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桑相关作文

【篇一:借景抒情的】

雪花纷纷扬扬地飞舞,寒风冷瑟瑟地咆哮。我静静地坐在梳妆台前,透过满是哈气的窗户望着那纷纷而下的晶莹,不禁想起了那温暖又亲切的名字——姥姥。

冬日的阳光永远盈满了温暖,像姥姥那满是皱纹的脸颊。在这样温情的日子里,姥姥总会带上老花镜,坐在阳台为我织毛衣。阳光透过窗户倾照在姥姥身上,整个人都变得金灿灿的,那白花花的头发愈发变得闪亮。一针一线都在用心缝补着外婆的爱。快乐无忧的童年就在姥姥的针织线中慢慢地缝补……

镜台前,永远都会放着一把木梳,上面的'雕饰以无法认别,但那熟悉的檀香依旧萦绕。

冬日里,纵使寒风雪花在窗外肆意的怒号,阳光总是带着温柔的暖意,踱踱地走近房间。姥姥喜欢用檀香的木梳为我细心的梳理头发。透过镜子,姥姥那沧桑的手轻柔地抚摸着我的头发,阳光强烈模糊了我的视线,却清晰了姥姥的脸庞。木梳从头顶缓缓地向下滑过,每遇到打结处,便放慢速度,一点一点,滑过……

雪花依旧带着它轻盈的舞步飞旋、飘转……“梳头发要有耐心,不能燥。一缕一缕地梳,自然也就顺畅了。生活也是如此……”这是姥姥梳头是最常说的。那时的我似懂非懂,但我知道姥姥一定会把我那齐腰的一头长发整理得顺直柔滑……

放在鼻下,一种檀木的芳香,一阵阳光的香气。从此,我便知道那就是姥姥的味道。

再次坐在梳妆台前,我用那木梳整理凌乱的头发,如姥姥的手,安详、温暖。

冬日的暖阳像极了姥姥那经历沧桑的手,透过玻璃窗洒进房间,讲述了一段难忘的故事!

【篇二:心愿作文】

无意间在书柜里发现了放置三年多的手表,三年的时间,听起来不算长,但却在表上附着了一层厚后的灰尘。

我怀着愧疚的心情,将这个陪伴我一切成长的老朋友擦拭一新。表内的人笑容未改,表外的人沧桑仍在。

十一点十一分,表内的时间永远停留了在那一天,永远定格了在那一刻。那一天,你来到我的身边,问我:“如果上天愿意再给我一次机会的话,我会不会愿意忘记往事,接受另一个人?”我看着你的双眼,明白你眼神里透露的讯息。但最终,我摇了摇头,你眼中的泪水不禁落下,随后身跑开。

你知道吗?在你身的那一刻,我是多么想把你抱入怀里,但是那样做会让你受到更多伤害,所以,我选择了心痛的惩罚。其实,我的心里早就只有一个你。当初,我一个人心碎的时候,是你出现在我的身旁,用温暖的幸福融化了我内心的寒冰。我一直把你当做我最好的朋友,直到那一次雨中的邂逅,我又一次怦然心动。但我知道,近乎完美的你,不该爱上这么平凡的我。

我知道,我们还小,在我们面前还有更重要的`事要做。如果你愿意的话,我会等你,无论是十年还是二十年,只要你回来,我都不会再让你离开。

你真的走了,到了一个离我千里之外的地方。我真的没后悔过,因为这样做,你才会得到更好的,但不知道为什么,每当夜深人静的时候,泪水总会不住地落下来。

三年后的这一天,你回来了,重新站在那个我们处遇的地方。我走到你的身边,你又问了我当初的那个问题。这一次,我又摇了摇头,但那是在将你紧紧拥入怀中之后的事了。

【篇三:谢谢你们,给我以陪伴】

陪伴是一首动听的乐曲,谱写出华丽的乐章;陪伴是一缕冬日的暖阳,照?了我的每一个细胞。月亮因为星星的陪伴才放射出璀璨的光芒;花儿因为太阳的照射才抬出美丽的脸庞;陪伴,是宝贵的。

读幼儿园时,少不更事的我成天与他人嬉戏,一点也静不下来,父母知道后便与我约定:每天晚上来玩一次“飞花令”比赛,谁输了谁表演节目。自从有了这了个约定后,每天一有空我便坐下来背唐诗宋词,从最初的“静夜思”到“孔雀东南飞”,渐渐地,每天晚上我都不费吹灰之力就座上冠军的宝座。

后来才知,为了陪伴我,父母牺牲了许多他们自己的时间,谢谢你们——爸爸妈妈。因为有了你们的陪伴,我从最初的“静不下来”到现在每天一下课就自己背宋词,你们的陪伴像春天的微风,像夏天的树阴,像秋天的丰收,像冬天的暖阳。

你们头上那一根根白发,脸上那逐日增多的如沧桑般的皱纹,见证了你们陪伴我走过12年的历程。每当我看到你们头上的一根根白发,脸上如沧桑般的皱纹时,我想对你们说“谢谢你们给我陪伴,你们辛苦了!”

陪伴是伟大的,它是父母对孩子的全部心血,它是父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殷切希望,它是父母放下手中的工作,来让孩子变的更好。

【篇四:土地】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一夜酣眠,沉浸在这冗长的梦里。梦里,我降生在一片黄土地。从睁眼的第一刻起,我就感觉到,那无处不在的,亲切的,沧桑而厚重的气息。当父亲欣喜地站在高高的土坡上,用他那略染黄泥,粗糙宽大的手掌将我迎着朝阳托起时,我明白了那如水般的气息来自哪里—清晨的第一缕阳光下,高坡下是一片一望无垠的安详而平静的黄土地。

自出生起,我就喜欢静静地站在那高坡上,呆呆的望着那宽厚的承载着万物的土地,震撼于那自远古而来,又亘古不变的沧桑气息。东方刚泛起鱼肚白,田野里似乎升起了淡淡的雾气,隐隐的,有男人们劳作的身影,他们手中的锄头正有力的翻滚着,或者又驱赶着,憨憨的,和他们一样淳朴的老黄牛。一遍又一遍地耕耘着这块他们赖以为生的土地。待到烈日当空,碧蓝而如尚未雕琢的美玉般的天空下,男人们依旧劳作着,吃过了女人们送过来的饭后,他们褪下了上衣,露出了厚实的胸膛和粗壮的臂膀,精壮的肌肉随着他们的动作不断隆起,在阳光下黝黑而发亮。他们毫不吝啬地挥洒着汗水,让这片坚实的土地在汗水的浸润下变得松软,变得更加肥沃。

终于,我长大了,能够和小伙伴们一起玩泥巴,一起在那片广袤的土地上奔跑,跳跃,翻滚,又抑或是静静地躺着,让黄土缓缓地浸润我们的身躯,感受这片土地带给我们的安适与温暖。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转眼,朴实的父亲已然老去,也更加如这片土地般安详平静。而我也正值壮年,代替了父亲踏在那饱含安定感的土地上。我的手掌也变得跟父亲一样宽大,布满了交错的沟壑,沟壑里深深地嵌着永远也洗不净的黄土,散发着那片土地特有的深沉的气息—我明白,我已被刻上了那土地的印记。

父亲也更加老了,也更平静了,平静得快要浸入这片黄土地。临走前,他嘱托我,要把他死后的灰烬洒在这片黄土地里。慢慢地,我也老了,大限将至,我同样把儿子叫到床前,嘱托他,我死后,也要融进这片土地里……

恍然惊醒,发现是一个梦,但真实得仿佛不是在梦里。

在生命的尽头,我愿化作一抔黄土,默默地,在伟大的,生我养我的土地里,永远沉寂。

【篇五:古树】

绿树掩映清溪,白雾弥漫朝阳。走过湿滑的古栈道,青苔伴着露水点缀了这青山绿水,也见证了那古老的沧桑。

一棵古树横亘于古栈道中央,盘虬卧龙般的枝干自下而上蜿蜒曲折。翠绿色的枝叶遮盖住了整片天空,缝隙中透着一丝丝光亮。

它生长在巨石之上。

一块巨大的球形石,表面布满青苔,大小不等的水凼盛着甘露。树根如同龙爪般从上而下地镶嵌在巨石之上,用磅礴的力量将石块勒出道道裂痕,好像立刻就要炸开一般。周围没有土壤,仅是夹缝中细微的一点泥土。导游介绍到:“这是不多见的‘树劈石’,乃大自然鬼斧之功的杰作。”粗细不等的树根年复一年的汲取石头中的营养,硬生生地将完整的石块劈开,才得以存活。

向上仰望,墨绿的树叶布满枝桠,随风摇曳,发出“哗哗”的响声。树冠上的新绿,被零碎的阳光照的透亮,一条条脉络清晰可见。暗与明交织的地方乃是鸟儿最爱之处,不受地面的喧嚣,也不惧天空的侵扰,独自歌唱。

我抚摸着粗糙的树干,岁月的沧桑让它经历磨难。两个人勉强合抱的躯干盘旋曲折,仿佛历经无数次的垂死挣扎,要被狂风连根拔起,被从天而降的泥流湮没,被大水连夜冲刷,被骄阳肆意烘烤。而它,在这生死离别的灾难中,生存了下来。

终有一天,这百年古树会在一声轰鸣中用它那缓慢却遒劲的力量将巨石粉碎,那是生命的力量,是希望的力量。植物的力量是不容小觑的,它们对生存的渴望与追求是人类可望不可及的。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说的就是这棵古树吧。看着它,我心潮澎湃;看着它,我内心坚定,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篇六:品味瑕疵】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相比“奉献”,我更爱“瑕疵”之美这一词,并固执地将它作为诗人因丝尽蚕亡、烛灭泪干的触动。的确,我爱瑕疵。

瑕疵,意味着缺憾。然而正因这份缺憾才使事物臻于完美。我爱那落红不是无情物,虽“零落成泥碾作尘”却执著地呵护枝上的卿卿性命。我爱那凄切寒蝉,十载苦候换得一夏长鸣。我爱那折戟沉沙,身陨沙场却执着地将沧桑岁月刻于体表。我爱那潭柘寺的破钟声,爱那钓鱼鸡鸣而起的孤月影,爱那杜鹃啼血猿哀鸣……我爱它们,只因那份缺憾给生命带来的瑕疵令人感动。

曾执着于去破山寺禅院:密枝横斜,透下点点阳光斑驳印迹。脚下残枝断叶奏起千百年前的乐曲,密罗的蛛网点缀着这古老的禅院,残缺的屋脊飞檐,破败的门窗……直到那面题诗的旧墙: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昔年苏子赋诗之影浮现眼前,沧桑之影却遮不住昔日的繁华。人迹罕至的山寺,却有着非同寻常的美丽。

瑕疵,意味着人生的痛苦。然而正因这份痛苦才使人生更为真实。我喜欢看人痛苦失声,喜欢看人狂声怒吼,喜欢看人酒后失态吐出埋在心底发酵的往事。我喜欢素日沉静我人喋喋不休地诉说着苦难,喜欢单相思的人于暗恋者的新婚之夜在雨中默立,喜欢红颜逝去的佳丽对镜哀思,年近迟暮的老者回忆发黄的青春,孤傲者忏悔自己错过的爱情,官场失意者独赏清茶,明星失宠后的凄然一笑……他们从人生最辉煌的巅峰骤然跌至不见天日的谷底,然后沉沦,然后颓丧。可正因为这份瑕疲才使生活有别于空中楼阁般的乌托邦,夹杂些许人间烟火而更为真实。

真正直面瑕疵的人无疑是痛苦的,却也是最勇敢的。我喜欢看人在最失意、最不设防的时候挖出心底最疼的那部分,然后痛苦失声,然后让心灵流出血来。因为我相信,只要他们的心灵曾经打开过,哪怕是一小点,他们必将是一个正直勇敢的人。瑕疵于他们,虽会造成一时的缺憾,却使他们明白人生的真谛,使缺憾成就一番惊心动魄的瑕疵之美。

完美的人生不允许瑕疵,而瑕疵却使人生臻于完美,超越完美。

【篇七:路延展的岁月】

世界上的路有千万条,有荆棘满布的路,有曲径通幽的路。而在我的内心深处,有一条普通的布满灰尘的路。回忆像是一场雨,涤净那覆盖着的尘土,不知不觉中,我又踏上了这条满是岁月沧桑的乡间小路。

小时候,我最爱去奶奶家,尽管每次回去都要坐上几个小时的火车,但却丝毫不减少我回乡的乐趣。那里满载着我童年的欢乐,是我向往的“净土”。奶奶家门前有一条土路,夏天,人们聚在路边打扑克,爷爷把赢来的冰棍给我吃。我把捡来的雪糕棍和我的攒在一起。奶奶便拿这些雪糕棍给我做扇子,不一会儿,一堆木头棍儿便在奶奶的巧手中变成了一把方方的扇子。我开心极了,从此,它就成了我的“宝扇”,我珍爱它不亚于铁扇公主珍爱芭蕉扇。我开心地玩了一天,但晚上的我却开心不起来了——因为吃了太多的冰棍,我拉了一晚上肚子!这次经历让我切身地体会到什么叫“物极必反”,也体会到了“断肠人”的苦楚。

奶奶不仅会做扇子,还会用泥做小人呢!下过雨后的泥土松软无比,我和奶奶就坐在路上玩泥巴。奶奶也成了小孩子,边给我讲女娲造人的故事,边和我一起捏泥人。我俩做出好多可爱精致的小泥人。那时天真的我听了女娲造人的故事还真的想着我做的小人也能活蹦乱跳呢!

“还看你的小泥人呢,是不是想奶奶了?”妈妈的话将我从回忆拉回现实。仔细想想,因为学习繁忙,我已经很久没回去看过奶奶了。于是我决定,这个假期再像小时候那样回去陪陪奶奶。

踏上熟悉又陌生的回乡之路,我感慨不已。以往的土路早已变成了焕然一新的柏油马路,有了以前没有的车水马龙与热闹非凡,熟悉的路,已然全无。下了车,我又踏上了那条再熟悉不过的乡间小路。没有了飞扬的尘土,也没有了松软的泥土,只有晃眼的宽阔的路延伸向远方。

奶奶听说我要回来,早早就坐在村口的大石头上等我。我远远的看见一个瘦弱的身躯在努力地向我挥手。我心头一惊,这就是我的奶奶?是那个和我一起玩乐的精神头十足的奶奶?我不禁加快脚步,想解开心中的疑惑。果然,走近奶奶,发现她真的老了许多,皱纹和白发已显而易见。一切都变了,而依然没变的,是奶奶身上散发的令我倍感亲切的皂香。“路上累不累?渴不渴?饿了吗?奶奶给你做好吃的!”她一边兴高采烈地说着,一边接过我手中的东西。奶奶还是对我那么慈爱,但不知为何,我心头却涌上一丝悲凉。

我和奶奶默默地走在这条乡间小路上,回忆往日,做泥人,编扇子的欢乐还历历在目。但现在,一切都变了。我们走在这条布满沧桑岁月的“路上”,我已长大,你已老去,时光流逝地太快,我们都无法回到从前。岁月辗转成歌,时光流逝如花,虽然时过境迁,但永久不变的是你对我的爱,和我,依然爱你。

路,见证了我们延展的岁月!

【篇八:北京的美】

北京,我们最熟悉的,最欣赏的,也是最挚爱的地方。他不仅是我的出生地,我更是见识了北京的发展与变化。你会见到古老且雄伟的宫殿,热闹而淳朴的小巷,简单却真实的村庄……

“吱吱”“吱吱”,也许你每天起床并不是因为闹钟的振鸣而是因为窗外欢快的喜鹊,推开窗能看到远处飘渺的薄雾,再向远望去能隐隐约约看到山的轮廓,若隐若现。细听还能听到火车进入隧道的警鸣声,“嗡嗡”……走进胡同里,砖砖瓦瓦都透露着古老的气息。虽不如以往那样寂静,却因人们的到来而热闹。墙壁上虽有孩童嬉笑的画迹,却依然掩盖不了历史的沧桑。屋檐上有几只不知模样的神兽,泛着一中铜色的光泽。门前伫立着两尊石狮,因受到雨水的浸浊而褪色,穿梭着狭窄的过道,你会感到异常安心。

“咚咚”几声猛烈地撞击声,但又断断续续,成功将我吸引到了这个令人肃然起敬的地方——故宫。踩在因久经岁月的石板上,你可以感受到轻微的震动一路上虽有些颠簸但也还算平坦。不知不觉来到布满门钉带着一抹沧桑的大红门前,“吱呀”一声门打开了,城角上玲珑精巧的角楼越发的清晰,纵横交错的伸展,城墙干涸的裂开了一条条纹路。宫殿旁的白色汉白玉栏杆,随水流宛转,形似玉带。富丽堂皇的宫殿过于繁华而变得有些逊色。书法字画在这时显得格外高洁。走过一件件宫殿,跨过一道道门坎,看着那望不见的尽头,数不清的宫殿,不知在思索着什么……

蝉鸣四处响起,草丛因微风拂过而发出“沙沙”声音,夜很静,星星点点的月光洒在墙壁上,雨中朦胧的看到行人的身影。

漫步于北京的街头,你都可以感受到它的美。北京的美是无处不在的。不敢说北京是最美丽的城市,她也许在你心中比不过挪威的海峡风光,比不过纽约的繁华热闹,但请你认真去感受,去品味它。

【篇九:满分作文】

那一件件摧人泪下的感恩事激让我心醉,那一朵朵绚丽纷彩的花儿让我心醉,那一个个名胜古迹让我心醉,而最让我心醉的还是母语。

中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历史的大国,我们的母语历经了沧桑。但沧桑流逝了岁月,留下了自仓颉创造的汉语。古诗、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至现在那文体多样的诗文。有的柔情、有的豪放、有的一刀见血、有的震撼人心、有的曲折弯延这就是我们的伟大母语,让很多外国人着迷的汉语,真让我心醉。

读诗使人智慧,这是人们常挂在嘴边的,读李白的诗,豪放之气浑然而起。他的想象与夸张让人大为叹服:飞流直下三千尺,你能想象出这样的诗句吗?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你敢如此大胆直白出自己的想法吗?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你有如此的胸襟吗?这就是李白用母语发出的感慨。读他的诗,让人心醉于那种不屈已,不干人的狂傲和张扬中。

都说明清的专制统治让中国在近代史落伍,特别是清朝。但他们却留下了中国四大名著。明朝的三大奇书《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还有清朝的《红楼梦》。那曲折的故事让人赞叹不已,隐含的意义让人意犹未尽。红学就是专门研究《红楼梦》的一学术机构。这就是我们的母语,以她特有的魅力让我心醉。

如今,母语发展得更为丰富多彩。有时意味深远、有时幽默生趣、有时感人肺腑、有时气愤填膺让人爱上她,爱上书,使我们的生活也丰富多采。

然而,现在简直是英语殖民统治时期,母语渐渐被一些人无意中遗弃在角落。因为英语的地位与潇洒,有的人更热于追求它。从此,出现了一些被外国人讥笑的香蕉人,此时,我们是否学学法国人坚持热爱母语呢?

母语就如一瓶美酒,愈久愈醇。她的粉丝,像我,我永远热爱让我心醉的母语。我也不反对热爱英语,但我们决不能成人香蕉人。

【篇十:苦难也美丽】

大海如果失去了巨浪的翻滚,也就失去了雄浑;沙漠如果失去了飞沙的狂舞,也就失去了壮观;人生如果失去了苦难的磨砺,也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微笑着去唱生活的歌谣,无论是欢快的节奏还是沉重的低音。不要叹息生活给予了太多的曲折,不需抱怨生命制造了太多的坎坷,只要勇于面对,苦难,何尝不是一种美丽?

饮一壶浊酒,看万山落木,让一串串热泪洒向多艰的民生。杜甫,有着他的苦难人生。但这苦难,却也历练了他充满沧桑气韵的才情。轻轻几笔,大唐的骄傲和陨落便在苍茫的时空中凝成千古绝句,钙化了历史的风云,灿烂了后人的咏叹。杜甫的人生,因苦难而凝成一种苍凉的美丽。

历史的双眸里,一辆孤独的马车,沿着丝绸古道,缓缓西行。南海虎门的硝烟,让他成为万民敬仰的英雄,也带给他无尽的苦难。贬官、流放,堪叹英雄多磨难。而他终究选择了勇敢的面对。身在南疆边陲,心系王朝兴衰。凭一腔碧血,洒一地汗珠,他为没落的王朝,开辟了一个塞外江南。忠诚,飘洒在麦穗饱满的光泽间;伟岸,融入百姓世代相传的故事里。“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林则徐的人生,因苦难而铸就一种刚强的美丽!

“不为君王唱赞歌,只为苍生说人话!”柏杨的人生,曲折坎坷。少年丧母、丧父,求学路上从未顺遂,艰难创业,无辜入狱,爱侣弃之而去……他曾经痛苦得想要放弃生命,但他终究挺过来了,命运的折磨,最终成为他拼搏的动力。他潜心治史,抨击国人之顽疾,振聋发聩。柏杨,因苦难而成为“美丽的中国人”!

灵犀的河,波光粼粼如璀璨的星;星光闪烁,风雨中多少霜寒流逝岁月。在历史长河中泛舟,让所有的沧桑与厚重、苦难与缄默扑面而来。溯流而上,看英雄在苦难中的激流中奋起,听勇士在艰险的漩涡里高歌。历经磨难的人生才会缤纷,才会为这世间留一份壮丽!

一园葱茏,曲径弯弯总会激起寻幽探奇的向往;一波巨澜,潮起潮落更能迭出惊心动魄的鸣响;一个故事,遗憾悲惋才有刻骨铭心的震动;一种人生,跌宕起伏方显缤纷炫目的辉煌!

苦难也美丽,你,感受到了吗?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发布规则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14-2024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