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相关作文
我在李白的引领下作文550字08-02
曾几何时的我并不是一个莘莘学子,而是一个迷惘于人生、友情和学业的少年。自从我读懂了李白,“认识”了李白,我才发现,我的道路是那么的宽畅,路途也不再迷茫。“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小学时的我,常不爱写作业,写一道,落一道。做事亦是如此,从来没有过坚持下去的恒心。看过李白也曾逃学,仿佛觉得我俩志同道合,可当他烦恼憣然醒悟,刻苦读书,最终成为古代一位千古风流人物时,我只有羡慕的份儿,随即想到:他坚持下...
描写李白的作文450字07-30
我眼中的李白是为人豪爽、很正义、很有才华、而且很自傲的人。他豪爽是因为他的酒量很大,在他的诗中就描写了很过关于他喝酒的事,比如说,“醉起步溪月,鸟还人亦稀”,“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消万古愁”,“我醉欲眠卿可去,明朝有意抱琴来”等等,都描写了李白与酒有关的事情,所以,我觉得他很豪爽。我觉得他很有正义感是因为他有一次自己出钱,用三十万来救济那一些的落魄公子(书生、文人),让他们有了基...
赠汪伦改写作文300字07-29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如今李白就要走了。他来到桃花潭边欣赏这美景,那朵朵桃花多美呀!猩红的热情,粉红的妩媚。那白瓣上撒着点点红斑的,则显得端庄淡雅。忽然一阵风吹过来,花香扑面而来。花的香味引来了蝴蝶,那蝴蝶像优雅的舞者在空中翩翩起舞。李白刚上船,就听见一阵脚踏歌声,原来是汪伦来给李白送别。汪伦脚踏节拍,边走边唱。歌声中透露出他的不舍之情。李白听着歌声,回想起了与汪伦的相识。这段日子是汪伦和李白花前月...
夜色作文400字07-26
每当到了夜晚,我就这样静静地看着夜晚的天空,会感到一种没由来的宁静,心中不由得慢慢地静下来。夜色如水,天空静止的一动不动的,那黑色,像是被人用墨水泼了上去一般,只剩下月亮和星星抖落抖落身子,没有被墨水侵染到。突然,一只小鸟飞过,黑色的夜晚,模模糊糊的让人看不清形态。星星似乎很喜欢这只小鸟,冲他眨眨眼,可惜小鸟并没有搭理它。不过星星并没有气馁,而是安安静静地待在自己的位置上,像我看他一样,看着我。而...
诗情满溢作文750字07-26
自古以来,文化都是人们所憧憬追求的。古诗,拥有五千年的文化,是古人留给我们丰富的财产。所以我愿意生在大唐盛世:唐朝和文人的天下:宋朝,因为它能让我领悟诗的历史和蕴含深远的文化。在唐朝,我可以遇到李白,那个被称为我国文学史上继屈原之后又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李白善于描写壮丽的自然景色,比如:“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这句表达了对祖国山河的热爱,营造出清秀美的意境,诗作既有“仗剑去国,辞亲远...
似风似梦,是童年作文700字07-23
童年,是熹微的晨光,是夜晚的明星,是艳丽的花朵。七彩的童年里有无数的欢声笑语,嘻嘻哈哈,其中也有一些幼稚而又可笑的事情。大年三十,我家办年夜饭,许多亲朋好友都聚集在我家。喝得最欢的就最属爷爷了:嘴里一边在喝,还不停的说:“好香的酒啊。”我心想这酒一定比牛奶好喝一定比汉堡好吃吧。在我的记忆里,好像曾经问过爷爷:“爷爷,这酒真的好喝吗?”爷爷仿佛回味无穷的一边咽了咽口水一边说:“酒是天河里的水,喝了能...
人生路上欢愁多作文900字07-23
路在何方,就在脚下,世上本无路,走的人多了便成了路。———题记再优美的文字都是对欢乐和愁苦的诠释。人生何缘不快乐,只因未读李太白?那一年,他踌躇满志,满腹经纶。他“五岁诵六甲,十岁观百家”。作诗立就,才华出露。年少本轻狂,唐玄宗御手调的羹至今还散发出阵阵香味;那双傲慢的靴子还落在高力士羞愤的手中,只是人却不见了。世人皆知使国舅研墨亦是他的杰作。年少时的他,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豪放不羁,人生之路充满...
诗韵飘香作文800字07-22
泯一口香气扑鼻的茶,令我陶醉其中,给予我精神的慰藉,我像一只贪婪的狼如饥似渴地吸允着知识。望一轮皓月当空,繁星如许。便不知不觉想起了“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短短的一句写出了浓浓的思乡之情。漂泊在外的游子就像柳絮一样到处飘荡。随遇而安。而心里的苦就像那滔滔不绝的江水。“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以前我觉得那些诗人应该过着抚琴作诗,饮酒作对的日子,可不曾想是这样的。我想李白内心的孤独应该是无人能懂...
我给曾实起绰号作文700字07-22
在我们班里,有一位同学,他的名字叫曾实,他是男生,皮肤白白的。他的爱好是写诗,但写出的“诗”却一句也不对,根本不成句。我们给他取了一个绰号,叫“诗仙”曾白。也就是现代的李白。说真的,他的性格和李白可以说是一模一样的,比如,在一次同学聚会上……“曾实,你要喝些什么呀?”我问到。“我要喝雪花啤酒。”真实脱口而出,我还以为他是开玩笑的,于是去外面买了一瓶可乐。等我回到餐桌上时,桌子上却多出了一瓶啤酒,我...
我敬佩的人作文600字07-20
李白,你虽已故千年,但我依旧钦佩。世人称你为“谪仙人”,只因为你那“一篇诗,一斗酒,一去唱歌,一剑天涯”的洒脱自然。你曾于长平山与老者赵蕤一齐练剑,修道,写诗,著文。因为人生两大转折: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让他明白了持之以恒的道理;而今日,观燕子飞行,让他明白了应积蓄力量,而当力量足够大之时则能快如闪电的道理;使其受益终身。李白便于这一年下山,但他并没有走出川地,而是坚持在四川境内游学,游遍四川...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发布规则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14-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