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相关作文
碎片化时代作文800字05-16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来临,人们生活工作的脚步和节奏越来越快,可以说我们现在已经处于碎片化的时代了。学习工作令我们的时间碎片化,网络令我们的阅读碎片化,手机令我们的交流碎片化。在这碎片化的生活里,我们又是什么样的呢?时间碎片化,使我们可利用的时间变得零散。散到让人不想去触碰它。现在我们的学习工作压力是越来越大。刚醒来就要起床,每天坐地铁等公交,一节又一节的课,写作业,晚上上床没有入睡时间直接睡着……这一...
快乐是最好的回报作文1000字05-16
晚秋的斜晖被割成小小的方块零散地铺撒在桌上,桌上饭菜的热气,腾腾直上,直扑我的脸庞,我们一老一小相视一笑,脉脉温情在眼中流动……起初,我也不知道自己怎么就被领到这个奇怪的老人跟前,她的脸黑得像块煤炭,花白的银丝被盘成一团,一脸凶样,浑浊的眼中迸出愤恨的目光,直勾勾地盯着我。哎!这算什么社会实践活动呀!敬老院里的老人都是这样的吗?我长吁一口气,小心翼翼地说:“可以开始了吗,奶奶?”她的神色陡然一变,...
岁月不饶人作文900字05-16
碧蓝的天空中铺过一层蚕丝般的云幕,太阳从东边升起,露出了她那红彤彤的小脸蛋。蜂飞蝶舞,鸟儿在枝头歌唱,令人心情也十分愉悦。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去桐庐爷爷奶奶家,从一条道路上过去,会有一条清澈的小河,小河上立着一座桥,一路的风景也十分美。快到了,快到了,从破旧的大门走去,会看见一条由破碎石头铺成的小路,我最喜欢光着脚在上面散步了。过去后,可以瞧见我爷爷奶奶家,首先印入眼帘的是一栋古朴的房子,里面整洁而干...
科技改变生活作文900字05-15
科技既标志着一个国家的进步,也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科技在生活中给我们带来的好处数也数不尽。生活在今天的我们早已习惯科技带来的便利,但和以前人们的生活比起来,科技究竟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多大的改变?拿起一本古诗词书籍,随意翻开一页,有极大可能看到一首抒发思乡送别之愁的诗词。离愁人皆有之,但现在很少人能真正体会到古人的断肠离愁。古时通信不发达,少时离乡,也许到了父母离去都无从得知;送别至交,也许此...
北京的美作文1200字05-15
有人欣赏端严如红墙黄瓦的皇家宫殿,有人喜欢灵秀似漫山红遍的香山枫叶,而对我这样一个生于斯长于斯的“小土著”而言,却独爱它那一份人声鼎沸、喧吵热闹之间的俗世之美。不须踏足别处,单我家旁边的小公园,便在四季的流淌中,让我领略这千年古城积淀下来的风土人情。春日的清晨,我喜欢踏着料峭春寒到小公园去赏迎春花。才一进公园,两位“老北京”就吸引了我的目光。“老北京”大多热情,哪怕是初次见面,也能聊得热火朝天。只...
经历了那次邂逅,我长大了作文500字05-15
风,乍起,吹皱一池清水。漫步在湖边,想改变一下周围环境,远离浮华的世界,去寻找一份安静。眼前是一幢木质的房子,在池边,木门上还残留着被风侵蚀的痕迹。我轻轻推开门,只见一位老妇人在院里,她抬眸看了我一眼,露出微笑,又迅速低下头,做着手中的事。我的一脚刚踏入门,老人便愉快的邀我:“孩子,来试试这茶吧。”我这才注意到她刚刚在煮茶。她把刚煮好的沸水倒入一个小小的紫砂壶杯中,推到棕黑木桌的另一边,我坐下,仔...
南城古街作文800字05-15
南城,又称“石城”、“凤凰城”,建于清朝晚期,距今有100多年历史,位于连云港市海州区南城街道,云台山南隅。伴着微微的细雨,我们来到了“南城六朝一条街”。在车上看着这些白墙碎石屋,我不禁好奇:这里都住了一些怎样的人啊?从南门进入,这里的路都是石头铺成的,中间有一条长长的石头,被称为“龙脊”,从南门一直延伸到北门,全长1500米。看着这条凹凸不平的石头路,想象着它们经历的沧桑,让人不禁想起了这些石头...
故乡的石椅作文750字05-15
故乡的石椅是用三块大理石叠合而成的,表面粗糙不平,坐上去还要拿海绵垫着,可它却留下了我对故乡的情感。小时候,我是一只淘气的小精灵,东跑跑,西跳跳,这摸摸,那看看,拿着妈妈的口红对着镜子,学幼儿园的老师在脑门上点几下,或在嘴唇涂几下,就对着镜子左照右照,奶奶走过来我还问问漂不漂亮,可奶奶只是让我去洗掉,我不听,跑出去找我的小伙伴们玩去了。到处找小石头,在大道上乱涂乱画;找小杯子装土玩,找有的人不要的...
流淌在逝去岁月里的温馨作文750字05-15
风是时间的使者,它剥去了这间古老祠堂的昔日的光辉,外墙暗淡了旧时鲜艳的色彩,木门上的花纹被风吹散了色彩,此时祠堂里竟传出悦耳的扬琴声,推开木门,发出吱吱的叹息声,我缓缓步入。那悠扬的扬琴声,竟是来自老人钟爱的粤曲。本对粤曲不以为意的我转身,欲踏出祠堂。忽感到眼角似金光闪闪,转头再看时,发现是一个身着金黄色戏服的老者,颜色辉煌庄严。老者虽然白发满鬓,满脸沧桑,却透露出一种毅然。观其眼眸,别有几分深意...
八年级作文作文750字05-15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我国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就已经提出了关于“礼”的思想。如:不学礼,无以立。经过几千年的文学发展,谈起中国人们总会想到“礼仪之邦”“礼仪大国”等形容词。如今,“明礼诚信”已经成为中国的代名词。“礼”已经深入到中国人的骨髓里中。但现在,社会中已经出现了许多与中华传统美德不相符的现象。比如前一段人们热议的话题:扶不扶!这个现象的产生,就是因为有些人利用中华传统美德。这个使人产生...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发布规则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14-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