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相关作文
赌书消得泼茶香作文650字09-17
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文人墨客闲暇之余、呷茶赏花、饮酒赋诗。细细品读,风雅依旧。我对于中国得古典文学很是着迷。也许时隔甚久,离我们很远很远,但它们就在这里,就这样静静地摆在我的书架上,沉淀着五千多年的时光。何谓经典?经典是被大部分人所认同的价值观,是随着时代的变迁,依旧经得起时间的考验,依旧能使人得以进步升华的书目。它们有着超越时间的意义,不会受到某一时代的偏激思想影响。我喜欢读《庄子》...
笠翁对韵读后感作文600字09-16
“天对地,雨对风,大陆对长空,山花对海树,赤日对苍穹。”每当读到《笠翁对韵》这些经典读本时,我心里就充满了宁静和诗意。《笠翁对韵》作者李渔,明末清初文学家、戏剧家,号笠翁,因此叫《笠翁对韵》。一本《笠翁对韵》写得绝妙,用对仗、用韵来组织词语,从单字对到双字对,直到十一字对,声韵协调,朗朗上口,内容包罗天文、地理、花木、鸟兽、人物、器物等。在这本书中,还包含着许多知识,有古代历史、神话、名人的故事以...
给文化一个微笑作文900字09-15
有一种光芒,笼罩着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有一种烈焰,点燃了绵远的文化情思;有一种微笑,鼓舞了民族灵魂的文化激情。文化就像缝在被子上的线,一表一内,一露一隐,让人难以把握,我们不能深刻理解它的精髓,掌握的仅仅是它的表象。即使如此,也要对之以微笑。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人们对文化的探索,随着时间延续。只是中国人到现在还没有摆脱一种心理,那就是只有沾到西方人色彩的文化才是优秀文化。听说,清...
观《经典咏流传》有感作文550字09-14
今天,学校组织全体学生观看了央视的一档综艺节目《经典咏流传》。这是一档音乐诗词类的节目,是将古诗词和部分近现代诗词配以现代流行音乐,带领观众在艺术家和歌手的演绎中领略诗词之美。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康震,中国音乐学院院长王黎光,著名主持人曾宝仪,著名音乐人庾澄庆共同组成鉴赏团,一起来为观众解读经典背后的文化内涵。第一位出场的经典传唱人是王迅。他将我们从小就熟背的《咏鹅》唱的活泼可爱,令在场的...
学国学,诵经典,传美德作文1500字09-13
“国学”,顾名思义,中国之学,中华之学。而在这个“全球化热潮”席卷全球的时代,英语,成了一种国际化的语言。理所当然的,各个国家都将英语这门语言搬进了课堂,正在努力融入国际社会的中国也自然不会例外。更甚者,视英语重于语文。而中国的不少学生也认为,学语文不过就是读读背背,应付考试的。好在,中国已有许多学者发现了这个问题,并促使有关部门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例如有的学校专门开设了“国学”这门课程,或者将英...
得与失作文600字09-13
从古自今,“有得必有失”,是一句经典。有所得到,就必然有所失去,就如同失去了翠绿但得到了果实,失去了年轻但得到了经验。失去的与得到的并不一定相抵,事情可能变得更好,也可能变得更糟。“塞翁失马”无疑是一个经典的例子,“塞翁失马”大概发生在西汉,讲的是有一个边塞的老翁一开始有了一匹马,但过了不久那匹马走丢了,人们都替老翁感到可惜。然而过了不久,马回来了,还带回来一匹野马。老翁的儿子因为爱骑那匹骏马而摔...
语文作文作文550字09-09
古人云:“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鉴,可以知兴衰。”是啊,那些在历史长河里积淀下来的——经典,是那么的迷人。我们要传承经典,咏出历史之歌。传承儒家之经典,让我们懂得“仁政”的意义。儒家思想在汉代成为中国古代的主流思想,历代各个国君深知“仁政”的重要性,对人民友爱如同子女一般,更不会以苛政巩固统治。正是皇帝们传承了儒家经典,他们的人民才能安居乐业,悠然自得。假如他们不是顺应了历史的潮流,传承了并...
读经典快乐成长作文650字09-05
孙中山说过:“我一生的嗜好,除了革命之外,就是读书,我一天不读书,就不能够生活。”像游鱼热爱碧水,像小草依恋大地,我深深地热爱着读书,尤其爱读国学经典。没有什么快乐比得上读书的快乐,当你正在阅读时,你便是个快乐的自由人。孤独时,国学经典是知心的好友;烦闷时,国学经典是敞开的窗户;阴暗时,国学经典是灿烂的阳光;灰心时,国学经典能给你无限的热情……读一本一本的国学经典,犹如品味四季的景色,可欣赏“碧玉...
考验——读《水浒传》有感作文1000字09-05
从来没有任何一个国家的文明像中国这样,宛如一条滔滔不绝的大河。或许,总有险绝的道路,却从未阻挡它前进的决心。河水过后,留下的是那一方肥沃的泥土,有的,经过人为地修缮过后,成为了能历经万世考验的不朽传奇。时间,对于《水浒传》的考验才刚刚开始。或许是心血来潮,一个数百年前的人写下了千年前的故事。而这部作品对现在的你我仍有如此大的触动,这其中,是它经历的最为重要的考验;内容为帝王之所不容,却仍能传承下来...
我努力读懂经典作文600字09-02
大文豪苏轼的名篇《赤壁赋》我在三年前就能背诵,这得益于我的爸爸,他是一名高中语文老师,是他向我推荐了这优美的散文。“宁子,把《赤壁赋》给我们背诵一遍好么?”一有时间,校园里的叔叔阿姨就这样逗我。当我操着稚嫩的童音一字一顿、有板有眼地诵读完后,叔叔阿姨们报以热情的掌声,那场面让我有些飘飘然。“这篇文章主要写的什么呀?”唐阿姨问我。“苏轼和客人在赤壁度周末。”我不假思索地回答。“那‘渺渺兮予坏,望美人...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发布规则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14-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