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生相关作文
人民英雄永垂不朽作文700字11-11
是谁为了和平失去了自己宝贵的生命?是谁把自己年轻的面孔献给了祖国?是谁用血肉之躯成就了今天蓬勃的安阳,今天腾飞的中国?他们是不怕苦、不怕死,誓死保卫祖国的先烈们!今天,我们四年级全体师生将再次来到烈士陵园缅怀先烈,一起回忆他们的英勇事迹、他们的革命精神。我们排着整齐的队伍一路欢歌笑语,但一进入大门,我们的神情立刻变得严肃庄重,目不转晴的注视着那块高达19。49米的人民英雄纪念碑,它是安阳的来源,它...
爱在心中静静流淌作文700字11-08
家,是一个永恒不变的话题。家是我们情感的栖息地,是我们的娱乐天地和今后发展的大本营。我们在家中享尽快乐和温暖,我们热爱自己的家。“留守儿童之家”,简简单单的几个字,却让人地心里充满温暖,让离开父母的孩子们不再感到孤独和寂寞。在这个家里找回昔日的幸福,孤独空虚的心被温暖、快乐填满。在这里不仅有老师与我们相伴,还能交到许多好朋友,共同分享彼此成长的快乐。上完一天课后,拖着疲惫的身子迈进这里,照个朋友下...
爱的教育读后感800字作文1000字11-08
一直喜欢且欣赏着好读书做文章的人,他们走过的路,他们的智慧全部体现在文字里,彰显着独特的思想,深刻的见解,别致的艺术感染力。是啊!书籍常常使人徜徉在神奇的文字之海中,让人们汲取营养,追求美好的生活,从而使人满腔热血,斗志昂扬。这就是它的魅力之所在,这就是潜藏的力量,这就是文明的方向,这就是生命的起航。亚米契斯的《爱的教育》就是这样一部令人佩服的佳作,他由爱发声,用平凡的纪实故事述说着高尚完美的教育...
爱的符作文600字11-04
父母之爱、师生之爱、手足之爱……爱是什么?爱是一个个简单的符号,它们无时无刻遍布在世界的各个角落。母爱的符号放学回家,一进门老远就闻见香喷喷的味道扑鼻而来,馋得我直流口水。我端起饭碗,狼吞虎咽,妈妈在一旁微笑着望着我,不停地往我碗里夹菜,望着妈妈的笑容,我心里美滋滋的。哦,我知道了,原来母爱的符号,便是那香喷喷的饭菜。父爱的符号考试失败了,我背着沉重的书包走回家,爸爸看了试卷,拍着我的肩膀说:“没...
又是一年夏作文800字11-01
那个夏季,无邪已成为过往,青春是我们的代名词,九零后的我们是打不死的小强,骨子里透出的是倔强,埋葬于心底的温存,会在特定的时刻得到足够的释放。遇知于你,或许是今生的注定,亦让我知晓,世界上有一种真挚的情感叫师生。微翘的小胡子抖动着,露出整齐的牙齿,两只本就不大的眼睛配上灿烂的笑容。为那张脸平添了几分傻气,只是看他的笑态足以让人笑到仰翻。他有一个响亮的外号“必考”。只因他最常说的那句“这道题必考无疑...
复学第一课作文600字11-01
沉寂已久的校园,在4月25日的清晨再次迸溅出活力与生机。第一缕阳光如丝绸般飘落在校门上,飘落在初三师生的肩头。在此之前,线上教学井然有序地进行了两个月,老师们恪尽职守,在居家隔离期间毫不懈怠地教学。今日,我校以“严”字当头,为复学做好了充足的准备。切实保障全体师生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进校前,老师们在门口做好监督工作,让同学们的距离控制在一米以外,拉长了距离却拉近了人心。老师们耐心地举起手臂为进校...
师生情作文700字11-01
那一天。本来是很普通的日子。可对我们年级来说,却是一个不平常的日子。掸指一挥间,六年的时光转瞬即逝,六年的风风雨雨也已经是过去,今天,就是告别的时刻了,我按一直以来的路线经过曾经被我洒满欢笑的地方,如今却再也笑不起来了。最后一节课是语文课,老师象往常一样面带笑容地走进教室,可笑得有些勉强,眼睛也一闪一闪地。老师没有直接开始讲课,而是用饱含深情的目光扫过每一位同学,我们也比平时每一节课都坐得端正。课...
师生之间作文600字10-31
从古至今,人们对老师都以神圣、光荣、伟大来评价的。能为这个艰巨的职业放弃丰厚的待遇的人有多少呢?虽然很少,很少,但是我们身边不是没有这样的老师,而是缺少一双发现的眼睛。这几天来,我一直回忆着那一节课,我们敬爱的班主任李老师兴冲冲的来到教室,手里除教科书外还多了几本白色的本子。刚放下教科书,他就迫不及待地说:“这是选出来的那几篇优秀作文,我已经用电脑打好了,复印8份……”说完后,几个同学就拍响了热烈...
诗歌评语作用大作文800字10-31
近年来,格式化的学生评语不再流行,期末评语趋于多元化。对于近期出现在中山市某小学的诗歌评语,大家议论纷纷,我认为诗歌评语值得点赞。与传统的格式化评语不同,以诗歌的形式写期末评语,无论是结构还是内容上,都会给人一种眼前一亮的感觉。诗歌结构工整,内容简单明了又字字渗着深意。即使表达的意思相似,诗歌多样化的表达方式以及不尽相同的词汇搭配都赋予了诗歌评语鲜明的特色与亮点。这对学生来说,定是一份有意思的评语...
《山东教育》伴我同行作文2000字10-30
对《山东教育》由认识到接受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记得我刚参加工作的时候,学校给老师定了《山东教育》这本杂志,在我的意向中,很难说出这样的杂志对自己能有什么用。所以在杂志发下来的时候,我基本上没有看过。直到有一天,工作之余我翻开某一期的《山东教育》,看到里面有一篇文章,介绍一位老师自己拿了一个塑料袋到教室去拣废纸,结果引起了全班同学对环境卫生的重视。这位老师没有说一句话,却改变了长时间的教室卫生混乱的局...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发布规则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14-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