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征相关作文

【篇一:广州春节作文】

照老广州人的习俗,新年从农历腊月二十三就开始了。这天,人们会出门散步,品尝老广州的美味小吃;除此之外,老广州人还得谢灶。老广州人认为:玉皇大帝派到各家各户的灶神,会在每年的腊月二十三这天回天宫向玉皇大帝汇报这家人一年中发生的事,为了让灶神多报喜事,人们会将两砖糖块、一碗清水和一盘烧猪肉放在供桌上让灶神享用。

腊月二十四、二十五蒸糕,象征着步步高升。二十六,扫屋,将屋子的里里外外都清扫一遍,养牲畜的也要将牲畜住的屋子打扫干净。二十七,人们将家具全部擦洗一遍,把垃圾倒掉,也把家里破旧的东西扔掉,换上新的。二十八,包粽子、买年货,通常是买爆竹和大年三十做团圆饭用的食材。腊月二十九,贴春联,去年的旧春联要撕掉贴上新的,代表除旧迎新。

年三十这天,家家吃团圆饭,饭桌上铺满老广州的经典美食:鸡,是每次团圆饭都要吃的,象征着吉祥如意;还有红烧肉,象征着红红火火;鱼,象征着年年有余;粉丝,象征着好运连绵不断;还有腐竹和甜竹,象征着富中和甜足

吃罢团圆饭,一家老少逛花市。花市是广州独有的新年特色,因为广州地处南国,四季温暖如春,鲜花不断。花市上最多的是金桔、富贵竹、发财树等盆栽和桃花、兰花、百合等花卉花卉,全都寓意着吉祥、祝福。还有一些摊子出售年画、风车、彩色灯笼等各种各样的小玩意儿,是小孩子们的最爱。每一个摊子都挤满了人,人们开开心心地逛着,买回一盆盆的花木美化自己的家,妆点新的一年美好生活。姹紫嫣红的花朵、五彩缤纷的花灯和兴高彩烈的人们,将整条花街变成了一片节日欢乐的'海洋。

随着新年的钟声敲响,爆竹声震耳欲聋,天空中开满了灿烂的礼花,人们互相恭贺新年。

大年初一开始,人们穿着鲜红的衣裳走亲访友,互相拜年,还有看花灯、花车巡游等活动,浓浓的节日气氛一直延续到正月十五。

多么漂亮的广州,多么快乐的节日啊!

【篇二:漫画老师】

有一位老师,她有一点风趣,还有一些严厉;有一位老师,她有一些迷人的气质,还有一些莫名的神奇……

望着眼前的老师,我心中演奏起了这首自编自演的小歌。瞧,红丝边眼镜静静地架在鼻梁上,这是博学的象征;满头黑发像瀑布般地垂直而下,这是美丽的象征;洁白飘逸的长裙,这是迷人的象征。

她是一位语言学家,她有一副动听的嗓音。她讲课时,那声音如清澈的溪水流入心田。她上课时,总是风趣又幽默,杜绝枯燥无味;她也不是只拘泥于讲课文,会时不时地引经据典,插上几个小故事,用她的经验来告诉我们一些人生的真理;她布置作业并不是又多又难,而是根据上课的内容和我们的负担来适量布置。

她是教语文科的,但每次上课都会拓展一些其他科目的知识。有一次,正在讲析课文,讲着讲着,她就讲到了历史,然后又蹦出关于历史人物的几个小笑话,惹得我们哄堂大笑,都成一锅粥了。这时候,她会说:“不准笑啦,再笑还要上课吗?”可我们这些小机灵鬼总喜欢对着干,都争着说:“不用了,不用了。”结果是什么?结果是她也笑了,笑得可甜了。一节课的知识点就在笑声中轻松落实了。

课间,我的好朋友——别班的女生来找我玩。几个女孩子,谈到老师的时候,难免会进行各种对比。有时还不停叹息,问过几次后才明白,原来她们的老师非常严厉,上课不能笑,笑就“赏赐”作业,让你笑都笑不起来;不能写错别字,写错一个字就抄50遍,看你还敢写错!作业布置一大堆,不写完有你好看的……

听完后我不解,这跟我的老师完全相反呀,我不太相信,也问了好几个女生,她们的回答也是如此。在我得意洋洋地描述自己的语文老师之后,她们坚定地说:“我一定要努力考进你的班(重点班)。”然后迅速跑回班里,温习功课。我望她们的背影,在心里暗暗地给她们打气,同时也给自己鼓鼓劲。

上课了,这节是她的课,听着她的妙语连珠,望着她的温暖和煦的笑容,以及姿态优美地挥舞着手中的笔,我禁不住地想:她,真的与众不同!

她是那么多才多艺,是那么才华横溢,她在我们心目中就是一块完美无瑕的玉,令人心醉,令人折服,令人赞叹。

你们知道她是谁吗?我悄悄告诉你们,她就是——人称“魔法老师”的磨磨老师。

【篇三:北京天安门】

今天,我们去参观北京天安门,这是我这次来北京表演的最大愿望,北京是中国的象征,天安门就是北京的象征,今天我的愿望就要实现了。

一早我们来到天安门广场,我一眼就看到了了中间的天安门,天安门和我想象的一模一样,上面写着中华人民共和国万岁和世界人民团结万岁,正中央是毛主席的画像,听导游叔叔说这个画像每年都有中央美术学院教授来画,都是手绘的,这的好厉害呀!

导游叔叔问我们,知不知道天安门广场上哪个建筑最高,我觉得应该是国旗杆,可惜不是,他说是人民大会堂,因为人民利益高于一切,所以它的建造最高,我又仔细看了天安门右边的人民大会堂,在天安门右前方是人民英雄纪念碑,妈妈说是为了纪念帮我们创造家园而牺牲的烈士,在这里我还知道了,天安门广场是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中心广场,它真的很大。

第二天我们早起去看了升旗,天安门广场的升旗和我们学校的不一样,但却有好多人来看,看着国旗升旗的那一刻我对它敬了个队礼,我爱你国旗,我爱你天安门,我爱你祖国。

【篇四:代代追梦人】

春华秋实,沧桑巨变。七十前的中国梦,是让一条沉睡的东方巨龙满血复活,重振山河;是赶走外来略侵,奋勇抗争,成立自己的新中国;是艰苦奋斗,让一个贫穷落后的国家跻身于世界强国,创造一个时代的辉煌!如今,七十年过去,这些梦都已经成为了现实,而我们,是另一轮中国梦的接班人。

小时候,就常听大人们讲“那过去的事情”,那时候我心中的时代象征就是潘冬子所向往的闪闪红星,是董存瑞手中气壮山河的炸药包,是邱少云身上雄雄燃烧的烈火……那时候,党在我心中虽遥远却神圣;当有一天,我抚摸着胸前的红领巾,唱着“春天的故事”,忽然间觉得党离我是那么近,近到脚下行走的每一寸阳光大道,近到触手可及的高大上教学设施,近到我们每日的丰衣足食以及夜深人静后的万家灯火……这时候,党在我心中是真实而具体的——我们身边的每一个人,都成长在党的旗帜下,沐浴在它的春风雨露中……

从小到大,那一个个响亮的名字串起了我对英雄的记忆——从开国先锋到模范英烈,从国民建设到科教文化,不管在什么时代、任何领域,哪里都有党的好儿女在为党的丰功伟绩谱写新的篇章。

在科技高速发展的新时代,我崇尚那些开天辟地的科学家,是他们推进了历史的进程。我国的“两弹元勋”邓稼先爷爷就是一位令我尊敬和崇拜的伟大科学家,是他,把中国国防自卫武器引领到了世界先进水平,不但加强了我国的军事力量,也让别的国家刮目相看,认识到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强大。在邓稼先爷爷的身上,我认识到了学习态度的重要性,勇于探索和创新,也就是现在所提倡的“工匠精神”,对每一件事精益求精,才能取得最终的巨大成果。但是,邓爷爷也因为在一次实验中受核幅射致病,过早地奉献出自己的生命。

在同样体现国家强大实力的奥运赛场上,中国女排勇于拼搏、自强不息的精神也深深震撼了我。辉煌过后,她们也曾跌入低谷,但是在最困难的时期,总教练郎平再度挂帅,在严格的训练下,女排们不畏艰辛,吃苦耐劳,终于又以胜利者的身姿重返世界之巅,举世瞩目。可以说,“女排”就是一个神话,“女排精神”也成为了中国共产党永不言败、永创高峰的中华民族的象征!

我们这一代,正生活在幸福的和平年代,而这是一代代前辈努力的成果,作为祖国未来的脊梁,我们也应担负起时代的新使命。少年强,则国家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强国梦正等着我们去追逐,去奋斗,去实现!

【篇五:那是一次勇敢的尝试】

尝试,是一种勇敢的象征,只有尝试自己不敢做的,才能战胜自己,突破自己,从而变成一名勇敢的人。而我,因为那次的尝试,变得不再胆小。

春游,我跟同学们来到了东方山水乐园。同学们都相约去玩刺激的项目了,而胆小的我,却只能坐在旋转木马上。看着他们绽放的笑脸,听着人群发出的尖叫,都不用亲身体验,就已经让我十分恐惧。我安安静静地坐在木马上,丝毫没有动要踏进刺激项目的区域的念头。

“要不要去玩过山车啊?”

“他不会去的,他胆子小。”

“是啊,不要让他为难。”同学们的声音传进了我的耳朵。

虽然大家都是一片好意,可我却也开始在心里质疑自己:我真的那么胆小吗?我到底还要懦弱多久?我不能试着战胜自己一次吗?稍作迟疑过后,我用小声却坚定的声音说:“我要跟你们一起去玩过山车。”

在排队时,同学们对我说:“坐过山车其实就是上去后又甩下来,没什么可怕的。”听了同学这样轻松的一番话,我还是很害怕,随着队伍离入口越来越近,我渐渐新生后悔,在心里埋怨自己为什么要逞能,然而,开弓没有回头箭,我只能硬着头皮往前走。

感觉时间过得太快,似乎一转眼就轮到我们了,我慢慢挪着身体坐上了过山车,看看对面同学坚定鼓励的目光,我的心一横在心里对自己说:“曾毅杭,就豁出去这一次吧!”

机器渐渐开始启动了,过山车起初很慢,却已经让我心惊胆战,我感觉自己好似悬浮在了空中。终于,过山车到达了最顶端,我睁开一条眯缝眼放眼望去,看到了整个游乐园,那种俯瞰世界的感觉那样与众不同。

“啊——”整个过山车上的人没有一个不发出这样的尖叫,过山车如离弦之箭从最顶端冲了下来,这种感觉,就像飞机坠落,身体像是已经不是我自己的了,像有一只大手抓着我甩来甩去。我闭上了眼睛。

项目很快结束了,这次的“冒险”终于结束了。我气喘吁吁,却说了一句不可思议的话:“好刺激,我还想再来一次!”

尝试,是一种勇敢的象征,我这次尝试了自己不敢做的,我战胜了自己,突破自己,从此以后,我变成了一名勇敢的人!

【篇六:再忆母亲】

蒙蒙的小雨在绵绵不休的下着,仿佛要倾诉心中所有的不满。静坐窗前的是一个灰心丧气的我,窗外的雨好像就是我此刻心情的写照。我灰心也许是因为我无以回报岁月的赐予。在我眼里一种永远值得洒泪的感怀岁月将被这一次的失败而划上句号。天,沉沉的……

“孩子,坚强些,如果苦难在那里绽放着异彩,那么,那里必然有着一种天堂。”隐约中,像是母亲的呼唤把我从深渊中拉回来。于是,泪水控制不住地流下来。我想起了母亲……

那是一片亲情的海,母亲就像是从云蒸霞蔚中突现出来,如久雨后的彩虹,给大地一片光彩。而我,则是母亲细心呵护的花,饱受温暖和关爱。

失落的时候,想到母亲,似乎有一双温暖的手托过我的心灵,温暖便立即弥漫了全身,那种感觉似曾相识却又难以描述。

记忆的叶片纷纷飘落,叠印出数不清的画面,那清晰的场景:在雨夜,在烈日下,在风雪交加的冬夜……母亲不辞劳苦的忍受着,仿佛要为我们承受什么。于是忆起一切,我坚强起来了,虽没有梧桐“伟岸的身躯”那样挺拔;没有略略泛黄的榆钱那样坚韧。但我仍然相信“梅花香自苦寒来,宝剑锋从磨砺出”。

感谢母亲给我慈爱和教诲。

感谢母亲给我沉甸甸的泪水。

感谢母亲给我无垠的空间。

没有母亲,生命将是一团漆黑;没有母亲,社会将失去温暖;没有母亲,女儿将无处停歇。累了,便想躺在母亲的怀中沉睡,渴了,便想喝上母亲送来的一杯热茶……一切,还在继续。心,却无法平息。

对母亲,我心怀感激,曾想用华丽的词藻写一篇文章,但那似乎太做作。母亲是不用高歌的,因为她是民族的象征,更是爱的象征。

当生命一团漆黑的时候,在我认为生命最艰难的时候,面对打击,面对失落,我以为完全失去了,就在那一刻,是母亲的一句话让我重新启航,看着我掩饰不住的灰心,母亲说,该知足了!日子还长!

面对一切,我无法放弃,因为上苍赐予我一位慈母,一位守护神,让我在生命的旅途中永不言弃。

面对一切,我不再抱怨,因为上帝给了我一颗感恩的心,让我用心去体味这世界,体味这真情。

我又将重新启航了,为了我那个美丽的梦想。我不再孤独,因为有爱的陪伴;我不再沮丧,因为有这绚丽的色彩相伴。

【篇七:数典不忘祖——纪念长征胜利80周年】

长征,人类历史上的一个奇迹,它特有的魅力,就像是一部最完整的神话,跨越时代和国界,在世界上广为传扬。

——题记

岁月的年轮竟转得那么的快,雪山仍白雪皑皑,草地也还仍然茂盛如初,历史的痕迹依稀可辨,但一回首,从长征胜利到现在已经有80年了。

回顾历史,我们不由感慨万千,长征那条风雨路,除了有说不尽的艰难困苦,还有道不尽的严峻险阻,这条路无疑是让人感到恐惧和绝望的。

长征,象征着中华民族百折不挠、英勇无畏的革命英雄气慨。“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面对恶劣的自然条件,敌人的围追堵截,长征早期目标不明,路线不统一等艰难险阻,红军战士还是凭借着勇往直前、坚韧不拔的精神战胜了困难,成功会师。

长征,象征着中华民族革命理想高于天的信念。萧华的《长征组歌》唱道:“雪皑皑,夜茫茫,高原寒,炊断粮,红军都是钢铁汉,千锤百炼不怕难。雪山低头迎远客,草毯泥毡扎营盘。风雨侵衣骨更硬,野菜充饥志愈坚。官兵一致同甘苦,革命理想高于天。”恶劣的环境、落后的装备,残酷的围追堵截、时时的生死考验,但是在为穷人打江山、求解放和北上抗日的革命理想驱使下,这一支英勇的队伍“风雨浸衣骨更硬,野菜充饥志越坚”,以钢铁般的意志完成了惊天地、泣鬼神的万里长征。

长征,象征着中华民族团结互助,携手并进的集体主义精神。他们团结互助,一起翻过雪山,走过草地。在危难时刻红军战士总把生的希望留给战友,把死亡的危险留给自己。这就是中华民族众志成城、亲密团结的民族精神的最高表现。他们用自己的鲜血、勇气、生命谱写了历史,铸就了长征精神。

美国作家史特来说过:“长征是革命战争史上伟大的史诗,而且远不仅于此。”由此可见,长征是伟大的,长征的精神更是辉煌的,红军长征就是中华民族精神的不朽丰碑!而我们,作为21世纪的青少年,应当做到的是牢记历史,用实际行动续写中华民族的光辉篇章。

“少年强则国强。”让我们时刻勉励自己,奋发图强吧!

【篇八:过除夕】

“新年好!新年好!”随着人们互相道贺的声音越来越多,我们迎来了大年三十。

家家户户的门上早早地都贴上了春联,贴上大大的“福”字,还挂上了红彤彤的灯笼。走在乡村小路上,总能听到噼噼啪啪的鞭炮声。

大年除夕,我们一家、伯伯一家和姑姑一家从四面八方赶回来,聚集到乡下的爷爷奶奶家吃年夜饭。我们围坐在一起,高举酒杯,互相祝福。桌上的饭菜热气腾腾的,有鲜美的大鱼,象征着年年有余;有满屋飘香的火锅,象征着红红火火;还有香甜的汤圆,象征着团团圆圆………这么多美味的菜肴,我吃得胃都撑大了。

年夜饭后,小朋友们到家门口放起了鞭炮。我正要点火,突然听到身后啪啪啪的响声,吓了我一大跳。刚恢复平静,我正准备再次点火放鞭炮,忽然又听到同样的响声,吓得我差点摔跤。原来有人在边上故意放鞭炮吓我。

“到底是谁?”我大声叫道。大表哥在一旁对我做了鬼脸。“是我叫呀,你来打我呀!”他边笑边逃。我在后面一边追一边笑。我们的笑声响成一片。

除夕夜给我带来了那么多的欢乐,给我留下了那么美好的回忆,我现在已经盼着下一次除夕的到来了。

【篇九:行走在消逝中】

在上个世纪的几十年间,上海很多人家都住在石库门里,一代又一代人在那里长大,留下了许许多多对童年生活的美好回忆。

上海的石库门是一种从传统四合院演变出来的特有建筑风格。早在19世纪中,上海的居民将原来传统的木框改为一对乌漆的大门,外门则选用石料作门框,所以便称之为“石库门”。石库门一般都是成片建造在一起,鳞次栉比,一幢挨着一幢,有的地方两幢之间只有狭窄的通道供人行走。当然,按照现在的标准,石库门的设施也非常简陋,环境比较吵闹。许多石库门的大门非常精致,在上方有一座呈拱形的雕花,里面刻有细腻的花纹。推开两扇漆黑的大门,会有一阵吱吱嘎嘎的响声。开门进去,映入眼帘是一口天井,几家人都居住在这里。房子一般有两层楼,各种房间被称为“亭子间”、“客堂间”、“西厢房和东厢房”等等,用的也是公用的厨房和卫生间。有时,甚至一家四代都住在这极小的空间里。生活环境虽不如意,但是邻里之间的关系确非常的融洽,弄堂里从不缺少温情和快乐。

石库门不仅是居室,而且还是居民们交流、娱乐和做买卖的公共场所。最有趣的是在夏日的傍晚,大家都走出家门,在弄堂里纳凉。只见五花八门的椅子沿着弄堂的小路一字排开,人们或坐或躺,一边乘凉,一边聊天。有的妈妈还为孩子搭起了临时的露天凉棚。小孩子们则兴致勃勃地在弄堂里玩一些有趣的游戏。男孩们滚铁环,趴在地上打弹珠……,女孩们就文雅多了,她们的游戏都是跳橡皮筋、踢毽子等。生活在石库门里的孩子们同样是快乐无忧的。

在石库门深深的弄堂里,还时常能听到做买卖的吆喝声。“莲心白糖玫瑰粥……”、“修剪刀喽……”,这声音仿佛从早叫到晚都在弄堂回荡,吆喝的人似乎不感觉到累,人们听上去却感到十分的亲切和朴实。

然而,历史的车轮总是滚滚向前的,随着上海现代化建设的飞速发展,大量石库门被拆除改造,无数象征现代文明的高楼大厦拔地而起,在摩天大楼的映衬下,石库门失去了往日的光辉。作为上海近代文明的象征,作为上海过去的影子,石库门经历了百年沧桑,终于被历史舞台渐渐地淘汰,这不由得让人心生惋惜。

石库门,成为了上海滩消逝的风景,但它却是一代代上海人生命中永恒的记忆。

【篇十:秋菊】

菊花,美丽地菊花,没有荷花那婀娜多姿的体态,没有杜鹃那迷人的芳香,但人们总是爱它,赞美它。“秋菊能傲霜,风霜重重恶。本性能耐寒,风霜奈其何。”人们赞美菊花,是因为菊花藐视风霜,傲然挺立。在于它没有私心,只顾奉献,不思索取,它以不怕困难,知难而退的精神,使人们喜欢。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人们赞美菊花,是因为菊花不管在哪里,都可以生长。人们看不见的山野里,大草原上,它们在旺盛的生长着,繁衍着。在湖畔,在山坡,在密林深处,在高山之巅……总之从四季如春的江南,到寒风刺骨的北国,到处都可见菊花的身影。

“西风酒旗市细雨菊花天”人们赞美菊花,是因为它象征着秋天,象征着农民伯伯收获的季节。金色的菊花,黄灿灿的,令人喜欢。当炎热的夏天刚刚过去的时候,人们看到一支支菊花开放时,就感受到了秋的气息,秋的希望。当秋游疲惫时,人们在路边看见有几支野菊,又感觉神清气爽,忘掉疲惫。

菊花,绚丽多彩菊花,它顽强的毅力和从不炫耀的品格永远令人敬佩,永远值得人们学习!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发布规则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14-2024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