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世相关作文
揣起坚持往前奔作文800字03-11
没有比人更高的山,没有比脚更长的路。而这背后都需要我们有一颗勇于坚持的心。敢于挑战,敢于攀登,如果让我携一种精神作一生相伴的追求,我将毫不犹豫地选择坚持。唯其如此,生命的价值才足以彰显。坚持是“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的隐忍,坚持是“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气节,坚持是无法摧毁的美丽,且愈是摧毁愈是美丽。揣起坚持往前奔,因为坚持就是力量。历史长河奔流不息,我感叹古人,也赞叹今人,因为他们都是坚持的化身...
我的读书故事作文1200字03-08
"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对我而言,读一本书,就像交了个朋友;每读完一本书,我就觉得多了个朋友,十分快乐。一天晚上,我独自在家,我望着书架上一排排整齐的书,眼珠子滴溜溜地转,四处寻找着,《乱世佳人》?这本书好厚哦!可以和《现代汉语词典》媲美。光看这个题目,我的心中就产生了疑问。我美美地想着:这本书里一定装满了学问,我要是看完它,我就是一个大博士了,到时老师妈妈都要对我刮目相看了!于是,我...
生不必逢时作文700字03-07
常言道“时势造英雄”,而又有言曰“是金子总会发光”。我认为有志之士在何处都有自己的一片天地,而无能之辈纵然占居天时也一样一事无成。生不一定要逢时。三国时期,蜀相诸葛亮生于乱世,成就了万世的功名。他六出祁山,七擒孟获,东和孙吴,北拒曹操,成就了非凡的功绩。有人说是乱世的天下使得他有用武之地,从而流芳百世。但是生在同时期的其他小兵、士卒,他们为何没有被后世记住名字?诸葛亮在群雄割据之时就已料得天下三分...
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读《三国演义》有感作文750字03-02
《三国演义》我已经不是第一次看了,书中的大致内容我都了解了,去年的寒假我也读了这本书,并且在那次的开学考试时我还得了99分,可见我对《三国演义》还是比较了解的。不过孔子曾经说过:“温故而知新”,再次阅读《三国演义》以后我发现了一些新的东西。我以前看这本书时,我曾经说过:“这本书讲述了东汉末年到三国时期群雄混战的故事,生动地再现了三国时期的历史。”不过现在我知道了,它只不过是根据历史改编成的小说而已...
阮籍猖狂作文800字03-02
魏晋时的士人,大体可分为三种:无为的庸人,清高的文人,和“卑鄙”的圣人。无为的庸人,并非乱世之首恶,也并非阴险之奸贼,他们胆小,求安稳,不求建功立业,可也不特意为虎作伥,他们只是求田问舍,和光同尘。这类人,留不下名字。清高的文人,厌倦乱世的污浊,不愿同流合污。于是便归隐山林,不问世事。他们有志,便不愿跳进乱世这潭脏水,于是便有了阮籍穷途之哭,彭泽东篱采菊。他们一边在浑水上划着船,一边唱着“桂棹兮兰...
每颗心都有自己的光作文800字02-28
夜空中,一颗流星擦亮了天穹,转瞬滑落。仰望天际群星闪烁,于己何干?世界是自己,不必羡慕他人的花团锦簇。与其狂热地仰望星空,不如脚踏实地做好自己。处于金戈铁马,刀枪剑戟纷飞的乱世,他没有一味的追逐那颗令人炫目星,一味的要求自己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而是自己独立思考,敢于“离经叛道”提出相反的意见:兼相爱,交相利。他没有跪倒在儒家脚下走出了自己的路。像儒家弟子三千,纵然是七十二位优秀弟子谁又为世人...
古人不远我最喜欢的历史人物作文左右作文1200字02-26
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说到作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根据写作命题的特点,作文可以分为命题作文和非命题作文。写起作文来就毫无头绪?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古人不远我最喜欢的历史人物作文900字左右高三,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我最喜欢的历史人物既不是统一了六国的秦始皇,不是绝顶聪明的诸葛亮;也不是号称诗仙的李白。那么他是谁呢——他就是孔子。孔林的雨是绵长的,历史的雨。人不多,在安静的雨幕里漫步...
关于杨绛的作文作文900字02-25
自她之后,世上再无人能担得起“最贤的妻,最才的女”这一声誉。——题记她是一代才女,出身于开明的书香门第,自小父亲对她的教诲不多,只仅有三条:不虚假做人,不做高官,从心而行。这三条教诲伴她度过105年的乱世岁月,但她在乱世中仍那么宠辱不惊,淡然优雅,活出自己的风采。她的灵魂散发着优雅的书香,她的骨肉流露着细腻的才情。“最贤的妻,最才的女”是钟书与世人给她的声誉。她的贤惠静雅,满腹诗书是在畅游书海后内...
山的远见作文900字02-17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那静静伫立于天际的远山,总给人一种历史的沉厚感。他是智者,不言不语便看尽古今多少事。面对人生的得意或失意,山的淡然、沉稳、厚积薄发的确值得我们学习。乱世英雄——曹操正所谓“乱世出英雄。”他在战火纷飞的年代“挟天子以令诸侯”,割据一方,成为一股不容小视的势力。他拥有“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的旷达胸襟;他拥有平定天...
生而不同作文600字02-14
纵观中华上下五千年,文人骚客数不胜数,留下的千古名篇流传甚广。从屈原的“众人皆醉我独醒”到诸葛亮的“大梦谁先觉,平生我自知”,到李白的“天生我才必有用”、毛主席的“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表面上看这些诗人都表达了对自己的高度评价,但细看又能察觉出各种不同。屈原的诗句中写出生逢乱世,面对沉醉在千秋大梦中不愿清醒的世人感叹世间清醒的人只剩下了自己。诸葛孔明同样生于乱世,但是他隐居南阳,于茅庐之中洞察世间...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发布规则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14-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