颜值”那种只注重外在的东西都会经历时间的洗礼而消散。最终留下的,那些真正耐人寻味的东西,也许会是深厚的内涵。正如古人说过的一句话:“腹有书香气自华。”
“颜值”的外露并不能代表什么,然而内涵的流露群能经久不衰。
【篇二:形式为内涵服务】
若采访一个毕业生对于在校生活的记忆,毕业典礼绝对会榜上有名了。何以见得?或许教学内容千篇一律,但各校有各校的特色,这在学校典礼上是可见一斑的。时尚?复古?哪种风格更为适合呢?我以为,形式只是一面,关键是要为内涵服务。
莘莘学子的寒窗苦读终于有所成效,在毕业典礼上,为他们庆祝,为他们喜悦,便是最重要的。江苏师范大学的古风范儿可谓是夺人眼球,在我看来,这样的形式正是鱼和熊掌兼得的绝佳典范:既增添了毕业典礼的乐趣,又营造了谦和儒雅的氛围,让学生浸润于国学文化并乐在其中。我们可以窥见江师大是推崇传统文化的,而相比于呆板的说教和政策的压迫就显得明智多了。然而吉林大学与之大相径庭,却也别出心裁。学生们身着印有班级二维码的文化衫,为毕业典礼带来了摩登风潮。而在校长热情洋溢的讲话中,也时而穿插热播电影的噱头,时而抛出当下热点话题的包袱,让此次的毕业典礼更令人难忘。正是校长放轻松的姿态拉近了校方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影响着学生们关注当下社会。由此可见,别样的形式可以为内涵服务,将学校的指导思想自然地融入在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当中,让本就不腐朽的内容变得更为神奇。
对于学校来讲,在这里所谓的“内涵”,便是指其教育理念。各高校毕业典礼的变化,都有其过人之处,无所谓高下,重要的是都能让学生更加深刻地铭记校园时光,赋予传统典礼特别的附加价值,丰富其内涵,并耳濡目染地接受思想教育。两校的形式难分伯仲,不过可以见得的是他们突破了一成不变的规程,另辟蹊径,灵活的以学生愿意接受的方式传达其教育理念,好评如潮。
可惜的是,在当下仍存在着许多宣兵夺主的形式,即所谓的“面子工程”。仅以校园卫生为例,有多少医务室是在学生求助时只管登记和叫家长的?有多少校医是边发着卫生宣传单子边在打疫苗时漫不经心地简化了流程的?又有多少体检是耗时耗力后仍疏漏了学生健康隐患的?如此一来,学生们的不满势必会对校园卫生工作的进行造成阻碍。此类种种,若放眼于社会各界,便是屡见不鲜。刨根就底,还是空泛的形式并未真正起到为内涵服务的作用。并非是说形式只有标新立异才是好的,而关键是让群众明确地了解内涵的意义所在,感受到决策者的诚意与真情。有了群众的理解与支持,才能让“面子”变得货真价实。那么,那些还纠结于台下无人响应的领导们何不见贤思齐,也转变一下形式取长补短呢?
选取怎样的形式,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只要围绕内涵做出人性化的处理,就会给人们带来意想不到的温暖与惊喜。
【篇三:给“但是”以积极内涵】
“但是”这一现代汉语中的普通转折连词,却偏偏耐人寻味。“但是”往往折射出人的思想观念,人生态度,但是,我们应该赋予“但是”一个积极的含义!
湖北出卖劳力的棒棒。面对巨款货物时,犹且说出:“我们没钱,但是,我们不缺德!”的撼人金句;舍命救人的牛作涛用行为证明了:“我们没有高官厚禄,但是,我们有责任挽救他人!”;双手粉碎性骨折的吴菊萍为我们阐述了:“哺育自己的孩子是天性,但是,爱护拯救他人的孩子是母性!”……太多太多的人用行动,为“但是”描绘出动人的色彩,让“但是”在这世界上拥有了一个积极的名字!
然而,许多人却利用“但是”为自己的责任开脱找借口,让“但是”蒙受不白之冤!成为了冷漠,犯罪,堕落,的替罪羔羊!“面对血肉模糊的小悦悦,我也很想去抱她起来,但是,我不认识她,为什么要帮她?”18位路人中的沉默着暗自找借口;“我也不想贪污的,但是,我不能让同事看不起吧!”被捕后的倪俊雄如实说;“我不想抛妻弃子的,但是,我连自己也养不活,怎么养他们呢?”流浪者宁愿“浪迹天涯”也不选择一个温暖的家的理由……“但是”犹在涅的白沙,被浸黑了!在社会的某个角落,总是被这“但是”掩盖的光明!
我们要用爱心,让“但是”化解一切的困难,成为爱的使者。山路崎岖,交通不便,生源分散,“但是”,爱心把崎岖抚平,让营养插上了爱的翅膀,飞到了孩子的桌上;望着孩子急切期待的目光,政府化解了一切困难对城的“但是”,把营养餐送到了孩子的面前,政府赋予了“但是”更为深刻的内涵!用“但是孩子是祖国的未来“把一切阻力推到了!
作为祖国的未来,我们该克服卑微的“但是”,锻造一个积极的未来,给“但是”以一个积极的名称!君不见陈逸华破除“但是我惧怕异样的目光”;君不见林书豪克服“但是我快被剔除了”的困扰;君不见鲨鱼妹放弃“但是我的力量很渺小”的想法……在前人做出无数破除消极“但是”的举动后,我们必然更具信心,给自己的未来以一个积极的“但是”!
在此,我想说,我很渺小,但是,我的未来必定是很阔大!
【篇四:发掘“问”的内涵】
苍翠的高山连绵起伏,白云摇摇,浮于山腰。问曰:为何世间有人类出现?”对曰:“因为‘问’。”的确如此,当年若不是某只猴子追问为何要整日在树上攀缘而决心下树走走,就不会有我们人类的今天。若不是某个猿人发问用火烤食物是否会更美味而做了一顿烧烤,说不定我们还过着茹毛饮血的日子。
有人问:“‘问’是什么?“问”是我们人类对新事物思考时的疑难点。但是,纵古观今,“问”绝不是简单的能用三言两语概括的。
“问”是一种智慧。昔日,管仲与齐桓公困于山林。茂密的大山,何处得以寻水呢?管仲问于蚂蚁,蚁穴告诉了他水源。当他们跨越大沙漠迷路时,漫天飞沙,一望不知边际,何方得以出呢?管仲问于老马,曰:“老马识途。”老马带着他们走出了死亡。
“问”是一种探索。翻开历史的册页,丹青史书上记载着“三顾茅庐”的故事。刘备三顾茅庐,于隆中一问,“卧龙先生”文才韬略,指点江山,一问大谋划就告成。若非刘备问于诸葛亮,孔明纵有奇才,也只能唱《梁甫呤》,孰知刘备知道诸葛亮有这么一番计划么?他是问出来的。因为刘备的发问,三分天下的霸业始成,而“三顾茅荒庐”本身也成为一种豪迈。毛主席尝呤:“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一代伟人气宇不凡,由此可见一番。中国的十代元帅之一彭德怀,曾纵横沙场,金戈铁马,曰:“谁敢横刀立马。唯我彭大将军。”豪迈中激扬着自信,英雄不愧为英雄。
“问”亦是一种创造。发明大王爱迪生小时候不就勤于发问,常使老师瞠目结舌,无法回答么?新颖的思想对他日后的发现有着重要联系。还记得,瓦特当年苦苦思考,壶盖为什么会动?长大后,瓦特动手创造,竟然开启开了一个全新的时代——蒸汽时代。
我们作为学生,也应接受和发展先辈们留下的“问”的传统,做到爱问,会问,善问。在学习中,发掘“问”的精髓,丰富我们的知识,完善科学的思想;在生活中,用“问”来鞭策自己的行为。朋友,你在发掘“问”的内涵吗?
【篇五:内涵不因外貌而贬值】
20美元无论是揉成一团还是踏上几脚,但它还是20美元。无论纸币外貌变得多脏多皱,但它不会贬值。
因此我认为内涵不会因外貌而贬值,同时外貌也无法使内涵升值!
仔细回想,孔子的外貌似乎奇丑无比,腿短身长再加上一张并不漂亮的脸孔,可是他的思想他的成就,使他成为中国五千年文化的一面旗帜,多少年过去了,但他的思想还在影响着我们。这时我们不难发现,孔子没有因为他奇丑的外貌让人耻笑,反而因为他自己的内涵而使人们尊重他、敬爱他。
刘德华的成功是因为他过硬的功底,而不是那美丽的外貌,成龙、李连杰……大牌明星都是如此。而那些所谓的偶像派只能给一些无知少男少女带来所谓的心灵寄托,那些偶像派可能会红极一时,一旦年长色衰就无人问津了。
当年的跳水勇将田亮,事业光辉之时,收到多少鲜花,拍了多少广告,有着多少美名称号,但事业的顶峰一过,他马上就从人们的面前消失了,因为他从支撑他的内涵的跳水事业上退了下来,没有找到体现他价值的职业,失去内涵的他急速贬值,不管他有多么阳光的外表。
这时候,我们就明白了,人真正的价值只决定于那个人的思想、学问与功力,有了内涵人自然也会变美。中国古有四大美女,她们是真正的是最美吗?肯定地说不是最美,但为什么“四大美女”的光环会落在她们头上?回望历史我们就明白了,西施为了越国而为楚国之妾,昭君为了大汉而远嫁北方,貂蝉为了国家而出卖自己……这使她们都有了为国捐身的高度,她们思想的内涵使她们身价百倍,流芳百世。
俗语说:“行家伸伸手,便知有没有。”一个美丽的外表只是绣花枕头,所以热衷外表打扮和名牌包装往往是内心空洞的表现。
所以我们要像那20美元一样,无论外表如何,都要用自己那深厚的知识来武装自己,成为一个有内涵有价值的人!
【篇六:文化的内涵】
民俗,是人类文明积淀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关注民俗,可以了解民生和民间文化。
哲学家说,一滴水中见大海,一粒沙中见世界。的确如此,即使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平常小事:过年过节的风俗、吃饭穿衣的习惯,细心探究起来,几乎每一件都包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蕴藏着值得学习的宝贵资源。
随着时代和科学的进步,现代人就只在乎其表面的形形色色,而没有更多的去传承、尊重我国悠久的历史文化。因此,文化的意义也随着时间流动逐渐消失在这片苍茫的大海中。可是仍有许多人觉得不以为然,反正现在的社会那么好,根本不需要什么文化,志要懂些知识就行。如果每个人心理都是这么想的,那么我国岂不是没有存在可言。所以,对于人类而言,文化是举足轻重的。
那文化是什么呢?
有人说,汨罗河里流淌着文化;有人说,做南山篱下一支幽菊;有人说,与亲人团聚。一花一世界,一树一菩提。文化,是这般神秘,又这般宽阔;这般惊喜,又这般熟悉。但文化究竟在哪里?我们也一直在探索。上网的人说我们在传承网络文化,不应该属于网迷;喝酒的人说我们在传承酒文化,不应该属于酒鬼;赌博的人在说我们在传承国粹,不应该属于好赌。照这样说,那不适应该保护?其必曰:好的文化就应该传承。好像世界各地流淌的都是文化,而国民素质已经到了相当高的一个程度。然而,当我们认真思考,我们就会发现,原来文化在生活中,在幽静的小路上,在花香的稻田里,在每一个角落。就像汪曾祺写的《端午的鸭蛋》,贴五毒、贴符、吃十二红等等,无不处处体现传统文化。
正如上述,中国的问文化是历史悠久的,是意义深刻的,是需要传承的。那谁来守护它呢?当然是我们乃至我们的子子代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