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国相关作文
品三国,悟人生作文1000字12-31
自从读了《三国演义》,我便爱上了历史。《三国演义》在非我们陈述历史的同时,也给我指引了人生的方向。东汉末年,天下大乱,换近期已,群雄纷争,这是一个尔虞我诈的时代,只有最强大的人才能成为霸主,主宰这个时代。也正是这个时代,形成了三国鼎立的局面,这个时代,人才倍出,上演了一场精彩绝伦的天下之争。我读懂了诸葛亮。被世人称为“卧龙”的诸葛亮,满腹经纶,学富五车,自刘备三顾茅庐后为蜀国称为三国中的一强做出了...
给赵云的一封信作文400字12-22
赵老将军:您好!想罢,您是一位身经百战、久经沙场的老将军。当时,您骑白马、穿战袍、手握长予,那叫一个帅……三国时期,您投靠了刘主公,与桃园三结义并肩作战、出生入死,被称作“四弟”。我真是佩服您!虽然说吕布武功高强,不过只是一介武夫,只因他有勇无谋。他的一生很短暂,在这么短的时间里,受伤多次,这种力量才只能说是杯水车薪,而且他也不懂得感恩,是一个忘恩负义的小人。而您却不一样,有吕布那么高强的武功,不...
三国演义读后感作文450字12-19
我最近读了中国四大名著之一《三国演义》,我受到了许多启发。《三国演义》刻画了一百多位人物形象,是我国历史上重要的名著。《三国演义》讲了东汉末年,黄巾起义,群雄割据,汉朝逐渐衰弱了。刘备、关羽、张飞桃园三结义,发誓“匡扶汉室,统一天下”。董卓又占了京城,横行霸道,一些诸侯聚集在一起,结成同盟,讨伐董卓。董卓死后,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统一了北方。刘备三顾茅庐,诸葛亮做了他的军师,与吴国联盟,把曹操在赤...
我评诸葛亮作文600字11-21
不少同学大赞诸葛亮,认为他才能杰出,是完美的圣贤。暑假里,我读了《三国演义》后,觉得诸葛亮并非如大家所说那么完美,他也只不过比一般的谋士稍微高明一些罢了。首先诸葛亮的目光不够远大。他隐居隆中,看来本意是要选择贤明的圣主,可当刘备三顾茅庐,他便投向了刘备。我认为,在当时的形势下,他应当跟随曹操。曹操文武双全,又善用人,是个成大事的人。刘备志向不够远大,文才武略并不出众,他只不过是靠皇亲的光环和几个结...
梦回三国作文750字11-19
我从梦中醒来,发现自己睡在一个木床上。突然有一个人走进来,我大着胆子问:“你好,这里是哪里?”那个人笑着说:“这里是蜀国新野。”我愣了一下,惊讶地发现我在三国里。我看着那个人说:“你是谁呀?”那个人平静地回答:“我姓刘名备,字玄德,是中山靖王刘胜的后代,哦,对了你叫什么呢?”我说:“我姓詹名博惟,字……”刘备好奇地问:“字什么呀?”我急中生智说:“字启民。”刘备若有所思道:“原来,你是启民哦!对了...
品《三国》我仍为蜀摇首叹息作文700字11-14
仰望星空,历史的星光仍然光彩夺目;我翻开发黄的史册,口味着一个个可歌可泣的故事,却发现,仍是那个三国时代最吸引我。想起关羽兵败麦城,被俘虏后,我不禁为这位义薄云天的英雄叹气;再想起诸葛亮出师未捷身先死,我忍不住为足智多谋的他而流泪。也许是自己过于感性,或许是抑曹尊刘的感情导向,我不由自主地偏爱蜀国,为它摇首叹息。自从刘关张桃园三结义,他们肝胆相照、齐心协力,伸张正义,平叛黄巾、三英战吕布在后人口中...
读《三国演义》有感作文1200字11-01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提起这首《临江仙》,最先想起的,都是《三国演义》吧。那本裹挟着厚重的历史感,夹杂着尔虞我诈的战争阴谋,那无数个鲜活的人物,就如同这首词一般,演绎着“天下大势分久必合……”《三国演义》在我心里,无愧于四大名著之首。首先便是那些个栩栩如生的英雄,就如林俊杰在歌...
我最佩服诸葛亮作文550字10-29
东汉末年,天下大乱,群雄争霸,我最佩服的就是家在隆中卧龙岗,号称“卧龙先生”的诸葛亮。他被人们称颂千古,这是因为他有过人的智慧和赤胆忠心。诸葛亮有过人的智慧。他与其他军师不同,因为他料事如神。在赤壁之战中,诸葛亮料到东风会来,结果东风果然来了,帮他们以少胜多;吴国太招亲的时候,诸葛亮料到刘备会上当,给了他三个锦囊,最终让周瑜赔了夫人又折兵……诸葛亮的料事如神让刘备赢得许多次胜利,难怪刘备觉得得到诸...
那份爱并不遥远作文650字10-29
国家,是每一个国民共有的家,我们队国的热爱,永远不能消亡,也包括我的这颗赤子之心。在古代,有许许多多的人才却怀才不遇,李白就是一个很好的典范。当然也有爱国名仕为了国家抛头颅,洒热血,却被奸臣小人毒害,死于非命的,像杨家将、岳飞、辛弃疾等精忠报国的一代英雄豪杰;而有些人,却壮志未酬身先死,比如诸葛亮。自古英雄出少年,代代豪杰,代代传承,代代为国。战国时期的秦国猛将白起,是秦国镇国之宝,立功无数,使秦...
庸才不是一个贬义词作文900字10-11
“颇思蜀否?”“此间乐,不思蜀。”此间乐?不,思蜀也。刘阿斗,多亏了罗贯中这位大才子,他出名了。他在中国历史,乃至文学史上都扮演着最出名的昏庸无能的角色,一辈子倚靠着他的相父。可他在位41年,难道就一无是处吗?历来的末代君王,要么是不懂事的孩子,要么是无道暴君:横征暴敛、政治腐化。可刘禅不是这样。他没有与他的相父争权,保持住了领导集团的稳定,深谙“君臣不和,必有内变”之理,“造福”了百姓。易中天先...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发布规则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14-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