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相关作文
走近杜甫作文800字11-30
杜甫,这位于“万万多难”中成长起来的“诗圣”,是唯一一位可以与诗仙李白齐名的诗人,但他却并没有李白的飘逸洒脱,他用沉郁悲怆的声音诉说着一个时代的苦难,他的诗被铭刻在历史长卷中,永不磨灭,就连他的一生,也可以说是一首跌宕起伏而又沉郁壮美的长诗。杜甫早年的生活与盛唐接轨,他怀着与其他大唐仕子一样的理想抱负,渴望建功立业,功成名就,更兼具几分在唐朝巅峰时期生活的骄傲,使得他即使经历几次仕途失意也不忘初心...
登泰山作文1000字11-30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这首杜甫的《望岳》让我对泰山充满了无限的遐想。这次寒假,我终于有机会可以亲自感受“五岳之首”的魅力。站在泰山脚下向上仰望,只见群山连绵起伏,云雾缭绕,如同仙境一般。我们从一天门出发一路步行,很快就到了孔子登临处,这里的两句话深深的吸引了我“登高必自卑,行远必自迩。”这是在告诉我们,做人要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我们继续前...
诗人杜甫的作文作文800字11-27
你低头不语,肆意凛冽的风拍打着你单薄的身体。我有瞬间的窒息,仿佛感受到你融于血骨之中的悲痛。一生的颠簸流离像是神秘的怪圈一直围绕着你。你无奈而心酸,却也终究逃脱不掉。怪就怪在你生错了年代。先是李林甫的阴谋打击,后是官场上的失意。但我知道你并不屈服,你对未来一直抱有憧憬和希望。“朝扣富人门,暮随肥马尘”是委屈求全的卑微;“君不见空墙日色晚,此老无声泪垂血”是你不肯吐露的悲惨;“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
我心中的杜甫作文800字11-23
俄国著名文学评论家别林斯基曾说:“任何一个诗人也不能由于他自己和靠描写他自己而显得伟大,不论是描写他本身的痛苦,或者描写他本身的幸福。任何伟大诗人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他们的痛苦和幸福的根子深深地伸进了社会和历史的土壤里,因为他是社会、时代、人类的器官和代表。”我国人人皆知的诗圣杜甫就是这样一位“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草堂留后世,诗圣著千秋”的伟大诗人!白雪国学课堂仿佛是一部时间机器,每一节国学课...
石壕吏改写作文800字11-19
清晨,石壕村一片死寂。村口,杜甫与外逃一夜刚回来的老翁道别。晨风卷着衰草、枯叶打在杜甫的身上、脸上,今年的春天实在是来的太迟啦。望着一路哀鸿遍野,民不聊生的景象,他回想起了昨夜的情景……。黄昏送走晚霞悄悄拉上夜的帷幕,风吹动旧年余留下来的枯叶吱吱作响,村子里一片寂静。一个亮着豆大点儿昏黄油灯的破旧小茅屋里,年迈的老翁靠在粗糙的枣木桌前嗉嗉地喝着汤,用两块破木片定起来的凳子倒在地上,边上一位年过花甲...
厉害了!我的国!作文550字11-17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们中国日益强盛,科技、科学、航天等领域的技术飞速前进,壮丽的自然景观也让人惊叹不已,是真正的强国!作为新时代的青少年,我不禁为我的祖国骄傲:“厉害了!我的国!”为了探寻古人的足迹,更好的了解中国的根基,我来到了四川诗圣杜甫的故居一“杜甫草堂”,那么杜甫他为何要来到四川成都呢?他是为避“安史之乱”,才携家带口由陇右而入蜀碾转到成都的。杜甫他一生创作诗无数,“万里桥西一草堂,百花潭水...
心灵的净土作文550字11-10
日光盈盈,我举一杯最清的;余辉脉脉,我拥一缕最灿的;红叶灼灼,我拾一片最热的;芳草萋萋,我捧一束最青的;人生漫漫,我要采撷最重要的——解读心灵的净土。心灵的净土是陶元亮“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清高。“不为五斗米折腰”的陶渊明厌弃了趋炎附势的官场,隐居深山,过着悠闲自得的田园生活,最终给后人留下了诸如《饮酒》之类的佳作。心灵的净土来自于清高的品质。心灵的净土是杜甫“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壮志...
石壕吏改写成记叙文作文900字11-08
1261年前的石壕村唐肃宗乾元二年,四十八岁的杜甫,贬为华州司功参军。唐王朝为补充兵力,便在洛阳以西至潼关一带强行抓人充兵,人民苦不堪言。这时,杜甫正由新安县继续西行,投宿于石壕村,恰巧遇到吏卒深夜捉人……杜甫在向华州进发的路上,时间飞逝,已是暮春。轻风掠过,刮起满天凋零的花瓣……天快黑了,杜甫到了石壕村,只得借宿于此。这户人家一贫如洗,一盏孤灯摇曳着,在黑暗中闪动……刚入了夜,屋中的老人连忙翻墙...
美啊,成都作文650字11-07
又到了国庆长假,这个假期我要参加三年级足球联队训练,所以不能出去旅游,但在过去的时间,爸爸妈妈带我去了很多不同的城市,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是四川成都,我觉得这是一座最美丽的城市。那是去年的国庆假期,我们在火车上睡了一晚,第二天就来到了成都,下车后,我们先乘地铁去酒店。在地铁上,爸爸拿起地铁卡问我,“这上面一行字是什么?”“一座来了就不想走的城市”,我认真地读出。然后爸爸告诉我,成都一定有很多值得人留...
相逢作文800字10-28
杜甫微醺,一下,又一下……他用酒杯轻轻击着酒馆木桌。那声音,并没有以往的清脆。他似乎也注意到了,看着手里粗陋的黑瓷碗,苦涩再次涌上心头:街头酒馆的破碗而已,怎比得上当年岐王宅里、崔九堂前那溢彩流光的杯盏!他的目光,飘向窗外……又至暮春,窗外那一树繁华,却也已化作落红,满天飞舞,甚是动人,又甚是无奈。这小镇很是僻静,安禄山的那场大乱,斩断了大唐的一世繁盛,却似乎也未曾驱散这里的安宁——他很喜欢这里,...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发布规则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14-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