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流相关作文

【篇一:游记的作文】

去年暑假,我们来到了黄河壶口瀑布。

壶口瀑布是仅次于黄果树瀑布的全国第二大瀑布。随着我们的车慢慢靠近了瀑布,一阵阵隆隆的响声传来,好像听见有人在打鼓。我们的车离瀑布越来越近,那声音也越来越大,发出炸雷一样的`响声。我们到达了目的地,那声音变得震耳欲聋,连几步远的距离都听不清对方说话。

壶口瀑布不仅声音巨大,而且景色奇丽。黄河水至此,巨大的洪流骤然间被两岸所束缚,地形上宽下窄,在巨大的落差中翻腾,声势如同在巨大无比壶中倾出,形成汹涌的黄河水倾泻而下,犹如一条条白色蛟龙,飞腾而起,奔向天空,带起一朵朵巨大的大浪花。我被这景象深深的震撼了,不由自主地往前凑去,想亲近这奔腾的河水,可是妈妈紧紧地拉着我的手,不让我往前走,我只好放弃了这个念头,冰凉的水滴落在我脸上,舒服极了!

傍晚,我们离开了壶口瀑布。听着那汹涌的涛声渐渐变小,直到慢慢消失,我的心里有了一些留恋,这壶口瀑布真是一个美丽的地方啊!

【篇二:我坚信读后感】

有人说,我们这些学生写作文,常喜欢把“人生”挂在嘴边,一个只经历十几年人生的人在纸上大谈“人生最大的意义”“xxx的人生真伟大”。可以理解成新生代的崛起,又或者是幼稚的思维逻辑。

我也喜欢这样——凌驾于柴米油盐之上,和“真理”接壤。

可是那些大作家,汪曾祺、林清玄、余光中,或者苏轼、王维,诗中文中,少的是人生哲理,更多的是午后醅酒,夏日品茶,公交车站的路人以及一篇篇的旅行见闻。

奥普拉说,我们不是拥有精神体验的人,而是精神性的存在拥有了一份人类的体验。

洪流之上的真理是永远存在的,可是人生中的体验却是瞬息万变。

以前,我喜欢在房间里看书看网课,觉得如果我今天网课看得足够多,题目做得足够对,我就成功了,成功地超越了昨天的自己,成功地向前迈了一步。好像一个在山谷中闭关修炼的巫师,认为出去走几遭就是在浪费我的时间元气。外面这么热,一颗颗冒出的汗会让你全身汗津津,一回家就是一股子汗味。在外面跑哪有在家里空调吹着好呢?

是啊,家是技术的用武之地,而技术正是来自屋外处于焦灼之中的大自然。

不妨抬起头,窗外远处的红绿灯在空气中晕开,漆黑的夜晚中有一阵阵的虫鸣蛙叫,就藏在近处的小河边,岸边的树木将白天光合作用的能量释放出来,继续它的呼吸作用,将它的静谧也藏在空气之中。

我开始跑步,我坚信,运动是任何一个处于洪流之下的凡人积蓄力量的方式。

跑步时,你做不到气定神闲,你只能大口呼吸,张望着四周的绿色和眼前摸不到的阳光,或者只是看着前方——森林公园里夕阳下的小路。

可是我发现,我会偶尔想起今天还有什么事没做,就来这儿跑步放松,总会有一种焦虑,焦虑渐渐消失在汗与喘息之中。我可以低下头看着时不时掠过的蚂蚁,路旁的树,天空上一朵朵不规则却又极富美感的云和前方弯曲的路。

奥普拉说,你的旅程开始于你决定站起来,挺身而出并活过充实一生的那一刻。

我坚信,运动时的我已经开始了这个旅程。

可是,我无法解释我运动的理由。因为“生命在于运动”?或许更为合理的还是面对暑假作业上的那条“每天运动1小时”,我至少可以有底气,并且底气十足地说:“我做到了!”

这想想就令人高兴,我甚至恨不得对遇到的每一个朋友都说一句:“我暑假每天在锻炼!”

高兴归高兴。

《我坚信》里有句话:只要你还在担心别人会怎么看你,他们就能奴役你,只有你再也不用从自身之外寻求肯定,你才能成为自己的主人。

真理总是存在于生活之中,就像珍珠总是诞生于洪流之下——经过沉淀。

我们精神性地存在准备着体验充实的一生,存在于这个洪流之中,却不被它所淹没。

【篇三:阅读,让我更成熟】

一直以来,我都是一个不爱读书的孩子。

从很小的时候开始,不知怎的,看到书上密密麻麻的字,我就头昏眼花,一点也看不进去。所以,我对社会的了解,仅仅来自于自己的日常生活的经验。可是,我接触到的世界毕竟很小,以致于到了小学,我还天真地以为好人就是好人,坏人就是坏人。

是阅读,改变了我的想法。初一放暑假的时候,老师布置我们回去看名著,这就像是一块石头压在我的头顶上:天啊!这不是要了我的命啊!于是,我怀着不会被老师提问到的侥幸心理,打着如意算盘——逃避。

这时候,姐姐站出来说:“你不试一下,又怎么知道读书的益处与乐趣呢?”在姐姐的鼓励甚至有点“逼迫”下,我很不情愿地拿起了一本书,就是这本书改变了我的想法——《骆驼祥子》。

《骆驼祥子》是著名的文学家老舍先生的作品,因为在当时那堆名著中,这本书是最薄的,所以我率先选择了它。

老舍的文字不深奥,简明易懂,勾起了我的兴趣,我花了近一个星期的时间来好好欣赏它,仔细琢磨它。我也仿佛亲眼看见老舍笔下那个原本老实淳朴、踏实能干的祥子,如何一步一步走向颓废,最终被社会的洪流所埋没。看完之后,我深叹了一口气,也有一种从未有过的感受。我该说些什么呢?祥子是个好人?没错,他刚开始是个好人,他的善良淳朴是现在的人都少有的,可是后来吃喝嫖赌那样不做?那么,他是个坏人?他后来的确堕落了,各种恶习无一不缺,但他的本性并不坏,是社会的种种使他变成这个样子的,谁又能阻止?

一连几天,我都陷入深深的思索,最后,我艰难地得出:没有谁是一定的好人,也没有谁是一定的坏人;做一辈子的好人很难,做一辈子的坏人也很难;而驱使这一切的,是现实的社会,残酷的社会。

从此,我爱上了阅读,爱上了阅读一些有深度,有内涵的文章。几乎每次,我都能从中读懂些什么,领悟到一些以前不知道的道理;虽然这些道理有时候可能不全对,但最起码,我可以一一去验证,去判断,这样人生才能更有意义,我才能更成熟,不是吗?

每个人都有变得成熟的一天,而阅读,让我变得更成熟了。

【篇四:生活因科技而精彩】

繁华城市的街头,手机的嘀嘀嗒嗒声络绎不绝,车辆来往,好似奔腾不息的洪流,五颜六色的霓虹灯在大地上辉映出不同的光泽。心想:啊!生活因科技而精彩!

生活在因科技的发展而不停地改变着。古代的时候,街道上只有人们熙熙攘攘的背影,夜晚,也只有那些有钱的店铺才有可能亮着一只灯笼。可是现在呢?街上车来车往,灯光照耀在那地面上,显得十分安闲。夜晚月明星稀,可街道却是繁华依旧,可见科技给生活的变化是多么大啊!

随着时代的变迁,手机也在不断地更新换代。由原来大哥大的单调古板,到现在苹果、三星的横空出世,人性化设计、操控简单、功能齐全。由此可见,科技给生活多少精彩啊!

科技一天天地变化,给予人们无数的惊奇与发现。20年代时,美国的宇航员成功登月,让世人感觉自己只处在宇宙的冰山一角;美国“好奇号”成功登上火星,见证了人们不断探索的精神和世界的奇幻美妙;费米发现了核能的无限裂变,让人感觉到资源的无穷无尽。科技发展的层出不穷,让人觉得眼花缭乱,魅力无穷。可见,科技便是生活的一把手啊!

科技在生活之中无处不在。很多还是玩出来的奥秘,列文虎克在玩眼镜的过程中发明了显微镜,伽利略在玩的过程中发现了钟摆摆动的规律,等等。

生活之中处处都有科技之光的身影,科技就好像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装饰品一般,把生活装点得精彩十足。

【篇五:破茧成蝶】

破茧成蝶,涅槃重生。

他,从出生的那一刻起,第一眼就看到了那蔚蓝的天空。他的身旁没有爸爸,妈妈,兄弟姐妹,朋友。他的身影是那么渺小,没有人保护他,呵护他,反之有人骂他,打他。一切都得自己来。但那蔚蓝的天空给了他莫大的勇气,支撑着他活下去。

一天,他看见一只美丽的蝴蝶在天上飞,他感到羡慕,便急忙跑去问那只蝴蝶怎样才能飞,那只蝴蝶只告诉他不断地进食然后笑着飞走了,在空中,她说:“记住,你是蝴蝶的孩子——。他不断的进食,夜以继日地进食,能飞上天空,他的身形变得臃肿。十天过去了,没有任何变化,但他心中却说:“快了,快了”眉宇中充斥着异样的光彩;二十天过去了,依旧没有任何变化,眉宇中没有了那色彩;一个月过去了,眉宇中尽是忧郁之色。他不再相信任何话。用忧郁,羡慕,嫉妒,仇恨的眼神凝视天空,他开始吐丝。一圈又一圈把自己包在里面。对生活充满了失望。他要将自己囚禁在自己打造的囚笼之中,那囚笼不透一丝光,拥有无限黑暗,堕落下去,在里面死去。

开始,他感到恐惧,但他又想,我都不怕死了,还有什么可以让我害怕的东西呢?恐惧感也就随之释然了。一阵困倦的浪潮袭来,便在黑暗中沉沉睡去。不知睡了多久,他听得一声鸟叫,便醒了过来。潺潺溪流的声音流到他的耳畔,震动他的鼓膜。他那顽固的心变得松懈起来,活下去的欲望愈来愈强烈。终于活下去的洪流冲垮了那可顽固的大堤。他用牙咬那一根根晶莹的丝线,光线渗了进来。那熟悉的感觉布及全身。他终于回到了光明的怀抱。奇怪的感觉传来。他向后看去,语塞了。那是一双翅膀。静静地,仿佛时间凝结了。他的眼里含满泪水,这是兴奋的泪水,饱含艰辛与苦涩。一下,他远离地面;两下,他飞向天空!那是属于他的天空,他的世界!

人犹蝶,蝶和人,都需要要一番努力方能成为人上人。,饱受寂寞之苦,化茧成蝶;人,经过一番努力,终能成功。一生能为自己的梦想而奋斗,更何况人呢。

【篇六:碎片化的生活】

当被问到“碎片化的生活”时,人们总会谈论起手机,电脑的害处,如何如何“偷走”了原本平静的心,众说纷纭,无一不是不好,但在我看来,“碎片化的生活”却是一种选择,正确的利用它,同样也能有所广益。

在长时间行驶的地铁上,在等待公交车的空闲时间里,我总会怀揣一本小书或是杂志,寻一处安静的空间,慢慢品读其细腻的文字,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世间百态的揭露令我唏嘘,爱恨情愁的内心可歌可泣,人生价值的感慨值得沉思。袅袅书香萦绕在身边,抓住这些许时间的阅读使我不得不珍惜。环绕周围,青年女子,就连老人小孩,都常常手机不离手。瞪大的眼球目不转睛的盯着屏幕,几百几千字的文章一扫而过,在信息的海洋里遨游,收获到的却大多是无用的垃圾信息,快餐式的阅读方式分割了我们的专注,再不能深层次的读书。有人问我,就这点时间都要读,哪能用心?手机阅读快速方便,为何不用?听到这话,我笑了。在慢节奏和跟进时代的阅读与利用中,我们如何选择。我想我的答案不会改变。随着纸质书的陨落和电子文章的冉冉升起,人们也失去了最原始读书的本质,过度地追求大量的信息,泛泛而读,没有思考,最终只能适得其反,称为时代的“奴隶”。我认为,阅读是逐渐了解自己内心的过程,在心灵的涟漪和波涛中,升华了自己的思想。钱易赚,官位易得,信息易获取,而坚定强大,清明沉静的思想不易有,而读书,正是帮助你接近这一点。阅读慢,但其中能够思考,能够感悟,便是收获:阅读快,但得过且过,草草了事,才是失去。纵使是零零碎碎的记忆,积沙成塔,水滴石穿,终有所成。我捧起了自己的书,在时代的洪流中依旧坚持我心,任其击打我身,有书相伴,足矣。

一个人如果只懂得追求物质生活,而对精神生活一无所知,就不能成为一个道德高尚的人。信息时代的生活方式把安稳的生活打的支离破碎,但我仍能从中寻找适合自己的碎片,拼搭起属于自己的精彩拼图。“碎片化的生活”不仅是一种选择,还是一种态度,是随遇而安,或是坚持自我,全看你自己。

【篇七:奉献】

贝壳虽然死了,却把美丽留给了整个世界。

——题记

“最美乡镇干部”的某乡党委书记,在一个别人不去的地方一待就是八年,用他那坚定顽强的意志,把穷乡僻壤建成了绿水青山。他为乡村留下了美丽,他把自己奉献给了人民,他用他的汗水打造了美丽的风景,他投身于工作为人民服务。

奉献,把美丽留给他人,把幸福传递下去。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人并非为获取而给予,给予本身即是无与伦比的欢乐,对人来说,最大的欢乐、最大的幸福就是把自己的精神力量奉献给他人。

奉献,让我们有扬我国威,立我国志的底气。当著名科学家师昌绪被授予“感动中国”的奖项时,我们只能瞻仰属于他的奖杯。享年96岁的他,在天堂接受这份荣誉。回望过去,他将自己的一身奉献于爱国主义科学研究中,年轻时满怀赤子之情,壮志凌云,放弃大洋彼岸优厚的待遇,回到祖国怀抱,投身于航空事业的发展,年老时,怀揣着九旬老人的热血,依旧穿梭在自然科学的海洋中。他把最后的光和热全部奉献,不折不扣。他的人生没有了遗憾。

奉献,不断实现自我的人生价值。“最美乡村教师”朱敏才、孙丽娜,他们放弃北京的安逸生活,甘愿来到山区支教。艰苦的条件让他们饱受疾病的折磨,接受风雨的洗礼,但却成就了无数山区孩子渴望实现梦想的心愿。节衣缩食,只为给孩子更好的条件,年逾古稀,只为让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山寨中朗朗的书声就是给他们最好的回报。他们前半生为中国外交事业做贡献,后半生为圆山区孩子们的梦而奉献。他们的人生价值发挥得是如此淋漓尽致。他们本是甘愿如此,留下的却是最美的回忆。

奉献的火焰永不熄灭。在社会的每个角落,一颗颗童心在呼唤,他们举起摇摆的双手在擦洗人们心灵的尘埃,想把奉献留在人间。

奉献不是为了索取,奉献应是自觉自愿的。让我们新世纪的一代青年都投身到乐于奉献的滚滚洪流中,从现在做起,从自身做起,让奉献这棵常青树,永远葱茏繁茂。

【篇八:我的未来不是梦】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但每个人的未来却是不尽相同。有的人怀揣着自己的梦想前行;或许一路坎坷,或许只能在通向理想的道路上踽踽独行,但是,他们始终怀揣着自己的梦想和为之不懈奋斗的坚定信念。而有些人却是无法坚定自己的信念,遭遇打击便就此没落,一蹶不振。

同样的,我也有自己的梦想,在走向梦想的道路上,同样会经历挫折……

“你是不是像我就算受了冷漠,也不放弃自己想要的生活……”

张雨生《我的未来不是梦》的旋律时常在我的耳边响起。是啊,就算在受尽冷漠,历尽挫折后我们是否还能一如既往的坚持自己的信念呢。曾经我们走过人生的低谷或黯淡岁月时,心中却始终不肯放弃自己最初始的理想。在低谷、黯淡过后,当我们走上高坡,沐浴着阳光时,回想起之前的挫折,便会露出自豪的笑容:看!我坚持了下来!

“你是不是像我在太阳下低头,流着汗水默默辛苦的工作……”

在经历挫折的同时,我们的理想也会接受时间的考验:在艰辛的,日复一日的工作之后,却得不到任何回报。时间一分一秒的度过,却看不到应有的希望,在这时,你是否也会有放弃的想法,我也曾迷茫过,我会担心我的梦想会泯没在时间的洪流之中。但是,我坚信,我的未来不是梦!付出努力就会有收获,当我度过这段单调的岁月,露出久违的笑容时。一种巨大的满足感,会充斥我的全身:看!我坚持了下来!

“我的未来不是梦,我认真的过每一分钟,我的未来不是梦,我的心跟着希望在动……”

我的未来不是梦,我相信付出就有回报,努力便有收获。认真的度过每一分钟,将每一分钟都当做走向梦想的道路上的垫脚石。认真走好每一步,让心随希望跳动,让梦因努力而绽放!

我相信,我的未来不是梦!

【篇九:找到自我,铸就一颗有血有肉的心】

当阿尔法狗的目光渐渐闪亮,注定一场新的科技革命到来,或将改变人类。e时代的洪流冲击着城市每天的表情,写字楼里不断传出电子邮件的讯号声,实验室里科学家似乎又有了新的成果。

时代的浪潮裹携着新科技而来,一张张面孔开始日渐麻木,人们的内心渐渐失去了心灵之光而黯淡。不禁令人担忧起库克的忧思:人类若像计算机一样思考,便失去了价值观和同情心。

记得赫尔曼·黑赛曾说:“对人而言,他的职责就是找到自我,然后在心中坚守一生,永不停息。”因此,面对人工智能等挑战,我们应找回自我,找到价值观与同情心,以这些美好的人性,铸就一颗有血有肉的心。

十二岁的年纪正值花季,而她却如花般从枝头飘落,散一地芬芳。她是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何玥,人们口中的“小玥玥”,在生命垂危之际,她主动将器官捐给了其他生命。遗体捐献已成当今饱受争议的话题,3D打印技术更是为医学提供助推。然而,机器生产终究冰冷,何玥捐出的又何止是器官,更是她对无数垂危生命的同情与关怀。小小年纪尚有这样的价值观念驱使她奉献。病床前,她含笑而去,没有遗憾。因为她用自己的生命之光点亮了他人,用一颗有血有肉的心诠释了人性的美好。

当心灵的微光与价值观碰撞,我们感受到了人性的温度。这,是计算机永远无法拥有的宽度。

前阵子怡逢诚品书店周年庆典,创始人吴清友再一次进入人们视线。谈起办书店缘由,他淡然地笑着。那个年代,书店极少,看书的人更少,热爱阅读的他发现阅读之趣,更渴望以自己的力量为社会的人心价值观带去些改变。自己幼时的经历更让他同情那些无书读的孩子。自此,负债十几年依旧不放弃,为的是“诚”,他奉行了一生的自我价值,他坚信文化对于社会的无穷力量。事实亦证明,当初的坚持是对的,电子阅读虽兴起,纸质书籍历经时间的考验仍承载厚重历史文化而不倒,如今的诚品书店灯火熠熠,点亮了人们的心灵,积极传递着阅读之美。

“当深秋的生命遇上生命的深秋”,我们体会到了人性的力量。这,是计算机永远无法达到的深度。

草根诗人余秀华,年纪与我们差不多时便退学在家。疾病缠身的她深能体会患病者的痛苦,她同情他们,但她没有可怜自己。她无法下地帮父母务农,可她通过写诗,在诗歌的天地中徜徉,找到自我,实现自我价值,更用作品感染他人。她感恩到:“世上再没有什么能让诗歌般让我如此感恩、期待!”一千多首诗,串联起一幅生命的画卷,她将人生感悟寄托进字里行间,将希望与美好带给更多身患恶疾的孩子。以一颗血肉之心,抵抗世间风雨,感动了不少人。

当心灵的真善美插上翅膀,在诗海翱翔,我们感悟到了人性的魅力。这,是计算机永远也无法攀登的高度。

诚然,科技再发达也终究无法取代人类。人类因思想的火花而与众不同,因人性的光芒而伟大不朽。

面对信息智能时代的挑战,需要所有人练就一颗强大的、有血有肉的内心。科技成果交织的迷宫里,莫要迷失了自我,迷失了方向。我们是人,是拥有思想的灵魂,找到自我,坚守信念,坚定自己的价值观,一路向前。

莫被沿途风景所恋,莫为曲折歧路所阻,莫因时间而躁。在时代洪流里,找到真自我,铸一颗有血有肉的心,去抵挡浪潮汹涌,活出人性中最广的宽度,最渊的深度,最美的高度!

【篇十:建设幸福中国我担当】

时光如梭,我们的祖国已经成立了67周年了,这67年来,我国家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国从一个动乱的国家,变成了一个安定团结的国家;从一个贫弱的国家,变成了一个富强的国家,从一个备受欺凌的国家,变成了一个在国际上享有崇高地位的国家。我们为自己是中国人感到骄傲和自豪。

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是靠全国人民的共同创造,奋斗而来的。那是在党领导下,中国人民经过几十年艰苦斗争,建立了新中国,才使中国人民站起来了;那是中国人民经过长期的艰难探索,在改革开放的热潮中,迎来了一个蒸蒸日上的中国,使中国人民富起来了,那是在科学发展观的统领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使中国人民幸福起来了。我们还必须努力奋斗,才能建设一个“幸福中国”。可见,“幸福中国”不是坐等而来的,是通过艰苦奋斗创造而来的。

建设“幸福中国”不是喊口号,是要实实在在地付诸行动。

作为一名中学生,我们应该为此做些什么呢?

首先,要做一个善良的人。从自身做起,做好身边的每一件小事。“莫以善小而不为,莫以恶小而为之。”其次,要不断提高和完善自己,并把自己的成长融入“建设幸福中国”的时代洪流之中。培养时代主人翁意识,因为,中国的未来属于我们新一代,幸福中国等待我们去建设。

其实,幸福是简单的,是朴实的,是琐碎的,但它却是实实在在的,是看得见模得着的。幸福没有标准,每个人对幸福的理解都不一样。它代表着一个人的理想和追求,用心去追求,幸福就会与我们相伴。

“幸福中国”是什么样的?

从大的方面说,“幸福中国”就是社会稳定,民族团结,治安良好,生态宜人,山清水秀,空气清新……从小的方面来说,“幸福中国”就是生活便利,家庭和谐,邻里和睦,包容互且……所有这些都会让人们生活得更加舒心、安心、放心,对未来更有信心,从而有效提升幸福感。

我们是祖国的新一代,我们要好好学习,建设一个更加幸福的中国,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发布规则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14-2024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