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火相关作文

【篇一:扬州作文】

我出身在扬州这个城市中,它历史悠久,景色令人心旷神怡。从有了扬州那一天开始,我们这儿就一直在变化着,但唯一不变的就是繁荣。

先讲讲古代,就说扬州,它在古代可是一个重镇,因为它是个交通枢纽要道。古人出行,大多是乘船。而扬州恰好坐落在长江旁边,乘船十分方便。因此,乘船的人都会在这里。更多的人是冲着江南来的,不是因为它的景,它的景当然迷人,但人们不是来看景的,而是丝绸。江南的双重诱惑使商人,游客络绎不绝。此外,本地还有很多商人,他们卖的不是丝绸,而是盐,很有名的盐商,所以他们很富有,他们一直过着这样的生活,直至如今。

当今的扬州,衣食住行,吃喝玩乐,每样都能满足。我们站在大街上,哪儿没有人的`气息?你只要在街上,就能见到座座直冲云霄的高楼大厦,过去的“危楼高百尺,手可扪星辰”也许就是这样的感觉吧!经过白天的车水马龙,晚上的扬州多了几份灯火和宁静,站在楼顶,环顾四周,灯火尽收眼底。万家灯火映亮了黑布般的天空,让人联想翩翩……黑夜过去,白昼到来。照进房内的阳光向我们宣告:新的一天开始了。

这就是我的家乡,这就是无比繁荣的扬州!

【篇二:我最喜欢的古诗】

有很多人喜欢游戏,有很多人喜欢学习,有很多人喜欢吃零食,还有很多人喜欢睡觉。而我最近却喜欢一首古诗—《劝学》。

“劝学”的原文是唐·颜真卿写的——

《劝学》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其中“三更灯火五更鸡”这句闽南俗语,是指勤劳的人、勤奋学习的学生在三更半夜时还在工作、学习,三更时灯还亮着,熄灯躺下稍稍歇息不久,五更的鸡就叫了,这些勤劳的人又得起床忙碌开了。还有第一句用客观现象写时间早,引出第二句学习要勤奋,要早起。

第三、四句写的是年轻的时候不好好学习到了年纪大了,在想要学习也晚了。他劝导人们在有限的生命里,抓紧时间,勤奋学习,不要错过读书的好时光。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应该像蜜蜂一样勤奋,好好学习,像羚羊一样,面对生下小羚羊让它在两分钟内坚持着奔跑,这种精神值得我们坚持学习。

就像我每天都要去做数不尽的、枯燥无味的homework,但我还是坚持下去了,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挤都还是有的。但有些同学就是不想当蜜蜂和羚羊一样的“人”,一直偷懒着不做作业,他们终将一事无成。

总之,颜真卿写了这首诗就是想告诉我们后人学习古诗并能深刻明白他的内涵!作为二十世纪的我们,应该抓住时间这个老人,把握机会,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篇三:家乡的变化】

我的家乡在湖北洪湖,洪湖是有名的鱼米之乡。那里物产丰富,山清水秀。

几年前的暑假,我与爸爸妈妈一起坐车经过长途跋涉回到家乡洪湖大同。印象中,以前家乡的道路很狭窄,路面是用石子铺成的,一到雨天,坑坑洼洼的,路面到处是积水,出行很困难。村里的房子又旧又矮,零零散散地分布着,附近的学校和村里的房子全部都是砖瓦平房,特别是学校里的课桌看起来非常陈旧,有些甚至已经东倒西歪了。学校的操场很小,旁边堆满了垃圾,十分难闻。家家户户的电脑、电视极少,娱乐设施、活动也都很少。到了晚上,灯火昏暗,大家都早早上床休息了,十分安静。大家出门走亲戚或者购物靠摩托车或自行车。村后的那条小河,因为过度污染,十分浑浊。

今年春节,我与爸爸、妈妈、弟弟一起开车回阔别已久的家乡。一路上欢声笑语。快到家乡了,我心想:“快到吧,快到吧!”我不禁兴奋起来。过时,映入眼帘的道路变得宽阔了,路面是用水泥铺成的,像一条长长又整齐的丝带。公路两边一幢幢小楼房拔地而起,变得整整齐齐,又宽阔又洋气。听伯伯们讲,现在村里家家户户都有了电脑、有线电视,大多数人也都有了小汽车,我心里暗自惊叹。到了晚上,公路两边和房前屋后的灯全亮了起来,整个村庄变得灯火通明。人们三三两两聚在一起,唱卡拉OK﹑跳广场舞,热闹极了,娱乐活动也丰富多彩起来。

再去学校,学校焕然一新。操场变大了,有专门垃圾回收处理,学校门口装了铁闸门。教室里,桌子干干净净,整整齐齐。书柜上摆满了各种各样的书,书柜顶端摆放着花花草草,美丽极了。

闲暇时,我与堂姐们来到村后面的小河旁。见到河水,河水是那么清,那么浅。再见到小河边的橡树是那么高,那么绿……

我的家乡变美丽了!我要努力学习,将来把我的家乡变得更加美丽。我爱我的家乡。

【篇四:鬼屋历险记】

【鬼屋历险记】

陆昊然

我和麦克,小英,佐助一起提心吊胆地进入了鬼火零星的鬼屋。

鬼屋的灯火很幽暗,地板上有许多裂纹,再往前走一点,地上铺满了骷髅头,踩上去很响,头上的蜘蛛网滴下了许多血,令我们毛骨悚然。

我们怀着一颗忐忑不安的心继续一小步一小步地向前走去,突然远处仿佛有一双血红的眼睛一眨不眨地死死盯着我们。一阵凉风袭来,屋里的蜡烛也灭了,一个恐怖的声音传来:“哈哈哈,你们死定了,后面的大门已经关闭,你们只有打败我,才有机会出去。”这声音好耳熟啊,不管了,只要打败他就好了。“火遁,毫火灭雀。”佐助喊道。“啊啊啊……这回有了火,我们都看清了。

他是我的同桌小鸣人,他看到我们转头就跑,我们也跟着他跑,终于追到他了,我问他为什么这么做,他把原因说了一遍,于是我们便放过他。

这次鬼屋之行,真叫人难忘。

【鬼屋历险记】

高乐

我们学校后面有一个屋子,因为太破旧,所以我们称这个屋子为鬼屋。

一天,我们放学之后来到了那个屋子前,我大胆提议进去看看,所有人都说是我提议的就让我先进去,我也没办法,只好推门而入。

鬼屋的外面,一棵棵树突破了房顶,惨白的月光穿过重重树影,在黑墨无边的地面上映照出一个个浅白的斑点,路边萧瑟的树林里,一棵棵屹立着,透着露水的湿痕,反射出月色的银白光。

在鬼屋里面,地上,墙上,还有天花板上都是血迹,我一直在心里说:“不要去想别的,勇敢地向前走。”我不敢回头,突然,一阵丁玲咣当的声音把我吓得一直往前跑,原来,是我踢到了一个瓶子呀!可是,前面突然出来了一个人,把我吓得魂飞魄散,一身冷汗,我往后跑,一直跑呀跑,跑到最后我一回头,才发现是我的同桌:何灵。

当我走出鬼屋的时候,身上的冷汗全部没了,也放轻松了。

【鬼屋历险记】

李宇涵

我提心吊胆地走进了阴森恐怖的鬼屋。

鬼屋里的灯火很幽暗,伸手不见五指,地板有些破旧,上面还有一些骷髅头和血迹,墙上有许多血红色的灯火,看得让人毛骨悚然。

我一小步一小步的小心走着,远处好像有一双眼睛怔怔地盯着我,诡异的可怕,我的腿开始发软了,头上的冷汗也涔涔往下流,手心里的汗也越来越多,可我还是壮着胆子往前走。忽然那个鬼开始向我这边走来,我立刻往回跑,跑呀跑,跑呀跑,那只鬼终于不见了。我嘘了一口气,开是前方又来了一只身上都是血的僵尸,向我一跳又一跳的过走过来,我心惊胆战地快速跑,终于又一次把他甩掉了,经过一次又一次的曲折,我成功的逃了出去。

从此,我再也不去鬼屋玩了。

【篇五:人工智能与人类的思想对决】

苹果总裁库克的一番话引起我们的一番深思,人工智能的进步为创新力量注入了新动力是毋庸置疑的,然人若趋于像计算机一样思考,其必后患无穷也。

诚然,计算机是时代发展的产物,人类最初发明创造机器是为了帮助减轻人工所需的浩大工程量,而绝不可能代替人类。换言之,人拥有意识,意识是本原,计算机依靠人给它以驱动。再先进的东西,人是基础。

计算机固然“聪明”,严谨的科学数据它有,复杂的原理它能解释,试问计算机的智慧从何而来?答案是人在背后做其推手。计算机的思考是极为有限的,没有人类的知识输入,人工智能怕只是摆设,人类千千万万的思想如点点星火,可以燎原。

正因为计算机是古板的,是没有感情的,所以计算机很难学习到人类一个特有的东西——情感。人是有血有肉的动物,有丰富的情感。情亦可说是源自道理的总结,老子的处世之道、孔子的为人之道、孟子的君臣之道,字字珠玑,其中蕴含的人情道义是冷酷的计算机计算多少数据也无法得到的。前不久,在柯洁与阿尔法狗的围棋大战中,柯洁输给了一台会下棋的计算机。面对这台冷酷的机器,柯洁哭了。然而在人们心中他并没有输。感情是人类珍视的东西之一,目前的技术,甚至是今后的科技,相信都很难做到让计算机会笑会哭、有喜怒哀乐。

人类的思考源于生活,高于生活。曹雪芹呕心沥血写成了《红楼梦》,五次增删,十载披阅,包含着时代的价值观。人类注入的情感,机器既体会不到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的愁情,更不可能用最真挚的情感,写出为世人所赞的佳文。再者,倘若让计算机去描绘民国的光景、人类所想的“笙歌归院落,灯火下楼台”之意,想必是计算机无可企及的。不难想象,人类在滚滚红尘中,看到灯火阑珊、草长莺飞;体会过世态炎凉、人生如歌……机器在数字、代码世界中却只为得出一个结论,而这个结论,我想通过人类的努力也是能够获得的,只是时间问题罢了。

大可试想一下,如果人类像计算机一样思考,那么一切道理真言仿佛都失效了,人类可以抛却道德准则、价值观,仅仅依靠计算机计算出的胜率败率;人类也可以没有情感,变得极度刻板,只有徘徊的数据,没有欢声笑语,城市间充斥着冷漠、可怕,那这一切该是多么令人后怕。

我始终坚信,人类总比计算机略胜一筹,人类的思考如泉涌,不会枯竭,人类拥有的情感是制胜法宝。我们需要做的,是按下计算机的“关闭”键,走出去,找思考,发现思想的启蒙点。

人的感官有巨大的价值,是不完美的人走向完美的条件与基本素养。

【篇六:空碗所盛满的】

我睡着时梦见生活是美人,我醒来时发现生活是责任。——题记

我家灯火夜不眠,取一卷白纸缓缓铺开,展于身前,欲提笔点破这片寂若静水的宁静,却又默然搁笔。拂衣,起身,推窗,素娥被墨云遮住了光辉,全然没有“犹抱琵琶半遮面”的朦胧美感,思绪纷飞渐远……

目光开始聚焦于那一口碗,平淡无奇,没有精美巧妙的花纹修饰;没有华丽复杂的雕刻;亦没有惹人倾慕的造型。它就那么静静地搁在那里,却能轻易地将我拽向回忆的洪流。

父亲严厉的凝视犹历历在目,每一个细节都记忆犹新。我无措得像个小孩一样愣在那里,直到那一声“跪下”才把我从愣神中惊醒。“自己好好反省!”他狠狠地甩下一句话和一个意味深长的眼神。我的大脑终于开始重新开始工作,却已是五分钟的飞逝。

是的,我犯了错,我违反了节约粮食的家规。我将那碗盛有令人难以下咽的饭倒入了垃圾桶,我当时还在暗自窃喜,然而,我的小动作又怎么瞒得住父亲呢?

我当时心中不禁暗自懊悔,为什么不再小心点。那时的我终归是懂不了那条古怪的家规所深藏的。后来的后来,当我长大时,我再向母亲提起这件事时,母亲才向我道出了原由。

我当时心中不禁暗自懊悔,为什么不再小心点。那时我的终归是懂不了那条古怪的家规所深藏的。后来的后来,当我长大时,我再向母亲提起这件事时,母亲才向我道出了原由。

许是因为那时不堪回首的回忆使他们有了阴影,挥之不去地萦绕心头,成了他们毕生的心结,才使得他们有了这样严苛却又意味深长的家规。

当回忆的浪潮重卷,当同一个问题再度被提及,那么多的悔犹不及向我扑来,像一张大网顷刻之间便将我网住。时间悄无声息地流逝,当回忆走到了尽头,如氤氲的云烟一般消散时,一切的迷雾都将被拨开,让真相重现于日。

责任才是它所真正意味着的!我终于明白了,空碗所盛满的是责任!承蒙时光不弃,岁月昭理,给了我机会去反思,去改正,不负你心底若琉璃,心上藏玲珑,不负流年逝去。

月高悬,素娥终于冲破了墨云的包围,破开这层壁障,将凉如水的银辉映在这世间,银辉如泄,将我浮躁的心归于平静,澄澈。月夜之下的灯火如星子般闪烁,照着我挥墨的白纸,请嗅,是道德的暗香浮动……

【篇七:我的母亲】

知否?那灯火阑珊人未眠。——题记

夜,服侍母亲就寝后,于屋内呆坐,无丝毫睡意。沏一杯清茶细细品味,母亲近日腰疼病发,以至于不能微微俯身。我每日服侍母亲,衣食住行,都需准备妥当才是,不敢怠慢丝毫。幼时,母亲定也是如此待我。

母亲已是不惑之年,却极其在意妆容服饰,总是笑靥如花。母亲出身乡下,却凭着辛勤努力换得旁人刮目相看,只是体弱多病,不尽人意。

曾记得,小学时父亲公事外出,需一段时日,便由母亲照看我每日学习。正值小升初大关,母亲未敢分毫放松,每晚酉时准时断网,坐我身旁,与我同抱一册厚书学习。每晚屋内便极其安静,唯有时钟轻响,针掷地而能闻其声。每我走神,母亲便使戒尺抽我左手,几日下来,左手便青红相间,如青蛇上盘。而况母亲不准我哭,每我落泪便更是叱咄。那几日,我很是惧怕母亲,可我每窥得母亲薄唇紧闭,双眉紧蹙,全神贯注之态,内心又不免多了几分敬意。

才及初一,母亲便患上大病,需去京城才得医治。去京城前夜,我内心充满恐惧与自欺欺人之自我安慰。思付着需问候母亲,一面我可详细探得母亲病情,一面也可尽己所能给母亲些许安慰。去了母亲房间,看到床上散落着些病历单类的纸。纸上字我竟不认识,只是“切除甲状腺”几个字分外扎眼。母亲红肿着双眼,憔悴不堪。我轻声问道:“若去京城医治此病,快否?”母亲呆滞一瞬,便微笑着向我回答:“无大碍,此去京城,不过一朝一夕之间。你莫要担心,我身子好得很,还愁医病?”说罢,便一边哼着曲一边整理物件。此曲甚是难听,难听得令我快要流出泪来。母亲常常如此,将任何苦痛之事深埋心底,却总是展颜于他人。母亲一路坎坷,坚强俱自苦痛雕琢而来。

母亲工作脚踏实地,从不图勾心斗角之术,而立之年便已职升较高,慕煞旁人。因而有资历较老而不得提拔者颇有微词。其中一者更是处处为难母亲,令母亲不得安生。我本以为母亲此等要强,理应惩治此者。却不曾料想母亲对其是色愈恭,理愈至。我甚是不解,询问母亲奈何如此,母亲只嫣然一笑,道:“其本极为出众而况资历又深,却不擅于为人处事,不过是为其自身打抱不平耳,何苦伤了和气?”遇元宵佳节,母亲携礼亲自登门拜访此人,又于另一提拔机会前引荐此人,此人大为感动,冰释前嫌,极其尊重母亲,二人共同研究与工作,创出过人成绩。旁人皆啧啧赞叹,更加认可与高看母亲。我顿悟母亲为人处世之智慧。

我轻轻吹气,清茶之上缕缕轻烟匿迹于恬静的空气。我回味母亲之艰难历程,颇多感悟。望向天空,忽想贻母亲明月一轮,以表我微不足道之感激,感激母亲将其处世之道遗传于我。无论我是否受用,其都将成为我不尽之财富。

夜色蒙蒙,灯火阑珊,今夜,注定无眠。

【篇八:灯火阑珊处】

忆往昔,此处曾经血流成河,火光飞舞,哀嚎无数;望今朝,这里游人如织,感慨万千。是什么造就了这美丽又辉煌但伤痕累累的城市?是历史文明的壮大,怀着一腔热血和满心敬仰,我来到了这灯火阑珊处——赤壁。

还未见到“赤壁”的真容,我的注意力便首先被那江边的渔船所吸引,木制的船身静静地停在湖面,来自祖国西南角落的我几乎没有欣赏过它,优美的身姿、古典的气质,一瞬间,我的眼前一片明朗。

在同一片水面,停泊着几艘复古战船,波涛中、斑斓上,是哪国的士兵在驾驶战船?是孙吴、是公瑾,看着中湖中推开波浪的古战船,我好似身临其境,站在了他们的身旁,见证着这赤壁曾经拥有的种种荣誉和那点点辉煌。

步步向前走,我来到了湖边,水面异常平静,没有一丝涟漪,如同一面明镜,看着已经被时光洗去原本面貌的木桥和留中之上的刀刃痕迹,我不禁多了几分崇敬。码头边有一个已经破败不堪的圆台,虽然没有任何标注,但看着它我还是不由的出神——也许这就是当年孔明借东风时的法台吧。

回望过去,历史的长河总会泛起一点涟漪,过后又成为瀑布,借东风便是一件,当曹魏大军兵临城下的时,吴蜀只有联手抗敌,但“东风不与周郎便”、“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在这万分危急的时刻,孔明站了出来,用那小小的羽扇纶巾,保住了赤壁,保住了赤壁千千万万的百姓。

乘船来到江中,这是景区乃至城市名字的由来——“赤壁”。看着那龙飞凤舞的两个赤色大字,我的热血不禁沸腾了——这可是东汉末年那场惊天动地的以少胜多之战的弟弟啊!中心中激动的同时,我的眼前仿佛出现了曹魏二十万大军的严阵以待。

这场战争从曹魏的“铁锁连环”,到孔明的“借东风”,再到黄盖的“苦肉计”,都为赤壁的传奇辉煌增光添彩,使它成为了“灯火阑珊处”。

到了“灯火阑珊处”,我才发现,原来我要的历史一直在那儿,但城市已被那历史的沉重变得疲惫不堪!

【篇九:不灭的灯火】

在历史的深处,总有一盏灯在不停地燃烧。那盏灯照亮了历史延续的方向,让文化源远流长。时至今日,我们仍然能从那源源不断的灯火中汲取营养。

这灯火,是源远流长的家国情怀。从《礼记》里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生理想到《岳阳楼记》中“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责任担当,再到陆游“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的忠诚执着,都是一盏盏灯火,指引我们前行的方向。回首“家国情怀”这四个字,我们似乎仍能寻觅到历史的影子。而这一切,皆开始于最初的爱国恋家情怀。这盏灯火流传至今,从未间断。

这灯火,是不同流俗的高尚德行。古有孔子携玉扬五德的仁义礼智信,今有习近平总书记概括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美德似乎总是人们心中对人极高的评价和不断努力的目标。中华美德源远流长,星汉灿烂,留下了许多家喻户晓的传统美德故事。这些故事教化了一代又一代人,在人们心中开花结果。古人强调人贵务本,即“世以人为本,人以德为本,德以善为本,善以诚为本,诚以真为本”,强调的是重人、修德、行善、守诚的重要性。这即是中华美德集中体现,也是新时代树新风化新人的价值引领。在历史长河中,这灯火从未间断,依旧生生不息地释放自己的活力。

这灯火,是流传千年经典名篇。《诗经》里对爱与和平的呼唤和赞美,成为诗歌河流中泛起的绝美的浪花;老庄哲学成为我们在黑暗社会中洁身自好的精神食粮;建安文学的“苍凉慷慨”奠定了建安风骨的坚实基础;大谢、小谢的山水田园,开启了人们对自然的深情相拥。正是这些流传的经典,我们的精神花园才能阳光普照,百花盛开。虽然有些经典已经流失,但从经典背后我们看到了对自然的尊重与人性的张扬。这灯火历经沧桑却依然迸发着自己的力量,在历史长河中激荡。

无论是情怀、美德还是经典,它们都源于文化却又成就了文化。它们在引领我们方向的同时,也在默默地照耀我们,给予我们温暖与光芒。而对于我们,文化的传承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与担当。我们应不负过去、展望未来,继续传承并创造这亘古不灭的灯火。

【篇十:与山共舞】

山如眉黛,小屋恰似眉梢一痣。

我一直爱着山,也爱那座小屋,只是随着风吹雨打,家搬了,爱也渐渐失去了原本的光泽,城市的喧嚣相比山落的平静总是多出那么一抹华美。

再次回到那间小屋时,荔枝花开满了几座山坡,放眼望去芸芸袅袅,白黄的细蕊似云似雾,风姿灼灼。

满头白发的爷爷站在屋子前,他也许好久没来了,眼睛注视着漫山的黄,久久才哑声叹道:“终是要卖了……”我看着他皱纹密布的脸隐没在阴影中,明明是沁人的荔枝花香,却呛得我瞬间红了眼眸。

明明是这样的不舍,我没敢久留,红着眼眶就这样逃掉了。

晚饭过后,爷爷和父亲在小屋中商量卖山的事,我从后门溜走,闯入了荔枝林中很快便远离了小屋。从这些浓郁的黑影中注视着远方的灯火,这种强烈的光与暗的反差打在我的眼睛里,我觉得有点儿奇怪,然后蓦然传来一片心惊。爷爷的身影在晚风中依然健朗,他的瞳孔中染着一些灯火,“不是我舍不得地,是舍不得山啊!”

远方的灯火忽明忽暗,此刻我的惊讶得到了验证,那些灯火本就是山,只是山被推平了,灯也就被点起来了。

我似乎才真正明白这些童年中的乐土将会遭到的下场——花不再开叶不再落。推土机将脚下的山一寸寸的推开……这座城市有多少座山沦为了高楼的底座,爷爷不可能不清楚。

“终是要卖了……”爷爷的叹息在飘渺的荔枝花乡中依依稀稀。不知什么时候,我已经再回到小屋前,想起那远处的灯红酒绿,我突然觉得人类发明的光真是一种罪恶。

荔枝花“沙沙”的声音一点点打在心上,我觉得即使不成功,我也应该试试。推开父亲的房门,望着父亲的脸,我的话未到嘴边,泪竟先流了下来,而父亲没说什么,也没责骂我,只是安静地等我把话说完。

我恍惚地回到房间,灯熄了,才发现父亲还没有给我答案,想了一会,我睡了过去,我相信父亲,也相信他明白这份或轻或重的责任。

后来,姑姑总骂父亲傻。“应该卖地给房产商嘛,比租给别人开农家乐划算多了!”

我懂,只是这份划算不包括这些荔枝香,不包括这些甘甜,不包括那份责任。

我们拥有这些山,守护这些山,不是不让这些土地染上灯红酒绿。这,是每个守山人的责任。

尘世喧哗,而我,只想留下一方土地与山共舞。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发布规则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14-2024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