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相关作文
千变万化的月亮作文750字09-09
宋代大诗人苏轼在他的水调歌头中写道: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连大诗人都这么关注月亮,我可不敢怠慢呢!月亮的变化虽然不大,但时间一久,你就会发现月亮每天都在不停的变化。正月十五那天,我抬起头来观察月亮。哇!好圆呀!像一个白玉盘挂在天空。那月光好亮呀!这月光正和我在捉迷藏,一会儿照在我脸上,一会儿躲在云叔叔的后面。到了第二天,就不一样了。这月亮少了一块。难道真的被“天狗”吃了一块?哦!不是。经过我...
古诗词扩写作文600字09-08
【《夜宿山寺》扩写】李白在游历的途中时,见天色已晚,便想就近的一个寺院投靠。晚上,李白睡不着,从所住的寺院里走出,望着天空,不禁产生了走近看看的念头。李白一级一级地登上台阶。快了,快了,终于要到了。那星仿佛近在咫尺,触手可及。望着远处飘渺不定、时聚时散的云,好似有仙人在其中腾云雾,逍遥而又自在。李白屏住了呼吸。生怕惊动了那些仙人。悄悄溜下塔楼,回到寺院,写下了夜宿山寺这首磅礴的诗。【《赠汪伦》扩写...
读李白作文800字09-06
岁月悠悠,湮没于无声。有一人,身着敞怀青衫,披散青丝,一壶酒,一把剑,傲立于历史长河的岸。他是李白,盛唐的灵魂。“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李白生于那片声势浩大的盛唐山水,御手调羹,贵妃捧砚,力士脱靴。他是众星捧月的那月,却仍郁郁寡欢。他知道自己不善阿谀奉承,常伴君王左右亦不是他的志向。玄宗赐金放还,他仍意气风发。纵然颠沛流离、历经坎坷,但他喜笑悲歌气傲然,九万里风鹏正举。沧海一声笑,散发...
心中的明灯作文750字09-05
古道边的灯火,大海上的灯塔,夜空中的银月,为我们指引前进的路。心怀一盏明灯,为我们的人生导航。相信,总有那么几盏明灯,在曲折的人生之路上为你守候。心怀一盏明灯,体会文人骨气。他少时便有“大济于苍生”的雄心壮志,渴望自己也能像先祖那样有所作为。奈何当时门阀制度森严,他既没有高贵的门阀可资凭借,又“性刚才拙,与物多忤”。尽管也曾不止一次进入仕途,但总觉得“志愿多所耻”每每总以辞官归隐而终,使他“大济于...
永远的诗仙作文650字09-04
中华的文化史中,多少的文人墨客似群星闪耀于夜空。而李白好似最独特的一颗,让人忍不住去怀念,去仰慕,去追寻。李白的家境在少年时相对富裕,但他却没有成为公子哥,而是把钱财看得很轻,并且乐善好施。少年的李白便很好学,通览各种书籍,还习得一身的好剑术。这算得上一个文武双全的人了。李白相信道教,心中自然有归隐山林逍遥自在的想法,但他同时有建功立业的政治抱负。这就使得李白的内心起了强烈的冲突。但这挡不住他对国...
千古韵律悠悠我心作文800字09-04
唐诗宋词风光旖旎,在我心中留下了挥之不去的光影……唐宋是诗词的国度,是诗词的惊艳再现,又是诗词缔造了唐宋,滋润了唐宋。唐宋诗词如酒。经飘逸豪放的李白,沉郁顿挫的杜甫,清新婉约的李清照,豪放旷达的苏轼等人的手一起搅浑,酿成了一坛千年佳酿。流传至今,其浓味与香味让人回味无穷。是月缔造了唐诗。面对友人遭挫李白高吟“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面对一缕浓浓的思乡情更有诗云“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梦遇太白解心愁作文1000字09-04
夜深如墨,做完作业的我终于有机会捧起心爱的《旧唐书-李白传》。待看到李白被赐金放还时,忽闻一股奇特的异香,扰人心神,我渐渐迷糊,似走进一片奇异的世界……烟雾缭绕,一轮孤月悬挂在青墨般的夜空中,月光缓洒徐下,映照在湖面上,反射出阵阵银光,一叶扁舟在湖面上正随意地飘荡……“我这是在哪?”我揉了揉隐隐作痛的脑袋,倏忽发现眼前竟站着一披头散发、衣衫不整的男人。“既来便是客!我李太白可不小气。”他自报家门。...
仰望星空作文750字09-03
今天试卷发下来了,我做梦也没想到,居然只考了89分!这惨不忍睹的分数使我的心猛的颤抖了一下,手和脚也情不自禁的发抖起来。一整天,心里都堵得慌。夜晚,我站在家里的阳台上,静静地仰望着天空。天渐渐黑了下来,仿佛一个巨人将黑幕慢慢地拉下来。远处的青山一座连着一座,到处都是茂盛的大树,可是,此刻,一切看起来都模糊了。这一刻,感觉时间的流动是可以直观的。我仰头看着夜空,如玉盘般的月亮高高地挂在空中,而周围的...
我爱阅读作文750字09-01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我是个爱读书的孩子,我喜欢的书有《十万个为什么》、《最好的方法读唐诗》……其中我最喜欢读的书是《最好的方法读唐诗》!因为这本书让我知道了用什么方法记唐诗!在读书时,我仿佛进入到了另一个世界,让我认识了许多古代有名的大诗人,比如李白、孟浩然、王维……我最喜欢李白写的《清平调词三首(其一)》和《行路难(其一)》!记唐诗的方法就是要先了解一下诗人,而诗人又是在什么情况什么心情下写...
明月几时有作文900字08-29
我想,苏轼在写这首词的时候,一定是掉了泪的,滴落在酒杯中的泪水与酒水交融,一饮而尽,在心中泛滥成一片苦海,古往今来,借月抒怀似乎是文人墨客最热衷的一种渲泄情感的方法,尤其是在离别之时遇逢中秋之月,那更是要朗声悲抒,声泪俱下,情郁于中,怎一个愁字了得?但苏轼到底是苏轼。悲吟之余,他还有一种更为可贵的精神——豁达。我毫不否认杜甫的“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温庭筠的“十二楼中月自明”,也不否认李白的“...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发布规则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14-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