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世相关作文
关于杨绛的作文作文900字02-25
自她之后,世上再无人能担得起“最贤的妻,最才的女”这一声誉。——题记她是一代才女,出身于开明的书香门第,自小父亲对她的教诲不多,只仅有三条:不虚假做人,不做高官,从心而行。这三条教诲伴她度过105年的乱世岁月,但她在乱世中仍那么宠辱不惊,淡然优雅,活出自己的风采。她的灵魂散发着优雅的书香,她的骨肉流露着细腻的才情。“最贤的妻,最才的女”是钟书与世人给她的声誉。她的贤惠静雅,满腹诗书是在畅游书海后内...
山的远见作文900字02-17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那静静伫立于天际的远山,总给人一种历史的沉厚感。他是智者,不言不语便看尽古今多少事。面对人生的得意或失意,山的淡然、沉稳、厚积薄发的确值得我们学习。乱世英雄——曹操正所谓“乱世出英雄。”他在战火纷飞的年代“挟天子以令诸侯”,割据一方,成为一股不容小视的势力。他拥有“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的旷达胸襟;他拥有平定天...
生而不同作文600字02-14
纵观中华上下五千年,文人骚客数不胜数,留下的千古名篇流传甚广。从屈原的“众人皆醉我独醒”到诸葛亮的“大梦谁先觉,平生我自知”,到李白的“天生我才必有用”、毛主席的“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表面上看这些诗人都表达了对自己的高度评价,但细看又能察觉出各种不同。屈原的诗句中写出生逢乱世,面对沉醉在千秋大梦中不愿清醒的世人感叹世间清醒的人只剩下了自己。诸葛孔明同样生于乱世,但是他隐居南阳,于茅庐之中洞察世间...
我喜欢文字作文700字02-10
儿时,听着外婆嘴里念的“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往往不解其意;到了中学时代,才知道,俯首夜读,借着灯光徜徉在文字的矩阵中,是人生最美的一种享受。蜀道·天姥·青莲他,一代才子,让贵妃捧砚,让力士脱靴。“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是他的豪情满怀;“蜀道难,难于上青天”,又是他的那份无奈。他纵使绣口一吐,就是半个盛唐,然而他不受唐玄宗重用。也许是皇帝对他不羁的反感,才让他嫡仙的名号传唱千古。在...
我的偶像作文650字02-03
波涛汹涌,海浪来袭。只见碣石山顶上,站着一位身穿盔甲,气度不凡的男子,此人神情中尽是统一中国的雄心壮志。大海气吞万物的壮阔景象尽收他的眼底,他一声悲叹:“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他便是我的偶像:一代枭雄曹操。在多数不理解曹操的人眼中,曹操就成了生性多疑、狡诈的人。而在我的心目中,曹操的形象却十分伟岸,他心怀远大抱负,在历史舞台上纵横六十五个春秋。他的英雄故事,时时让后人感慨莫叹,...
我眼中的诸葛亮作文1000字02-01
诸葛亮,字孔明,三国时阳都人,卓越的政治家、军事家。诸葛亮的大名可谓闻名天下,刘备“三顾茅庐”和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故事更是家喻户晓。诸葛亮被历代人所称颂,原因有很多。他是一个上知天文,下晓地理的学识渊博的俊杰。他精通政治,综观天下,所以才会在隆中被刘备咨询时作出“天下三分”的英明论断;他足智多谋,了解别人的性格,所以才会有“草船借箭”、“空城计”的故事流芳百世;他心胸开阔,明知周瑜是嫉...
乱世中的那一抹芳华作文800字01-17
翩若惊鸿,婉若游龙。荣曜秋菊,华貌春松。——曹植她,是三国战乱时期中的一抹亮丽。“江南有二乔,河北甄宓俏。”甄宓的芳名,在当时可是家喻户晓。作为袁熙之妻的她,在袁绍战败后被遗弃在故居中,被在院中搜查的曹操发现,虽然当时满面灰尘,头发散乱,却仍给士兵们留下了惊艳的印象。曹操当时也愣住了,连连感叹甄宓的美貌。曹操并未杀她,许是她的容貌使曹操心生怜惜,但我相信,一定是她那“三求不为己”的从容无畏震撼了曹...
卧龙的温暖作文900字01-16
三国乱,群英战。在这乱世出英雄的时代,卧龙如一颗璀璨的明星,在这闪耀的星河中脱颖而出,温暖了一代又一代人的心。卧龙·初出山面对茅庐前诚挚的玄德,你选择出山相助。左手轻轻摇动着洁白的羽扇,右手立着棱角分明的令牌,那令牌俨然是你的决心。一身无风自动的道袍似乎浮于肌肤之上,飘飘欲仙。一缕胡须黑的发亮,理得一丝不苟。我与众将共同倾听你如何应对夏侯惇的大军。你朱唇微动,一道道精巧的战术便随着铿锵的声音传入每...
折叠的人生作文1200字01-15
人生,一个十分抽象的名词。完美的人生,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在这个漫长的过程中,欢乐与忧愁并在,成功与失败同行,每一种表现都是你观察姿势的体现。曾经,在一本杂志上有这么一个题目:“有一张足够大的纸,请你将纸折叠31次,问折叠后的纸有多高?”看似很简单的问题,却让我完全沉浸于失败与烦恼中,心中思索着可能的高度,新华字典的厚度,还是更厚,我已经很疲倦。但转念一想,思考是一种放松,是一次锻炼大脑的机会,所以...
艺术作文750字01-10
艺术自有生命,如何将其本真呈现给大众同时又能融入大众,理应成为我们思考的问题。“还原”与“创新”本就不是矛盾的,但若无还原,又何来创新一谈呢?还原之于创新本就是基石,必不可少。如若直接略过还原这一步骤,我们又怎能把握创新的方向呢?是以还原在前,创新在后;故而还原重于创新。艺术,不是被创新或者是还原锁定了的,它就是艺术,无论哪种表现方式,明白艺术的人,一眼看去,就会明白,那就艺术,好似时间,他承载着...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发布规则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14-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