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相关作文
诚信作文550字02-05
诚信——顾名思义,就是诚实守信。一个人诚实有信,自然能获得大家的尊重和友谊。反之,一个不讲诚信的人可以骗人一时,不能骗人一世,一旦被识破,他就很难在社会上立足,其结果既害了别人,也害了自己。我们先来回忆一下古人宋濂的故事:宋濂很喜欢看书,但因家里贫穷没有书可以看,就借别人的书来抄下来,一到时间就还。大冬天的,砚都结冰了,他的手指都不可以屈伸,但是宋濂都不敢怠慢,抄完就还回去,没有超过一点时间。因此...
我以明月为知己作文1000字02-04
上下五千年,有无数的文人骚客都对夜空中的那轮明月情有独钟,他们有的用自己手中的画笔把明月绘画在宣纸之上,有的吟诗作词写赋来描写明月。明月之所以受古往今来无数人的喜爱,是因为明月是远在他乡的游子与远方亲人唯一的联系,它给予了游子一种莫大的关怀,以及心灵上的一种安慰。古人如此,我又何尝不是呢?每当明月升空,我仰望夜空的时候,我心中的一丝惆怅也随即飞向远方,明月仿佛在与我谈心,它似我的老师,更似一名与我...
母爱无痕作文600字02-04
母爱是一首歌,一首娓娓动听、意境缠绵的情歌;母爱是一幅画,一幅淡妆浓抹、广阔壮美的油画;母爱是一汪泉水,一汪晶莹如碧、涟漪微泛的清泉。母亲,这是一个我们无法忘记,更不能忘记的人,这是一个全心全意为我们着想、一门心思教我们做人的人。我们知道,孟母三迁是为了儿子身处幽境而学有所成;岳母刺字是为了让儿子不忘国耻去精忠报国。我们不是古人,但我们如同古人,因为我们都有一个疼爱我们,一个为了子女甘愿牺牲自己一...
走进书法世界作文500字02-02
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它的写法也衍生出许多不同的形式,比如隶书、行书、楷书等;汉字,也是世界上最美的文字,书法,是我们的国粹。今天,王老师带我们走进了美丽神奇的书法世界。第一站,我们穿越到了古代,欣赏了古人的书法作品,聆听了古人练习书法的故事。熊文静、许泽宇等同学为我们带来了一系列著名书法家的故事,其中令同学们印象最为深刻的就是左千可同学讲述的王羲之的故事:王羲之儿时发奋练字,用家里的水池洗...
交友的选择作文700字02-01
奏一曲古筝,我听见高山与流水的空灵回响,即使琴碎也最美的乐音。擎一杯浊酒,我看见那诗仙与诗圣惺惺惜惺惺的洒脱,盛唐的晚钟是他们紧皱的眉头。撷一片竹叶,我看见竹林七贤的放浪形骸,一腔豪迈消不去穷途之哭的决绝。朋友,自古以来亘古不变的话题。我们感慨于古人荡气回肠的友谊赞歌时,我们更应明白怎么样交友。古人有云:“巧言令色,鲜仁矣。”还有一句更为直白:“无事献殷勤,非奸即盗。”这告诉我们,面对溢美之词,我...
跟着古人去旅行作文800字01-31
前段时间,有个电视节目做了个调查:“假如让你做一次心仪许久的长途旅行,可以挑选一位古人与你作伴,你会选谁?”心中答案其实很多。旅行,是现代人衡量生活品质的标准之一,在古代却不然。周公主张“无淫于游”,孔子曰:“父母在,不远游”。然而在不提倡长时出游的古代,古人长行,有的则是为了报国求仕,有的则为科学考察,各人初衷不同,情怀与故事亦不相同。这一个个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古代旅行家们,用他们特别之处吸引感染...
绿意贵在真作文550字01-31
六月,盛夏。外出远足一周,回家后发现,喜荫的含羞草已枯死大半。抱着“伤员”,准备去花卉市场寻求些灵丹妙药。她莫约40岁的样子,戴着一副黑色的圆框眼镜,边用铲子给草换土,铺上肥料,边和我拉着些家常,说着新购的花卉。我的目光打量着四处,玻璃缸里的金鱼,拼到一半的多肉画……无意间,看到一束火红色的花蕊。深浅不一的叶片中衬托着火红色的花,甚是娇艳。“是盆好花。”我喃喃。她笑了,准确的说,是乐出了声:“那是...
坐下读书站起走路作文1200字01-30
读书,当这两个字在眼前闪过时,总会想到古人,古人在我们看来是十分勤奋刻苦的,他们头悬梁,锥刺股,凿壁偷光,囊萤夜读……办法多,故事多,我们能想到的办法他们用尽了,想不到的也不知用了多少。他们读书,莫过于两个目的:一是为了长见识,为了乐趣,为了充实自己。二是为了出人头地,功成名就,飞黄腾达。同样,我们读书也是这两个目的。但是,读书,只是读书,一遍又一遍地读书,像机器一样的读书就够了吗?读死书的人如同...
传承文化作文800字01-30
金秋十月,我们学校组织了一次到大足石刻的社会实践活动。大清早,同学们乘着大巴,一路上洒下我们的欢歌笑语。很快,我们便来到了大足的宝顶山,这里云雾缭绕,风景优美。在工作人员的带领下,我们穿上统一的汉服,迫不及待地来到刻有“天下大足”的大门旁。只见宽阔的广场上,整整齐齐地摆放着一排排具有古典气息的石书桌,上面放着笔、墨、纸和《弟子规》,广场正前方还挂着两幅孔子的画像。我们庄重而严肃地站在石桌前,仔细地...
清水汇涓和最贵作文800字01-29
观看过《再说长江》后,有一句解说词令我记忆犹新,大意如下:“水滴点点落下,汇聚成一束,又驶向远方。”清水之绝,凝为一束,方能延路逶迤潺潺过;君子之贵,拢成一心,终会报君龙台平天下。古时即使中庸思想盛行,然而“和而不同”的主张却早在晏子时代就有了。君子之间,总会为了家国的兴亡而共同致力,纵使立场不同,但也会相互接纳、包容。拿“将相和”之例来说,虽然廉颇开始时并不苟同身为上卿且有功绩“完璧归赵”的蔺相...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发布规则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14-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