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芝麻的韵味】
一提到芝麻,你也许会想起“捡了芝麻,丢了西瓜”这句俗话。的确,芝麻似乎是生活中“渺小”这个词形象生动的代名词。但上苍对每个事物都是公平的,芝麻虽小,韵味却十足。
品味茶韵常常是闲人雅士们的嗜好抑或情趣。但像我这样经年在书山题海里跋涉的年轻人,实在是很难细腻地品味出那些诸如大红袍、银针、铁观音之类名茶微妙的意蕴。但对于普通地道的芝麻茶,我却情有独钟。
从小学到现在,我觉得最好喝的茶就是外婆泡的芝麻茶。外婆先用芝麻去皮,炒香,磨细,入盐少许,然后加入姜丝几缕、绿茶几片,一杯口味纯正、原汁原味的芝麻茶诞生了!刚泡出来热气腾腾,太烫了,便可用小勺捞点芝麻送入口中,芝麻浸过了茶水,嚼劲十足,牙缝里可以挤出鲜香的汁水。那种感觉就像我童稚时,望着晶莹苍茫的雪原,立马就心生驰骋万里的欲望一样,激动雀跃。待热气散去了些许,便可慢慢悠悠地喝茶,茶汁里渗透着芝麻浓浓的咸香,沁人心脾。现在回味起来,少不更事的岁月里还氤氲着外婆的点点温暖、飘溢着芝麻的缕缕香韵。
芝麻小,也有小的好处,做菜肴时经常撒点芝麻在上面,白嫩嫩的或者黑乎乎的小芝麻既可以调料的形式喷洒,又可作为点缀,使食物更富意蕴之美,比如烤得带点棕色的面包,与随意撒在其上零星的芝麻显得格外相称。有时回家看到那些忙忙碌碌修建地铁的工人师傅们,蓦然觉得这不就是撒在长沙这块大面包上的芝麻吗?正是身边这些戴着安全帽辛勤劳作的农民工、街道上的环卫工人,长沙这块大面包才色香味俱全。静下心来沉思,人们往往惊羡大厨做的菜颇有韵味,又有谁在意作为调料融于其中的芝麻酱呢?在我们都感受到生活的美好时,谁会在意那些像芝麻一样“渺小”的农民工默默无闻的付出呢?
芝麻入了茶,入了调料,还可以炼油。经压榨而成的芝麻油,其香味浓郁、纯正而持久,在凉拌菜、面粉中加几滴香芝麻油,韵味体现得淋漓尽致。在生活中,我们时常吵着父母要吃肉、喝汤、吃面,大快朵颐之时谁又会知道,这些生活中绵长细腻的韵味正是小小的芝麻带来的呢?我们的身边有很多给我们绵长细腻的韵味的人,如歌手、画家、作家,无不是生活中的芝麻油。
渺小的芝麻泡茶,是童年的韵味;
渺小的芝麻入菜,是社会的韵味;
渺小的芝麻炼油,是生活的韵味。
也许你苦于自己的微不足道,苦于自己像一粒芝麻,不起眼。细细想想,在浩渺的宇宙中,绝大多数的人就是芝麻,渺小、平凡,却又在不断地、默默地散发着自己独有的韵味。
【篇二:擀芝麻】
屋外寒风凛冽,但在暖和的厨房里,却有一大一小两个人影在忙碌着。
那是我和奶奶在厨房里做饭,这是我每星期天都要做的一件事,其实就是帮助奶奶摘菜,洗菜的小事,时不时地还会偷吃一点。
奶奶说:“今天中午吃浆面条,要炒一些芝麻”,说完就拿起一个炒锅,放在火上,炒芝麻是不需要放油的,只要锅有点发热就可以炒了。奶奶将芝麻均匀倒进锅底,倒进热锅里的芝麻,很快就跳起了欢快的舞蹈。奶奶拿起一个木铲不时的帮它们变换一下队形。
芝麻炒完后,我们的任务还没有结束。奶奶拿起炒芝麻的锅,把芝麻倒在按板上,奶奶让我把炒熟的芝麻用小擀面杖擀一下,我爽快地答应了。我拿起小擀面杖就擀了起来,可芝麻那么小,怎么能擀碎呢?我没有想就擀了起来,我的手推着擀面棒,想让它尽力地压过每一颗不安分的小芝麻。但很快我就失败了,擀过的芝麻就像没压过一样,依然完完整整躺在那里。这时,我的脑海里想象着每一颗芝麻都长出了五官,一个个都在嘲笑我,我不服气又拿了一个大一点的擀面棒,可是我根本握不住,一下子就滚到地上了,我只好求助奶奶。
奶奶说:“你用力一点擀。”我用力地推着,脸涨的通红,终于有一些芝麻被我擀碎了,我捏起了一点放到嘴里,还真香。这些芝麻仿佛给了我力量,我继续而耐心地擀完了剩余的芝麻粒,圆满完成了任务。
吃饭时,我往碗里撒了好多芝麻粒,吃着自己的劳动成果,那感觉可真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